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稳中有忧 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对湖南与中部五省近几年来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比较分析
决策咨询71期
工业是湖南地区经济主要构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经济运行环境日趋复杂,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诸多不利因素交错影响,全省工业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给转型期湖南经济发展带来不少的压力与挑战。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当前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科学总结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准确研判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对下阶段指导工业经济运行,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工业经济增速换挡明显,当前运行稳中有忧
近几年来,在内外需求不足、价格持续走低的新形势下,全省工业经济增速换挡特征明显。从发展趋势看,全省规模工业增速具有两大明显特征:一是年度增速持续回落,但回落幅度不断收窄。湖南作为中部大省,工业经济运行总体趋势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工业增速由2011年的20.1%逐步回落到2015年的7.8%。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工业增速年度间回落幅度由2012年的5.5个百分点逐步缩小到2015年的1.8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上年同期收窄0.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增速回落幅度逐步缩小,表明全省工业经济增速在经历连续几年逐步下降后,发展趋势有所企稳,下阶段工业经济增速继续下行调整空间相对有限,企稳向好发展可期。二是当前工业增速低位运行,回升态势比较疲软。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快0.4个和0.1个百分点,但比1-8月慢0.1个百分点,8、9两个月当月增速环比分别回落0.7个和0.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低位运行,环比增速有所回落,表明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依然严峻,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图1:2015年以来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发展趋势图
二、转型升级逐步推进,提质增效初见成效
1、两高工业加快发展。随着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全省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增速始终领先规模工业平均增速,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逐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工业中两高产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1年的33.7%和5.3%,分别提高到2015年的37.2%和10.5%。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2.4%,增速分别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快4.9个和5.8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37.7%和10.9%。
2、高能耗行业占比逐步降低。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工业中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占比由2011年的35.0%逐步下降至2015年的30.3%。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中高能耗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8%,增速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30.8%,比上半年降低0.4个百分点。
3、新产业产值占比逐步提高。创新是当前工业经济调结构、促发展的关键环节。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工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1年的11.7%逐步提高到2015年的17.8%。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虽比同期总产值增速低1.6个百分点,但新产品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仍达17.1%。
4、园区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园区发展是湖南工业经济发展一大特色。十二五期间,全省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3150.52亿元,逐步发展到2015年的6570.17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1年的38.8%逐步提高到2015年的61.5%。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中,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快2.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全省规模工业的61.8%,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表1:2011年以来全省规模工业发展情况对照表
单位:%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前三季度 |
|
规模工业累计增速(%) |
20.1 |
14.6 |
11.6 |
9.6 |
7.8 |
6.6 |
|
高加工度工业 |
增速 |
28.8 |
18.1 |
14.1 |
13.5 |
8.7 |
11.5 |
占比 |
33.7 |
34.6 |
35.6 |
36.6 |
37.2 |
37.7 |
|
高技术产业 |
增速 |
32.4 |
32 |
26.9 |
27.8 |
13.3 |
12.4 |
占比 |
5.3 |
7.5 |
9 |
10.3 |
10.5 |
10.9 |
|
高能耗行业 |
增速 |
16.9 |
13.5 |
12.3 |
7.1 |
7.0 |
5.8 |
占比 |
35.0 |
31.5 |
31.6 |
31.2 |
30.3 |
30.8 |
|
新产品产值 |
增速 |
24.1 |
20.3 |
23.2 |
13.0 |
29.7 |
5.7 |
占总产值比重 |
11.7 |
12.2 |
13.1 |
13.3 |
17.8 |
17.1 |
三、多点支撑工业发展,行业特点逐步形成
近几年来,随着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逐步落实,工业经济发展多点支撑格局逐步形成。全省规模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16个行业增加值合计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80%左右,是全省规模工业主要构成行业。
