加快转型升级 助推湖南工业迈向中高端
决策咨询91期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面对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的历史性变化,以及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党和国家领导指出,要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实现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必须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迈向中高端水平,并强调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是必须紧紧咬住的目标。工业经济占据我国经济的主导地位,推动发展迈向中高端,首要是推动工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对此,本文拟就如何认识“中高端”以及湖南如何促进工业发展加快迈向中高端,进行初步浅析,以期为湖南工业实现中高速可持续增长提供有益参考。
一、对“中高端”的初步认识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均GDP升至7000美元的新台阶。但与此同时,也遭遇了工业产能过剩矛盾凸显、重化工业发展已近顶峰和基本结束现状下,工业增长速度减缓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换档减速的新挑战。对此,党和国家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规律出发,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处工业化阶段及未来发展等多个角度和层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条件、前景和发展要求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论述。这也正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性特征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分析,正是相关经济理论在我国发展实践的中运用。从工业化等经济理论以及党和国家领导的有关论述出发认识,“中高端”水平不仅应是公认的工业化后期发展水平,即知识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尖端工业的兴起,也应充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求,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迈向“中高端”水平就是要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为抓手,缩短发展周期,使我国从工业化中期阶段加快迈进工业化后期,从而破解资源、环境、市场等各类要素的制约和瓶颈,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初步达到发达国家经济水平。
二、湖南工业迈向中高端的发展现状及基本条件
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果,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湖南工业迈向中高端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综合实力上台阶。继2008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GDP)挺进“万亿元”俱乐部后,到2014年全省GDP已接近三万亿元,达27037.32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2005年的1.9倍。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人均经济水平也在大踏步地前进。按照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2005年,湖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89美元,仅处于准工业化阶段;进入200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55美元,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652美元,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2014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0271元,为2005年的1.7倍,折合成美元为6556美元,达到中等收入略微偏上水平,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的关键时期。
(二)消费水平获提升。随着湖南居民收入的显著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升,消费结构由吃、穿生存型向以住、行、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享受型过渡,以网络购物为主体的信息消费空间巨大。2014年,湖南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30.5%,比2005年降低5.3个百分点;衣着消费支出占比7.9%,降低2.7个百分点;居住支出占比为19.5%,提高9.2个百分点;交通通讯支出占比为13.4%,提高2.8个百分点。消费水平的提升不仅表现在消费结构的升级上,还体现在消费档次和质量的提升上。近年来,随着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家庭拥有率快速提升,升级换代成为消费主流,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多功能乘用车等高端车型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快速消费品和旅游休闲等服务消费也出现了向高端化延伸的趋势。拿旅游为例,出境游已成为游客追捧的旅游方式。目前,长沙航空口岸共开通涉及亚洲、美洲、欧洲20个国家(地区)、48条航线,参与长沙航空口岸国际航空客运的公司有30余家,出境前往泰国(54%)、中国台湾(10%)、韩国(9%)、日本(5%)和德国(3%)的游客较多。
(三)产业基础打牢靠。湖南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重化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壮大,为工业迈向中高端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一是工业体系日趋完整。2014年,湖南工业增加值为10749.88亿元,为2005年的2.8倍,形成了涵盖39个大类、190个中类和519个小类的产业体系。同时,依托国家级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省级开发区和省级工业集中区,形成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铅锌硬质合金及深加工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机械、石化、食品、有色金属、轻工、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相继跨入千亿产业行列。二是重化工进程基本完成。从2005年以来全省规模工业轻重工业构成看,重工业比重在2011年达到历史高点,之后出现下降,但仍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湖南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4%,到2014年重工业比重降到67.1%,比2011年降低5.3个百分点。2014年,规模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居前10位的行业除农副产品加工业外,其余均为重工业行业,这9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规模工业的53.7%。三是高端化进程稳步推进。近年来,全省工业制造继续向产业高端延伸,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智能制造的发展来势较好。2014年,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和27.8%,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分别高3.9个和18.2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6.6%和10.3%。其中,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医药、电气、汽车等新兴优势行业增加值合计占全省规模工业的17.7%,对全省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合计达39.9%。
