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新常态下加快推进湖南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研究

决策咨询77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6-12-21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大局。要全面实施这一战略,就必须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经济结构改善、产业结构升级、收入分配调整、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城乡结构趋向合理、区域结构、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坚持人与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的发展方式。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全省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方式和效益等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当前全省经济增长方式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一、新常态下湖南转型升级发展状况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十二五”期间,湖南经济增长也经历了从高速到中高速的转变。湖南经济增长率从2010年的14.6%,下降到2011年的12.8%、2012年的11.3%、2013年的10.1%、2014年的9.5%、2015年8.5%。2016年继续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1771.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面临发展速度换挡节点,湖南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促进“三量齐升”,全面推进“四化两型”,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近几年,湖南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筑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上升。湖南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5:45.8 :39.7 变为2015年的11.5:44.6 :43.9,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五年间比重上升了4.2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1%,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成为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创新高。2015年,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128.8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1.2%,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9.0个百分点。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4%,比全省规模工业增幅高5.8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全省规模工业的10.9%,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三是文化产业稳步发展。2015年全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707.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是2010年的2.06倍;按现行价格计算,“十二五”时期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6%,高出同期经济现价增长速度3.1个百分点。2015年占GDP比重达5.9%,比2010年提高0.7个百分点。四是居民消费率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2015年,湖南居民消费率为38.1%,比2010年高2.0个百分点,在全国居第14位。从城镇化率来看,全省城镇化率水平不断提高,由2010年的43.3%提高到2015年的50.9%,年均提高1.52个百分点。五是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全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的比重为19.1%,比2010年上升11.9个百分点。

1 2010-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

     

单位:%

年份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2010

14.5

45.8

39.7

2011

14.1

47.6

38.3

2012

13.6

47.4

39.0

2013

12.1

46.9

40.9

2014

11.6

46.2

42.2

2015

11.5

44.6

43.9

2016年前三季度

11.0

40.9

48.1

  (二)产业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绿色发展初显成效。2015年,全省园区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1.5%,比2010年提高24.2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省级及以上园区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达61.8%,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2036元/人,比2010年增加31526元/人,提高了1.3倍。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率看,湖南污染减排取得积极进展。2015年湖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均保持下降,分别比上年降低1.7%、4.5%、2.2%和10.1%;全省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5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2.7%。

  (三)产业发展动力有所增强,逐步向创新驱动转换。近年来湖南不断增加科技投入,2015年全省各类科技活动主体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41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稳步攀升,由2010年的1.16%,上升到2015年的1.43%,提高了0.27个百分点。从每万名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来看,2015年,全省每万名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为28.6人年/万人,比2010年多7.1人年/万人;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3.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5.8个百分点。

  (四)产业发展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有所提升。2015年,湖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18.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6个百分点,资本产出效率较高,资产的获利能力较强。湖南税收收入为3168.0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1.0%,比2010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困境与难点分析

  (一)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仍需加快、产业链配套有待完善。一是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较为缓慢。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43.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3个百分点,远低于北京(79.7%)、上海(67.8%)等服务业发达的地区。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60%以上,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相对缓慢,2015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18.4%,远低于其他发达地区水平。二是引领发展的新动力如电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比重较低。2015年,湖南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规模工业的5.3%,比重较全国低2.9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占比为3.3%,比全国低3.1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比为4.7%,比全国低1.6个百分点。三是产业配套还不够完善。重大产业上下游和关联产业发展不匹配,未能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如石化行业,我省主要集中在冶炼和压延加工等环节,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发展没有跟上。

  (二)粗放型发展模式仍未根本改变,产业经济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2010年以来,湖南的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一定成效,但依赖投资拉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发生根本变化。2015年湖南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高达56.2%,高于消费贡献率8.6个百分点。从全员劳动生产率这个指标来看,湖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相对滞后,2015年全省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7%,同时三次产业之间的生产效率差别很大,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2015年湖南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0376元/人、135306元/人、89206元/人,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比第一产业高5.6倍和3.3倍。从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来看,2015年,全省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4位、中部六省第5位,仅高于山西省。

  (三)产业转型的创新动力仍显不足,价值链仍需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湖南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人才投入等动力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然而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在创新投入、专利等方面均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从R&D经费投入强度来看,2015年全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4个百分点,在全国居第14位,在中部六省中排第3位,分别比安徽和湖北低0.53和0.47个百分点,更是远远落后于北京(6.01%)、上海(3.73%)、天津(3.08%)、江苏(2.57%)和广东(2.47%)等发达省份。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来看,2015年湖南专利申请数为18175件,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专利申请数的2.8%,在全国居第11位,远低于江苏(18.8%)、广东(16.6%)和浙江(12.6%)。此外,关键技术缺失,如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大量专利技术来源于国外,微电子、光电子和基础材料技术发展滞后;装备产业中,精密驱动件、控制件等关键部件依赖进口,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2  2015年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

地 区

R&D经费支出(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14169.9

2.07

北 京

1384

6.01

天 津

510.2

3.08

河 北

350.9

1.18

山 西

132.5

1.04

内蒙古

136.1

0.76

辽 宁

363.4

1.27

吉 林

141.4

1.01

黑龙江

157.7

1.05

上 海

936.1

3.73

江 苏

1801.2

2.57

浙 江

1011.2

2.36

安 徽

431.8

1.96

福 建

392.9

1.51

江 西

173.2

1.04

山 东

1427.2

2.27

河 南

435.0

1.18

湖 北

561.7

1.90

湖 南

412.7

1.43

广 东

1798.2

2.47

广 西

105.9

0.63

海 南

17.0

0.46

重 庆

247.0

1.57

四 川

502.9

1.67

贵 州

62.3

0.59

云 南

109.4

0.80

西 藏

3.1

0.30

陕 西

393.2

2.18

甘 肃

82.7

1.22

青 海

11.6

0.48

宁 夏

25.5

0.88

新 疆

52.0

0.56

  (四)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不容低估。2015年,全省每生产1亿元GDP需排放10.87万吨废水,每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34.74吨粉尘、6510.26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强度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水和大气环境受到一定程度污染。2015年湖南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排放和氮氧化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1.3、1.5和0.8个百分点,在全国分别居第23位、第20位、第26位和第18位。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竞争优势。以创新驱动转型为动力,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规模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骨干企业对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能力、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构建具有湖南特点的区域创新体系、国内领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机制灵活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和技术服务、科技创业、科技投融资等公共服务体系。

  (二)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服务业领域。同时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为重点,加快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打造更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规模技术优势,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湖南支柱产业;以传统产业改造为重点提升整体产业竞争能力,促进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三)把促进节能减排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策导向,通过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以及政绩考核引导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使得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形成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在新建项目的审批上,要从源头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切实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耗能工业以及建筑和交通两大行业的节能工作,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凡是属于高能耗的生产项目必须从严从紧控制,建立项目审批问责制。加强对重点企业监测,落实节能降耗目标。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的工艺和设备。逐步淘汰产出率低、占地多、层次低的产业,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同时通过制定绿色采购政策,对使用再生材料的产品实行政府优先购买,以此影响消费者消费方向和企业的生产方向。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形成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真正将政府的职能转变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市场环境的创造者和人民权利的维护者。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通过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设定,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把精力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打破行业的垄断。推进民营企业体制创新,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

承办:核算处
执笔:周  玲
核稿: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