从今年情况看,16个全省主要大类行业市场适应能力逐步增强,但同时也有其自身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领先行业快速发展,但发展趋势有升有降。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五个行业均保持在10%以上增长,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9.7%、14.8%、12.5%、11.6%和11.3%。与上年同期比,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发展步伐有所加快,增速同比提高了31.1个、7.2个和1.5百分点;而医药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步伐有所放缓,增速同比回落5.9个和1.2个百分点。二是部分特色行业持续发展,但下行压力逐步加大。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五个行业同比分别增长9.3%、8.8%、8.8%、8.2%、7.5%,增速分别比规模工业全省平均水平快2.7个、2.2个、2.2个、1.6个、0.9个百分点,但与上年同期比除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外,其他行业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速回落幅度相对较大,同比分别回落5.1个、3.8个和4.8个百分点。三是部分优势行业遇到瓶颈,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等六个传统优势行业同比分别增减3.9%、3.1%、2.0%、1.9%、-0.9%、-10.6%。与上年同期比,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虽然均提高了1.6个百分点,但增速依然大幅低于规模工业平均水平,而烟草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三个行业同比分别回落了13.6个、13.4个和3.9个百分点。
表2 2012年以来规模工业部分行业增加值增速情况对照表
单位:%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前三季度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9.0 |
16.3 |
11.1 |
7.1 |
9.3 |
烟草制品业 |
15.4 |
11.9 |
10.2 |
6.1 |
-10.6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6.7 |
11.3 |
9.3 |
7.9 |
3.9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6.0 |
18.7 |
10.1 |
11.6 |
7.5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1.4 |
7.0 |
9.2 |
9.2 |
8.8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39.7 |
35.7 |
39.7 |
16.5 |
14.8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2.0 |
0.7 |
0.7 |
0.4 |
1.9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5.8 |
10.9 |
14.7 |
4.7 |
11.3 |
汽车制造业 |
12.8 |
28.6 |
18.1 |
13.1 |
39.7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3.9 |
4.9 |
-0.8 |
-0.8 |
3.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9.8 |
14.5 |
15.2 |
13.2 |
8.8 |
医药制造业 |
23.0 |
16.5 |
18.8 |
16.4 |
12.5 |
食品制造业 |
13.9 |
13.8 |
9.3 |
12.6 |
8.2 |
金属制品业 |
18.7 |
13.5 |
17.2 |
8.9 |
11.6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5.3 |
5.5 |
4.4 |
2.1 |
2.0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12.0 |
9.9 |
20.9 |
11.6 |
-0.9 |
四、面临形势不容乐观,下行压力持续较大
(一)工业增速逐步回落,发展差距逐步拉大
1、工业经济仍在下行通道运行。从工业经济发展周期看,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工业经济共经历了1979—1986年、1986—1993年、1994—2010年三个较为明显的大周期,现阶段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十二五以来,全省工业经济总体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在经历了十一五加快发展阶段后,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11年的20.1%逐步回落到2015年的7.8%。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同比增长6.6%,增速低于十二五期间历年同期水平。若第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不出现异常情况,今年工业增速预计仍将低于上年。外部经济运行环境欠优,内部转型升级尚需时日,短期全省工业经济虽有所趋稳,但总体仍在下行通道低位运行的大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工业经济整体新一轮经济周期复苏阶段尚需时日。
图2 工业增速发展趋势图
2、增速差距逐步加大。对下行通道中各地区工业经济而言,现阶段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是迎难而上、率先发展,还是望而却步、知难而退已到了抉择的关键期。从十二五期间中部六省情况看,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并不乐观。十二五头两年,全省规模工业增速与中部其他省份差距不大,在中部六省中居第3位,但从2013年起,由于工业增速回落幅度相对较大,十二五后三年全省规模工业增速在中部六省中连续居第5位,发展情况仅好于山西。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增速比江西、安徽、河南和湖北分别低2.5个、2.0个、1.4个和1.4个百分点;与2015年全年比,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在中部六省中最大,形势不容乐观。
表3 2011年以来中部六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
单位:%
|
山西省 |
安徽省 |
江西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全国 |
2011年 |
17.9 |
21.1 |
19.1 |
19.6 |
20.5 |
20.1 |
13.9 |
2012年 |
11.9 |
16.2 |
14.7 |
14.6 |
14.6 |
14.6 |
10 |
2013年 |
10.5 |
13.7 |
12.4 |
11.8 |
11.8 |
11.6 |
9.7 |
2014年 |
3 |
11.2 |
11.8 |
11.2 |
10.8 |
9.6 |
8.3 |
2015年 |
-2.8 |
8.6 |
9.2 |
8.6 |
8.6 |
7.8 |
6.1 |
2016年前三季度 |
-0.1 |
8.6 |
9.1 |
8 |
8 |
6.6 |
6 |
(二)行业结构相对欠优,调整步伐仍待加快