(四)人才队伍得壮大。湖南具有传统的教育资源优势,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更是湖南人的名片,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推进,为我省工业迈向中高端聚集了较强的人才队伍。一是产业队伍不断壮大。2014年,全省全部工业行业从业人员655.73万人,比2005年增加99.25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6.2%,比2005年提高约1.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年平均吸纳从业人员330.01万人,比2005年增加160.73万人,人数增长近一倍。二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2014年,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为214.5人,比2005年增加104.2人;在校本专科生113.5万人,增长52.9%;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达6.49万人,增加1.96万人。三是科学技术人才不断积累。2014年,全省R&D人员16.25万人,其中工业企业内的R&D人员为11.0万人,占全部R&D人员的67.7%。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人员实力大为增强,2014年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比2005年增长1.5倍,达到750家,科技人员8.32万人,比2005年增长66.3%。
(五)技术创新出成果。近年来,湖南已在超级计算、轨道交通技术、航空新材料和尖端工程机械等一批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加工度工业发展取得新实效,为工业迈向中高端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一是技术研究出成果。2005-2014年,全省科技成果登记项目共计9284项,平均每年928项,其中,国家计划项目1429项、省部级项目3753项,平均每年实现143项和375项,国际首创或领先项目和国内首创或领先项目分别为612项和3811项,年均完成61项和381项。二是技术成果转化较好。全省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16253.59亿元,是2005年的9.7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9.0%,比2005年提高1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企业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参与。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有2203家,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16.1%,比2005年提高12.4个百分点;专利申请达17919件,有效发明专利为14415件,分别是2005年的20.8倍和13.2倍;新产品开发项目数9758项,完成新产品销售收入6310.3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5.7倍和12.8倍。
(六)管理经验获提升。湖南工业迈向中高端,不仅需要科学的支撑,也需要管理水平和经验的提升。随着湖南工业经济的发展,企业硬实力已明显增强,作为软实力的管理经验和水平也为工业迈向中高端做好了准备,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企业数量与日俱增。一是全球500强企业输入先进管理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来湘投资企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给湖南带来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目前,落户湖南的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36家,居中部六省第一位。二是上市企业典型示范。上市公司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先行者,对于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具有示范作用。截至2015年4月23日,湖南上市公司共计80家,居中部六省第三位(湖北83家,安徽82家,河南68家,江西34家,山西34家)。虽然比排名第一的湖北少3家,但差距在逐渐缩小,差距较大时达10余家之多。
三、湖南工业迈向中高端的发展着力点和途径探析
推动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是我国工业重塑竞争新优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从中期阶段顺利进入后期阶段的必由途径和战略抉择。湖南工业发展与全国一样,总体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面临阶段性发展瓶颈的同时,迈向中高端水平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也有了一定的起步,但总体发展水平离中高端还有较大的差距,前景光明与挑战严峻并存。在资源、环境、市场新变化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湖南工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明确思路,瞄准目标,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的机遇,坚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持续不断提升工业总体技术水平,狠抓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抢占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主导权,从而使湖南工业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达成中高端水平发展目标。
(一)实施高端工业原材料建设工程,抢占高端工业基础阵地
原材料工业是为制造业提供原材料的工业部门,占据工业体系的重要位置,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基础化学、建材等工业部门。另外,农业部门也为制造业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有着众多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名列世界前茅的“长腿”,同样有着众多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的“短腿”。这些产品大到生产装备、小到生活消费品,无不暴露出我国制造业体大身虚的征状,如国人舍近求远到海外抢购奶粉等现象就是鲜明的写照。当前,湖南工业发展现状亦是如此。制约湖南乃至全国制造业水平提升的因素,除了工业设计以及制造工艺、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外,为制造业提供基础材料的原材料工业、农业发展层次较低,缺乏高品质的材料供应能力不容忽视。我国的一些高端装备、高端消费品等的制造,往往需要依赖进口高品质冶金、有色、玻璃、化纤、布料、农产品等材料来支撑完成,制造业水平提升在基础材料关就受制于人。推动湖南工业发展迈向中高端,首先需要推动工业材料迈向中高端,通过实施高端工业原材料建设工程,补齐材料品质短板,为制造业水平提升提供有利条件。一是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改造相结合,切实推动冶金、有色、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为主的传统优势原材料工业上新台阶。