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湖南省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
决策咨询21期
“十二五”期间,湖南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促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共同发展,消费升级加快,销售热点纷呈,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消费品市场呈现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态势。
一、 消费品市场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大关。“十二五”以来,全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创新高,从2010年的5952.56亿元扩大到2015年的12023.97亿元,突破万亿大关,年均增长15.1%,实现5年翻番。从增速看,2011年达到峰值后,冲高回落,并迅速回稳,分别于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回落5.7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步入平稳增长态势。从消费形态看,2015年全省商品零售额10581亿元,比2010年增长102.9%,年均增长15.2%;餐饮收入1443亿元,比2010年增长95.6%,年均增长14.4%。
(二)城乡市场共同发展。长期以来,湖南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购买能力,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加快,城乡之间消费差距不断缩小。2015年,全省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40.1亿元,比2010年增长99.7%;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883.8亿元,比2010年增长109.1%。城乡消费品市场零售额增幅差距由2010年的2.8个百分点缩小到2014年的0.4个百分点,并在2015年首次超过城镇0.1个百分点,说明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刺激了农村消费,使农村消费潜能不断释放,对全省消费品市场的平稳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呈现出城乡市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的可喜局面。
(三)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已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服务型消费升级。
一是城乡居民黑格尔系数分别由2010年的36.55%、48.44%,下降到2015年的31.16%、32.9%,城镇居民下降了5.3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下降了15.54个百分点。
二是汽车快速进入家庭。2015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汽车类零售额1373.15亿元,比2010年增长224.5%。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私人汽车拥有量466.14万辆,比2010年增长159.6%,年均增长21%,家用汽车成为居民出行的重要工具。
三是与个人享受、发展教育及服务性消费的商品销售额逐年提升,如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和通讯器材类等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120.0%、151.2%、87.6%、112.4%、210.5%。
四是消费热点突出。继家装热、家电热、汽车热之后,旅游消费、低碳绿色消费、文化消费等热点悄然兴起。湖南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老年旅游等活动精彩纷呈,旅游消费上升加快,2015年湖南省接待旅游总人数39579.47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888.49亿元,分别比 2010增长94%和102.6%。
(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统计,全省拥有批零住餐法人企业10.06万个,从业人员177.74万人,有证照个体户80.98万个,从业人员268.78万人,商业网点遍布三湘四水,渗透农村社区,形成了相对发达的商贸流通体系。2015年底全省拥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6903家,比2010年底增加2925家,增长73.5%。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4506.49亿元,比2010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9.1%,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0年的32.5%提升到37.5%。截至2014年末,全省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571个,营业面积2067万平方米,成交额380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市场326个,发达的商品交易市场为居民购物消费提供了便利。
(五)网络消费增长迅速。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家庭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网上购物以其产品丰富、价格实惠、购买便捷、送货上门等优点,已渐渐成为居民推崇的消费方式,尤其是国家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规定以及银联推出的无卡支付平台等政策,为网络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提供了便利和良好环境,引发了居民网购热潮。据统计,2015年,湖南省限上批零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5.5%,达到29.53亿元。湖南属人口大省,拥有庞大消费群体,2015年底网民数量已经达到2685万人,伴随着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的增强,网上消费潜力还将持续释放。
二、影响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
十二五时期湖南消费品市场受益于全省经济保持相对稳定较高的增长优势,受益于国家稳增长扩内需的一揽子优惠政策,更受益于商品极大丰富、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的环境,为做大消费总量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我们也必需清醒地看到,湖南消费品市场增速在不断回落,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集团消费大幅下降、促消费政策效应递减、消费信心不强等。
(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外需受到一定抑制,国内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需求动力减弱,加之供需失衡、产能过剩,多因素叠加导致消费走弱。
(二)集团消费大幅下降。由于严格控制“三公”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定比重的社会集团消费大幅下降,尤其是餐饮、高档礼品、高端消费品等消费受到较大冲击,对整体消费品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三)促消费政策效应递减。随着“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汽车购置税优惠”等促进消费政策的退出,短期刺激的政策效应递减,新的政策尚未接续,消费热点减弱,消费品市场回归平稳增长态势。
(四)居民消费意愿不强。一是消费环境不优,由于各种食品安全、假冒伪劣产品和售后服务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导致老百姓不敢放心消费;二是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受“口袋有钱,心中不慌”思想影响,居民普遍选择储蓄以应对不时之需,加之社会保障还不完善,尤其是高房价下的住房保障还不到位,使居民不敢放肆消费。
三、“十三五”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今年是“十三五”的起步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湖南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下一阶段,应从提高消费意愿、提振消费信心、优化消费环境、创造消费条件等多方面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消费能力的高低,因此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一是要提高城镇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二是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使收入增长分配向劳动者倾斜。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由于教育、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完善和健全,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不稳定,影响即期消费。首先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其次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基数大,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发达省区差距还比较大,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要按照“美丽湖南”、“和谐湖南”的总要求,加强对城镇化的科学规划,要着重发展中小城镇,实现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的城镇化格局。
(四)改善消费环境。消费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影响消费潜力的释放。一是要构建安全放心、文明健康、公平公正、诚信友好的社会消费环境,为消费者营造想消费、敢消费的消费氛围。二是要创新鼓励消费的新政策,填补因前期促消费政策效应递减带来的消费下降问题。三要优化网络购物环境,进一步规范交易程序和行为,营造安全便捷的电子支付环境。四要建立现代物流体系,提高物流配送服务水平。
(五)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要按照湖南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特点,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鼓励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等消费方式,引导和做大信息消费、提质旅游休闲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
承办:贸外处
执笔:郑石明
核稿:倪凡伟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