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绿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状
(一)低碳发展效果更为显著
在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两型”社会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的促进下,全省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低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1.节能减排成效明显。2011年-2014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下降3.68%、6.87%、4.71%和6.24%,2014年能源消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3年的4.6∶64.4∶17.7调整为4.5∶63.1∶18.9;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8.4%,年均下降11.4%,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支撑了较快的经济增长。此外,2014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削减下降1.6%、2.07%、2.73%和6.02%,完成重点减排项目34个。
2.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全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鼓励使用非煤能源,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利用转型升级有新突破。2014年规模工业非煤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较2010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非煤能源消费中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消费量达到了10.97亿立方米,是2010年的2倍,比重提高了0.6个百分点。
3.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一是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有提升。2014年全省规模工业加工转换效率为71.4%,比2010年高7.7个百分点,相当于每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减少约800吨损失量。其中,火力发电、供热、原煤入洗、炼焦和炼油效率分别为39.1%、74.2%、88.4%、94.0%和99.3%,较2010年分别提高4.2个、3.7个、4.3个、8.2个和5.1个百分点。二是产品单耗有下降。2014年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由2010年51.08千克标准/吨降至25.77千克标准煤/吨,节约能耗约14万吨标准煤;火力发电标准煤耗逐年下降,2014年降至302.39克标准煤/千瓦时。此外,2014年吨水泥熟料、吨水泥、吨钢、单位电解铝、单位粗铅综合能耗分别较2010年下降9.2%、12.7%、4.0%、4.2%和26.5%。
(二)低碳发展后劲更为增强
2011年以来,全省紧扣 “两型”社会发展主题,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力促低消耗、高效益产业发展,低碳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未来发展势头向好。
1.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经济构成是关系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发展第三产业,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是第三产业占比提升。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7∶46.0∶39.3调整为11.6∶46.2∶42.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2.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7.2%。二是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转型升级明显,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持续较快增长,战略新兴产业稳步发展,高耗能行业占比持续下降。2014年,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和27.8%,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6.6%和10.3%;以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为代表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3088.39亿元,增长13.7%,占GDP比重为11.4%;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由2010年的34.9%下降到31.2%,年均回落1.3个百分点。
2.低碳产业基础逐步夯实。一是装备制造业水平明显提升。近年来,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远大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技术、低排放的知名企业逐步发展壮大。2014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29.4%,而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能耗不到规模工业能耗的3.6%,低碳竞争优势日趋明显。二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3年起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步入千亿台阶,形成了以汨罗、永兴等为集群的可再生资源回收专业基地,发展态势喜人。三是新能源产业初具规模。智能电网及其关键装备、风电装备制造及应用和太阳能综合利用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风机、光伏产业链不断完善,湘电集团、兴业太阳能、益阳晶鑫等企业带动作用日益增强。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190.8亿元,增长9.4%;规模工业新能源发电近25亿千瓦时,增长42.5%,比2010年翻了三番。
3.低碳技术创新不断加强。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和研发,全省低碳技术取得长足进步。一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日益娴熟。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电以及生物质能发电等能源技术应用普级,以湘电、中电48所等为主的企业技术升级加快。二是绿色装备制造竞争优势显现。随着全省绿色装备制造研究力量逐步增强,竞争优势显现,电力牵引、电动车辆制造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电动客车自主研发技术领先世界,株洲南车、时代电子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居全国首位。三是低碳技术研发实力不断增强。以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远大空调、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联创低碳等研究机构为依托的产学研体系不断健全,低碳技术研究开发能力不断提高,为全省低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撑。