这些行业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大,是传统优势工业行业,具有规模优势和改造提升的潜力。一方面,抓住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切实引导优胜劣汰,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杜绝无序发展,整合和优化产能布局;另一方面,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切实改善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品质,扩大有效供给;第三,遴选行业骨干优势企业,通过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对标我国材料工业发展“短腿”,注重引导和助力企业在关键材料和新品开发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引领材料工业发展,实现进口替代;第四,严格行业准入制度,提高行业标准门槛,严防形成新的低端产能。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现代农业。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农产品品质和安全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受到耕种方式的影响。在自然环境方面,当前的农业生产已深受水污染、空气污染之害;在耕种方面,化学化肥、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不仅损坏农业生态,也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带来不小影响。大力发展绿色现代农业,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提高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的物资来源刻不容缓。一方面,要严格实行国家环保制度,降低工业等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水污染、农用耕地的治理,逐渐恢复和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三,要逐步加大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的供给,大力推广高效环保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二)实施高端制造业建设工程,抢占高端工业中心阵地
马克思主义指出,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工具的革新和进步。制造业作为工业部门的中坚力量,一方面制造生产资料和社会消费品,另一方面又通过提供生产工具和资料促进工业和其他经济部门发展。推动工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打造和建成高端制造业是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工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施高端制造业建设工程,一是推动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在我国当前的工业生产以及其他社会生产中,一些用作生产和服务工具的高端精密设备、仪器等,以及一些用作成套设备和大型产品制造的关键零部件等均需要进口,易受国外供应商掐脖子,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湖南推动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业,要立足本地产业基础和发展比较优势,重点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风电设备、制药机械、3D打印机技术、智能机器人、数控加工机床等方面取得新的提升和突破。实现新的新升和突破,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加强引导,激励和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各个击破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方面突破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制约,实现自主设计和生产;另一方面,加大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和管理,提升制造工艺水平,切实提高产品整体品质水平;第三,紧跟世界发展潮流,有针对性地补齐和开发新产品,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供应高品质装备的能力。二是推动建设高端消费品工业。主动适应居民消费升级扩大需求的需要,从当前全省工业产业发展实际出发,一方面着力提升食品加工和制造业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大新产品开发,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增加和扩大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医药制造和健康保健产业。适应居民对医疗保健消费不断扩大的需求,加大新药研究和开发,扩大药品生产覆盖面;同时,引导和支持企业与相关医疗研究机构加强合作,加大对重大疾病有特殊疗效的高端药品开发,切实提高医药制造水平,提高产品竞争力。第三,推动建设电子消费品工业。目前,全省电子信息零部件制造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整机企业和终端电子消费产品较少,发展层次较低。适应信息化发展需求,下阶段应着力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消费终端产品,补齐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短腿”,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水平。
(三)实施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工程,抢占高端工业前沿阵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当今世界工业发展进程中,传统工业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改造,不断提质升级和焕发新的生机,同时一些新产品新产业伴随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竞争不断涌现,成为市场的弄潮儿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对此,全省在推动传统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发展的同时,还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的机遇,大力实施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工程,积极抢占高端工业前沿阵地。继续深化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继续完善各产业重点领域发展规划,继续推出政策引导性强、效果好的发展举措,重点推动生物医药和高端诊疗设备、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高性能计算机、高性能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设备、航空航天装备、高端工业机床和机器人等制造业取得新的突破。实施战略新兴产业建设工程,应推行宏观上的普惠引导,微观上的精准扶持,通过选择一批骨干企业和相关研究院所为联合发展载体,瞄准一批高精尖产业和产品,集中力量实行重点突破,确保尽早见效,从而有效引导产业发展。
(四)实施高端技术研发和转化工程,抢占高端工业引领阵地