工业经济的行业构成对工业发展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当一个地区工业经济中增速快的行业占比高,增速慢的占比低时,工业经济运行竞争优势越强。从中部六省规模工业41个行业在全国所占份额情况看, 2015年,山西规模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高,为27.3%,行业占比远高于其他行业;安徽规模工业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等14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全国占比较高,分别为10.9%、6.3%、5.5%、5.3%、4.8%、4.6%、4.5%、4.4%、4.4%、4.4%、4.2%、4.2%、4.2%和4.1%;江西规模工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医药制造业等7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全国占比较高,分别为11.9%、6.5%、6.1%、4.8%、4.5%、4.5%和4.4%;河南规模工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医药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15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全国占比较高,分别为27.1%、14.3%、12.6%、10.1%、9.6%、9.6%、9.1%、8.8%、8.5%、8.1%、7.7%、7.5%、7.2%、7.0%和6.7%;湖北规模工业中非金属矿采选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其他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医药制造业和开采辅助活动等15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全国占比较高,分别为10.1%、9.5%、7.7%、7.0%、6.4%、5.5%、5.5%、5.2%、5.0%、4.8%、4.6%、4.5%、4.2%、4.2%和4.0%;湖南规模工业中其他采矿业、烟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等16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全国占比较高,分别为11.4%、9.3%、7.2%、7.0%、6.9%、6.6%、5.8%、5.5%、5.1%、4.8%、4.6%、4.5%、4.5%、4.4%、4.3%和4.0%。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看,现阶段全省工业经济运行中增长较快的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与中部省份比在全国的行业占比并不高,而增速下降明显的烟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与中部省份比在全国占比相对较高。行业构成中占比高的增速慢,占比低的增速快,欠优的行业结构对工业经济带来一定压力。
表4 2015年中部六省规模工业分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
单位:%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总计 |
1.3 |
3.5 |
2.9 |
6.6 |
3.8 |
3.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3.0 |
4.4 |
0.6 |
8.8 |
0.4 |
2.0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0.7 |
0.0 |
0.0 |
1.7 |
0.5 |
0.0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3.2 |
4.8 |
2.8 |
2.1 |
4.5 |
1.8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0.7 |
1.5 |
6.5 |
27.1 |
0.7 |
6.6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0.1 |
4.2 |
4.8 |
8.1 |
10.1 |
6.9 |
开采辅助活动 |
0.0 |
0.1 |
0.0 |
6.3 |
4.0 |
0.0 |
其他采矿业 |
0.0 |
0.0 |
1.2 |
0.0 |
2.4 |
11.4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0.5 |
4.4 |
3.0 |
9.1 |
7.0 |
4.5 |
食品制造业 |
0.5 |
2.8 |
2.5 |
12.6 |
5.2 |
4.3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1.1 |
3.5 |
1.9 |
8.5 |
9.5 |
3.6 |
烟草制品业 |
0.5 |
3.7 |
2.1 |
5.0 |
6.4 |
9.3 |
纺织业 |
0.1 |
2.4 |
2.8 |
6.3 |
5.5 |
1.6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0.1 |
4.4 |
6.1 |
5.3 |
4.2 |
1.4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0.0 |
2.8 |
3.8 |
9.6 |
1.4 |
3.0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0.1 |
4.6 |
2.8 |
6.1 |
3.0 |
4.8 |
家具制造业 |
0.1 |
4.1 |
2.9 |
7.5 |
2.0 |
3.8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0.1 |
2.5 |
2.4 |
7.2 |
3.8 |
4.5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0.2 |
5.3 |
4.5 |
7.0 |
4.6 |
5.1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0.0 |
2.7 |
3.5 |
5.9 |
1.1 |
2.1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2.3 |
1.3 |
1.4 |
2.8 |
2.3 |
1.9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0.8 |
2.4 |
2.8 |
4.8 |
4.8 |
3.5 |
医药制造业 |
0.7 |
2.7 |
4.4 |
7.7 |
4.2 |
3.7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0.0 |
1.4 |
1.2 |
1.3 |
1.0 |
0.4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0.2 |
4.5 |
2.1 |
6.0 |
3.7 |
2.0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0.5 |
3.8 |
4.5 |
14.3 |
5.0 |
4.6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3.0 |
3.1 |
1.9 |
5.4 |
3.3 |
2.2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0 |
5.5 |
11.9 |
9.6 |
3.0 |
5.5 |
金属制品业 |
0.3 |
3.3 |
1.9 |
5.0 |
3.5 |
2.8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0.3 |
4.2 |
1.6 |
6.7 |
2.4 |
3.1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0.7 |
3.8 |
1.4 |
10.1 |
2.8 |
7.2 |
汽车制造业 |
0.1 |
3.2 |
1.7 |
3.8 |
7.7 |
1.7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0.9 |
1.7 |
0.8 |
5.0 |
2.5 |
5.8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0.2 |
6.3 |
3.9 |
4.4 |
2.5 |
2.4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0.7 |
2.1 |
1.5 |
4.0 |
1.9 |
2.0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0.3 |
2.3 |
1.5 |
4.3 |
1.8 |
2.6 |
其他制造业 |
0.2 |
4.2 |
2.8 |
3.5 |
5.5 |
7.0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0.1 |
10.9 |
3.8 |
3.6 |
3.3 |
4.0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1.0 |
3.7 |
0.1 |
3.5 |
3.6 |
0.2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2.6 |
3.1 |
1.9 |