(三)低碳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随着低碳政策措施的深入推进,低碳理念已经融入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从生态农业到清洁工业生产,从环保建筑到绿色交通,从自然资源保护到人居生活,低碳生活方式实现了全覆盖,并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全民支持的良好低碳发展格局。
1.农业循环生态初步形成。全省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治理工作,严格执行养殖场环保设施建设“三同时”制度,形成了“种养结合、就地利用”的循环生态治理模式;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4年实施省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面积较上年增长15.1%,农田有效灌溉、综合利用大幅提升。
2.工业清洁生产扎实推进。2011年以来,全省广泛开展“百家企业清洁生产工程”,600多家企业开展了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1900余项中/高费方案,大大削减了污染物的产生。2014年,105家工业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实现节能2.03万吨标准煤,削减COD1892吨,二氧化硫371.5吨、氨氮92.8吨、氮氧化物206.3吨、工业粉尘637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十二五”期间,全省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达到771家(次),利用工业固体废渣约16860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3.1%,实现综合利用产品产值1088亿元。湘钢、株冶、泰格林纸等企业列入国家第一批“两型”试点,湘电集团、浏阳再制造基地等列入国家第一批机电产品再造试点,华菱湘钢、岳阳云溪工业园等20多家进入了循环经济示范点。
3.绿色交通蓬勃发展。全省认真践行公共交通领域绿色低碳理念,打造了“地铁+磁浮+公交车+租赁电动汽车和自行车”的“两型”交通运输格局。到2014年,全省使用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公共汽车占38.2%,使用天然气车、油气双燃料的出租车占42.9%,汽油车和柴油车数量大幅下降;建成公交专用加气站62座,其中母站7座,子站55座;公交专用充电桩70个。近800辆可租赁电动汽车投入使用,租赁自行车在长沙、株洲、湘潭、常德、郴州等地蔚然成风。长沙地铁2号线自运营以来,日均发送乘客20万人次。此外,全省正试运行磁浮交通,并全力推广液化天然气长途客运和货运车辆,液化天然气和天然气船舶。
4.环保建筑加快推进。全省大力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开展节能改造和新建筑施工强制标准执行。2014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工项目21.04万平方米,已开工项目17.55万平方米。各设区城市新建建筑施工阶段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98%以上,县(市)城区施工阶达95%以上。城镇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设计阶段达100%。截至2014年末,全省新型墙体材料占比达到71.1%,淘汰粘土实心砖企业26家,淘汰落后产能5.6亿标准砖。到 2014年,全省共有绿色建筑标识项目213个,面积3502.5万平方米。
5.自然资源保护力度加大。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森林资源保护制度。2014年,纳入监测的109个地表水断面中,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标准有90个,占82.6%。用水总量和人均综合用水量同比有所下降,万元GDP用水量(按2010年可比价计算)降低6.9%,比2010年降低39.7%,每万元GDP节约用水81立方米;完成造林面积39.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4.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9%;森林覆盖率59.57%,比上年提高2.05个百分点。
6.低碳生活形成共识。人民群众低碳生活意识不断增加,变频空调、LED灯、节能冰箱等环保家电产品普及应用,自来水重复利用率提高,污染和生活垃圾处理更加科学规范。2014年,全省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9.9%和99.7%,比上年提高1.5个和3.7个百分点。城市区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较好水平,1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较上年增加2个。城市功能区噪声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1.4%和77.5%,较上年提高1.0个和2.8个百分点。
(四)低碳发展保障更加有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实施了制度保障、政策支持和考核约束等系列组合拳,为低碳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制度保障逐步健全。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及其产业规划纲要、《关于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广清洁低碳技术的实施方案》、《湖南省循环经济发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绿色湖南建设纲要》等制度文件,积极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推广低碳技术,支持清洁循环生产,为低碳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
2.政策支持落实到位。省委、省政府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综合利用税收支持政策,并配套实施了公共交通补贴、税收优惠减免、节能资金补贴、清洁项目扶持、节能家电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大激发了低碳发展活力,有力地促进了低碳经济发展。
3.考核约束严格有力。省委、省政府每年实施节能降耗、减排目标考、新型工业化、全面小康、县域经济、政府绩效等各类考核,加强水资源、土地、森林等生态红线控制,严格约束和限制高碳发展,为推动低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节能减排目标还纳入了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一票否决”。
二、存在问题