推动工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关键在于研发和创新,积极抢占核心技术阵地,引领高端工业发展。对此,需要构建有利于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系统工程,打造优良环境,增强发展的软实力。一是以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为主体,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组建一批高端技术研究开发和检测平台,同时探索建立平台共享和运行维护机制,服务建设主体和全省技术研发需求。二是积极引进和组建一批高端技术研发人才团队,增强全省研发能力。人才是推动全省工业发展迈向中高端的宝贵资源,通过完善相关激励机制,确保人才愿意来、留得住。三是创建和完善有利于研发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平台,为研发成果产业化,培育成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力提供便利的条件。四是继续完善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推动创业,挖掘和汇集各类创新成果,促进发展迈向中高端。
四、抓好四个方面促进迈向中高端
迈向中高端是湖南工业发展的战略性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立足湖南实际,从工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把握迈向中高端的主动权。
(一)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把握迈向中高端的主动权
湖南要以建设创新型湖南为目标,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尽快形成新增长点和驱动力,在迈向中高端的过程中赢得主动权。一是技术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在国家战略总布局下,选择实施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让更多中青年领军人才担当大任,努力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促进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项目同实际生产对接,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联结通道。二是资源配置创新。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改革政府投入方式,变以往的普惠型、分配式为选择型、引领式,设立创投引导基金,用好私募、股权众筹等融资工具,支持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发展方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汇聚全社会的资源和“智源”,调动全社会增加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引导资金和人才等要素向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行业聚集,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形成高效多样的企业创新投入机制。三是组织创新。在向中高端迈进的过程中,政府要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加快相关职能转变和创新,切实为企业发展服好务。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改革,完善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改变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管理方法,有效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发展众创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平台,培育创新文化生态,推动市场所需要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二)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扭住迈向中高端的着力点
实现“迈向中高端”,必须坚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发展先机。加快工业产业升级步伐的核心是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引导企业向研发、设计、标准、品牌和供应链管理等环节提升。要推动实施“湖南制造 2025”,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向“工业 4.0”升级,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和先进智能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建成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也是推动工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要大力优化工业区域结构布局,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构建全省工业核心区域,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提高环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配套能力和协作水平,提升湘南地区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逐步实现由原材料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过渡。
(三)转变发展方式,抓住迈向中高端的突破口
一是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突破过去过渡依赖资源能源投入的工业增长模式,推动湖南工业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向投资、消费等均衡协调拉动。优化投资结构,调控资源消耗型产业投资规模,防止形成新的产能过剩。二是向绿色低碳转型。加大工业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努力促进工业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抓好工业节能、节水、节地和节材。加强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和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降耗工作,支持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
(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拓宽迈向中高端的阳关道
推动湖南工业迈向中高端,还需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立足“一带一部”战略区位新优势,借助外部先进的技术、经验、理念,辅助打通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通道。在引进来方面,要搭建国际合作的有效平台,注重吸引海归人才、外国人才来湘投资置业、开展科研联合攻关,拓展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开展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聚集园区转型升级,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在“走出去”方面,重点开展对接“一带一路”、完善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提高本土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和承包工程的国际竞争力。在走出去方面,应完善境外投资管理,健全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完善对外投资风险防控机制,构建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制定走出去国别产业规划,有序推进重点行业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带动我省装备、技术和服务输出。
承办:工业统计处
执笔:张吉世 陈 思
核稿:倪凡伟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