4.8 |
2.8 |
2.3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2.4 |
2.5 |
1.9 |
4.5 |
2.6 |
2.1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0 |
2.6 |
3.0 |
3.1 |
3.4 |
4.4 |
(三)支撑指标逐步下滑,发展后劲稍显不足
1、价格持续走低,需求相对不足。产品价格是反映市场需求状况的晴雨表。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由累计同比上涨8.5%逐步回落到2015年的同比下跌3.7%。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虽由1-2月份同比下跌4.2%逐步回升到前三季度的同比下跌2.5%,但价格总体持续走低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图3 2011年以来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2、要素投入有所回落,发展后劲相对不足。一是投资增速逐步回落。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投资完成额增速由2011年的36.7%逐步回落到2015年的16.8%,今年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增速为7.8%;从工业技改投资情况看,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完成额增速由2011年的39.5%逐步回落到2015年的19.5%,今年前三季度工业技改完成投资同比下降7.1%。工业投资增速逐步回落,工业技改投资大幅降低,不利于工业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二是出口增速逐步回落。十二五期间,全省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由2011年的32.8%逐步回落到2015年的16.3%,今年前三季度增速仅4.8%;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占销售产值比重由2011年的2.9%小幅提升到2015年的4.0%,今年前三季度仅为3.5%,出口增速持续回落,出口占比小,提升少,对工业经济助力有限。
表5 2011年以来全省工业投资、出口相关情况对照表
单位:%
|
投资 |
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 |
|
|
工业投资增速 |
工业技改完成投资增速 |
同比增长 |
累计占销售产值比重(%) |
|
2011年 |
36.7 |
39.5 |
32.8 |
2.9 |
2012年 |
28.5 |
34.1 |
20.6 |
3.1 |
2013年 |
28.1 |
24.1 |
42.8 |
3.9 |
2014年 |
14.9 |
7.5 |
18.3 |
3.8 |
2015年 |
16.8 |
19.5 |
16.3 |
4.0 |
2016年前三季度 |
7.8 |
-7.1 |
4.8 |
3.5 |
3、相关指标逐步下行,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工业经济运行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工业增速与相关指标之间存在高相关性。十二五以来,与工业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值税等相关指标也相应逐步下行。十二五期间,工业用电量增速由2011年同比增长9.8%逐步回落到2015年的同比下降3.2%;工业增值税由2012年同比增长14.5%逐步回落到2015年的同比下降2.4%。今年前三季度,工业用电量回落幅度较大,同比回落6.4%;工业增值税回落幅度虽有所收窄(同比回落0.2%),但回落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
表6 2011年以来全省工业经济相关指标对照表
单位:%
|
工业用电量 |
工业增值税 |
规模工业增加值 |
|
同比增减 |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 |
同比增减 |
同比增减 |
|
2011年 |
9.6 |
62.8 |
- |
20.1 |
2012年 |
-0.3 |
60.2 |
14.5 |
14.6 |
2013年 |
7.3 |
61.1 |
7.7 |
11.6 |
2014年 |
2.9 |
62.6 |
-2.2 |
9.6 |
2015年 |
-3.2 |
59.9 |
-2.36 |
7.8 |
2016年前三季度 |
-6.4 |
53.2 |
-0.2 |
6.6 |
五、思考与建议
总体来看,在过去几年,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助推全省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工业经济在经历连续几年逐步调整后,下阶段工业经济是迎难而上、逐步好转,还是继续调整、持续探底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建议着眼长远、立足当下,积极应对工业经济面临的新情况,妥善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各种挑战,着重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要认清形势,注重改革。工业经济发展离不开“人、财、物”三大要素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湖南作为中部省份,现有的技术、人才、资金条件尚不能与发达省份相比。在当前,全国乃至全球工业经济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疲软等诸多共性问题。湖南要突破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桎梏,必须依靠改革的力量,打破常规、推陈出新。不仅要将改革的具体措施落实到当前工业经济中去,而且要将改革的理念贯彻到工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来。只有通过改革,能在同样下行趋势中,找到科学的方法,走出一条比以往相对更有优势的工业经济发展之路,进而实现超越发展。
二是要加强引导,合理布局。从以三一、中联为代表的工程机械,到以南车、时代新材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从以蓝思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到以晟通科技、金龙国际为代表的有色产业,过去发展经验表明,湖南工业经济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与市场契合的重点行业的助推作用。在当前,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行业是稳定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合理布局,充分发挥现阶段优势行业对工业经济总体助推作用。
三是要加强扶持,逐步改善。当前,全省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特别是一部分行业,如烟草、工程机械等以往优势行业,在经济形势趋紧时,面临天花板效应影响。应加强扶持,逐步改善,鼓励传统产业内部挖潜,合理引导逐步实现产业转移,加强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传统产业对工业经济助推作用。
四是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以往工业发展经验表明,优势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面临天花板效应影响。现阶段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汽车制造业等优势行业,下阶段一旦遇到发展瓶颈,工业经济运行势必受到一定影响。要在加强重点企业经营情况调研力度同时,积极引进一批新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推动新兴行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才会为湖南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承办:工业统计处
执笔:黄陈武
核稿:倪凡伟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