尽管全省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离“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离绿色湖南的发展目标仍有不足。
(一)低碳发展形势紧。一是能源资源相对不足。湖南是内陆省份,人口多,无油、无气、缺煤、少电,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能源资源的不足与全省经济发展能源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煤矿安全生产政策的收紧,原煤生产形势更加严峻,2014年原煤生产仅5000多万吨,而我省新能源发电刚起步,“十二五”期间全省能源外省调入量年平均在5000万吨标准煤以上。随着省内能源供应的逐步收紧,能源保障能力将更显不足,能源需求缺口也将越来越大。二是节能减排形势较为严峻。“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对能源消费实行总量和强度双向控制。而我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对能源需求大,在经济结构未完全改善的情况下,能源消费总量、消费强度“双高”特征仍然明显。同时,由于清洁能源利用率低,新能源发展不足,传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将给节能减排带来压力,是我省低碳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
(二)低碳转型难度大。从贡献度来看,工业经济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第二产业对我省经济的贡献度在45%以上,其中40%是工业增加值所做的贡献。而从用能来看,工业用能在第二产业用能以及整个全社会能源消费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2014年,工业能源占第二产业能耗的96.6%,占全社会能源的60.9%。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仅31.4%,而能耗却占70%以上。高碳产业结构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给我省经济结构转型、低碳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低碳发展成本高。与高碳经济相比,新兴的低碳经济前期发展成本相对较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也就意味首前期的投入成本要成倍增加。而相对于财政水平有限的湖南来说,这无疑是低碳发展与成本之间的矛盾。且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形势欠佳,利润大幅缩减,企业很难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推动低碳生产。此外,低碳技术创新周期较长,研发投入较大,在政府支持鼓励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企业更看重高碳生产模式所带来的短期利益。因此,低碳发展成本高是我省低碳发展面临的又一残酷现实。
三、几点启示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推动转型发展为主线,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升级,凝聚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全面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湖南绿色发展。
(一)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利用结构向低碳化转型。一是加强能源供给侧改革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地热能等绿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扶持核电、风电的发展。二是大力提高能源生产综合效率。综合运用化石能源的先进开采技术、配套装备和洁净技术,减少污染,提高生产综合效率。三是努力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与监控的机制。建立节能减排现代化管理和监控体系,建立健全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项目,对重点环节实行精细化管控,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机制,创新市场污染排放交易机制,开展低碳产品认证,不断强化企业和社会碳排放意识和责任。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低碳经济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一是提高高碳产业的准入门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低碳或降碳产业发展,为低碳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加快引导传统产业走低碳化道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导向,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低碳发展道路;以重点项目改造为抓手,通过低碳项目与现有节能减排项目相互衔接,推动高碳产业低碳化发展。三是建立低碳产业集群。紧盯产业前沿,选择具有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等市场前景好的低碳产业,建设专业性的低碳经济产业集群,推动低碳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四是构建低碳生产和消费良性循环模式。建立实施低碳消费示范工程,制定低碳消费原则与标准,通过政策扶持鼓励企业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技术的使用与消费;完善重点家电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住房建筑节能标准以及日常生活消费能源使用标准,完善低碳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三)强化科技创新支持,降低企业低碳发展成本。一是确定低碳技术创新重点领域。重点建立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产技术、新能源装备加工制造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绿色交通装备技术等组成的多元化低碳技术体系,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质量和效益。二是强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建立低碳技术创新财政奖励机制,探索建立低碳技术创新引导资金和风投基金,引导企业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降低企业低碳发展成本,缓解企业低碳发展资金压力。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省内外高校建立低碳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孵化基地,整合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缩短低碳技术创新周期,加速推进我省低碳经济高效发展。
承办:能源处
执笔:殷梓晴 杨東燊
核稿:倪凡伟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