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服务业成为拉动湖南经济增长主动力

决策咨询18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6-05-04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十二五”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全省上下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省”和“四化两型”战略目标,坚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充分发挥服务业对于保障民生、促进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知识密集、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产业新体系,服务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十二五“时期湖南服务业运行情况

  (一)规模突破万亿,增速居三次产业之首。2013年,湖南服务业规模突破万亿大关,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2670.20亿元,占GDP比重上升为43.9%,比2010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1.2%,继2013年之后,连续三年增幅居三次产业之首。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3.5%,比2010年提高了18.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图一 “十二五”时期服务业占GDP比重及贡献率(%)

图二 “十二五”时期湖南GDP及二三产业增速(%)

  (二)投资持续旺盛,民生领域增长较快。进入十二五以来,服务业投资明显加快,前4年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2015年虽然受国内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12.22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0%,比第二产业高11.5个百分点。特别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投资在整个时期都保持了快速增长。2012-2015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平均增速分别为33.7%、23.9%、32.4%、33.6%。此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投资也保持了较高增幅,2015年分别达到127.5%、46.6%、31.8%、25.0%。

表一“十二五”时期服务业主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单位: %

指   标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服务业

25.7

25.0

24.3

21.4

17.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5.2

5.0

10.4

12.9

15.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2.2

-18.7

51.8

30.1

127.5

金融业

35.9

140.3

24.0

30.0

25.0

房地产业

30.1

26.6

16.3

12.3

-2.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71.9

16.0

15.5

55.7

46.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

23.3

30.2

40.2

30.0

29.7

教育

27.4

43.0

34.6

38.1

19.8

卫生和社会工作

28.4

34.1

43.6

48.5

20.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7

25.2

68.8

32.5

14.3

  (三)市场主体活跃,税收贡献大幅提高。2015年,新登记注册服务业企业[注1]8.48万户,同比增长11.6%,占全部新登记注册企业户数的比重为78.0%,比2010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31.9%、89.2%、72.5%、63.5%、60.6%。随着市场主体的增加和壮大,服务业对地方财力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5年,服务业共完成各项税收[注2]1504.55亿元,增长11.0%,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47.5%,比2010年上升了8.8个百分点。其中,缴纳国税567.66亿元,增长11.2%,占全部国税收入的比重为31.5%,比2010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缴纳地税936.89亿元,增长10.9%,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为68.6%,比2010年上升了9.2个百分点。

图三“十二五”时期新登记注册服务业企业数量及占比

  (四)结构更加优化,现代化特征进一步显现。一是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实现翻番。2015年,全省实现增加值5304.41亿元,同比增长9.2%,比GDP高出 0.6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幅最快,为20.6%。二是文化和创意产业比重提高。2015年增加值达到1714.21亿元,占GDP的比重提升到5.9%。三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3712.91亿元,增长21.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增长21.9%。四是重点领域发展势头喜人。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32.87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962.78亿元,增长1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61.10亿元,增长1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偏低,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十二五”时期全省服务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规模、贡献率、结构等都开创了新的局面,但与全国形势相比,发展步伐仍较缓慢。2015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50%,比湖南高出6.6个百分点,显示湖南服务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图四“十二五”时期全国和湖南服务业增加值占比(%)

  (二)服务业企业层次不高,盈利能力疲弱。一是服务业企业行业分布广,集中度不高,产业链条较短,规模效应不明显,缺乏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品牌。2015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单位只有3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比重不到1%。二是服务业企业抵抗力弱,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加之有资金、技术、人才问题上的制约,严重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2015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亏损单位占比就超过了三成,亏损比例偏高。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也受经济下行影响,营业利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三)考核评估机制不健全,思想认识有待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但受传统政绩观的影响,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充分,对服务业发展状况重视不够,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目前,湖南已将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纳入全省对市州的绩效考核评价工作,但对服务业发展的整体化、系统化考核监测机制还不完善,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建立。

  三、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更新观念,完善考核。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促发展、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南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发展情况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抓紧研究、试点、贯彻、实施服务业考核制度,以此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政策,突出重点。一是细化政策。以“十百千”工程和“十大产业”建设为契机,完善本地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落实好《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从人才、资金、金融、技术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支持,加大创新投入,落实税收减免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垄断行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二是突出重点。当前,教育、文化、体育、家政服务和娱乐业市场潜力巨大,家庭、养老等行业发展潜力有待释放,各地因地制宜扶持重点产业、特色产业。

  (三)抓供给侧,助推升级。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推进,各种新商业模式、新业态、新行业将层出不穷。服务业发展也应以“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益,求得可持续发展,同时做好公共服务。一是引导企业用好“互联网+”,整合资源提供互联网等技术支持或优惠项目;二是建立公益职业培训制度,帮助传统服务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三是构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搭造高等院校与企业技术合作的桥梁,鼓励企业优化升级发展。

  注1:新登记注册服务业企业不包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开采辅助活动行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注2:服务业税收不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开采辅助活动行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承办:服务业处
执笔:韩建芳 谢妮莉
核稿:倪凡伟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