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四十年 三湘大地展新颜
──改革开放40年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
决策咨询53期
三湘四水聚活力,芙蓉国里尽朝晖。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40年春风化雨。湖南省2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充满着改革的生机,到处洋溢着发展的激情。改革开放给湖南县域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县域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县域经济发展历程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湖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萌芽起步时期(1978-1981年)
1978-1981年全省上下大力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改革开放工作成效显著,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80年,湖南对农产品收购体制进行了改革。1981年,华容县率先在全省推行“统一经营、专业分工、联产到劳”的生产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年底,全省有95%的生产队实行了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11月,湖南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决定集中精力抓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落实,把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迅速搞上去。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放宽了农村政策,搞活了农村经济,保障了农民生产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59.83亿元增加到1981年的93.2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43元增加到1981年的242元。
(二)探索奋起时期(1982-2001年)
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要有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此为契机,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之前,湖南县域经济在探索中积极奋起。1983年,湖南省先后设立了商品粮基地试点县、全国电气化试点县、农村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及全国食品工业试点县等,并在财政上给予了大力扶持;1984年,湖南省根据中央一号、四号文件精神,结合全省实际情况,作出《关于立足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积极推行“一包四改”,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办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联合办企业;1985年,湖南省开始试点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重点开展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和小城镇建设工作,为实现全省城乡一体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992年,利改税制度在全省范围内普遍试行,推动了湖南县域经济的发展;1998年,湖南省制定出台《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规定》,指出新形势下必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例。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82年的107.9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825.7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82年的284元增加到2001年的2299元。
(三)快速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
以2001年11月5日湖南省第八届人大第八次代表大会为开端,省委明确以县域经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为抓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0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对经济强县及县域经济考核的实施办法》,《关于成立湖南省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进一步理清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重点,规范了考核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成立了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2013年2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的意见》,创新财政扶持机制,实施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工作,涉及到县域经济、县域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区域协调、精准扶贫、绿色发展、行政审批、县域治理等30项工作。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847.2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998.4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2398元增加到2017年的12936元。
二、县域经济发展辉煌成果
湖南省县域广阔,包括14个市州的98个县市区。2017年末,全省县域常住人口5749.06万人,占全省的83.8%;土地面积20.5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96.9%;耕地面积4021.20千公顷,占全省的96.9%。
改革开放40年来,湖南省始终把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摆在全省经济大局的重要位置,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湖南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张,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县域经济已成为湖南省经济的重要支柱。1978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不足130亿元,2007年突破6000亿元,2010年突破1万亿元,2016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2017年达22901.18亿元。2004-2017年年均增速达11.7%(按可比价计算,见图1)。与1978年相比,县域经济占全省的比重降低12.7个百分点,但总量大幅提高,按现值计算(下同),增长193.2倍,涌现出了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等一批GDP过千亿元的经济强县,培育了浏阳烟花、醴陵陶瓷、永兴银业、双峰农机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产生了政策叠加、聚合效应。全省县域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在经济总量大幅扩张的同时,突出发展二三产业和“三高”农业,逐步形成了主导产业鲜明的优势产业群,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下降,工业迅速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比重由1978年的56.4%,下降到2017年的12.8%,下降了43.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24.0%、19.6%,上升到2017年的45.2%、42.0%,分别提高了21.2个和22.4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完成了由“一二三”到“二三一”的转换升级(见图2)。
图1 2004-2017年湖南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2 湖南省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
县域经济财力得到加强。2017年,县域财政总收入1589.49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34.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74.06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35.3%,比1978年增长了80.9倍。地方财政收入过5亿元的县市区由2007年的6个增加到2017年的71个,有23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长株潭城市群充分利用城市辐射的区位优势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7年,长株潭县域地区生产总值6673.33亿元,占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29.1%,比2007年增长3.5倍;地方财政收入367.48亿元,占全省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37.7%,比2007年增长5.4倍。
(二)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品牌效应日益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三农”决策部署,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从新农村建设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湖南与时代大潮保持同频共振,通过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在改革征程中焕发蓬勃生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017年,全省县域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57.89亿元,比1978年增长44.5倍,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9.0%。2017年县域粮食产量2966.57万吨,比1978年增长47.6%,占全省粮食产量的96.5%。农业结构逐步调优。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大幅提高。2017年,全省县域油料产量222.17万吨,比1978年增长3.4倍,占全省油料产量的98.3%;肉类产量521.09万吨,比1978年增长5.0倍,占全省肉类的96.3%;水产品产量由1978年的9.91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257.73万吨,增长了25.0倍。养殖业比重不断上升。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6.3%,逐年上升到2017年37.4%。比较效益低的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77.1%,逐年下调到2017年的51.3%。
近年来,湖南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整合优势品牌资源,加快建成以“三品一标”农产品为基础、企业品牌为主体、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全面提升“湘”字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017年,省委1号文件提出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全省评出了安化黑茶、华容芥菜、黔阳冰糖橙、宁乡花猪等首届十大农业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品牌效应明显,部分县市设立农业品牌专项资金,形成了抓农业品牌建设的热潮。
(三)工业企业异军突起,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县域工业从小到大,已形成农副食品加工、烟草、木材、纺织、化工、造纸等门类众多、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县域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立足各地优势,不断整合工业园区布局,引导工业发展的方向,构建传统工业、新型工业与高新技术工业相辅相成的新型工业体系,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产业集群,大力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工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17年,全省县域规模工业企业12460家,总产值29147.82亿元,比2007年增长4.9倍。规模工业增加值9746.75亿元,比1978年增长417.5倍,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8.7%,占县域生产总值的40.3%。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先导产业。长株潭地区作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的引领区,其县域工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653.90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711.12亿元,增长了4.7倍。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城乡分割、依靠工农产品“剪刀差”推动城市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历史。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湖南坚持以县城扩容提质为重点,鼓励各类企业向县城和重点中心城镇集中,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聚集,加速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2017年,县域城镇人口2750.07万人,城镇化率47.8%,比1978年提高42.2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农副产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湖南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594.69亿元,比1978年增长180.3倍,年均增长14.3%,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57.9%。
(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40年来,湖南县域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有效改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农村基础设施面貌大为改观。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乡村道路、农村通信、农业机械、生活饮水等关系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消费品逐步升级。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移动电话等消费品在农村家庭得以普及,电脑、汽车等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2017年末,全省县域民用汽车拥有量439.81万辆,比2007年增加6.3倍;移动电话用户数量4076.36万户,比2007年增加2.5倍;公路里程由2005年的11.30万公里增加到2017年的26.52万公里,增长1.3倍;全社会用电量达943.82亿千瓦时,比2007年增加467.73亿千瓦时;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902.71万千瓦特,比2007年增加了2404.31万千瓦特,增长68.7%。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省县域有效灌溉面积达3040.24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75.6%,比2007年提高4.5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东江水库、五强溪水库、江垭水库、皂市水库、洮水水库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相继建成,使得我省抗御流域性大洪水增强了“抓手”。到2017年县域共建有13587座水库,比2007年增加了2424座。农村地区缺水吃、吃水难、水质差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2016年末,全省455.89万户农村居民饮用水经过净化处理,是2006年的4.9倍。
环境卫生治理明显加强。近年来,全省县域逐步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保护就是发展”等理念,严格执行环保制度,把好新上项目环保关,坚决关停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的企业,积极推广高效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和城镇园林、绿化带、林荫大道和排水设施建设,治理农村农药和化肥残留,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减少农村“白色污染”。“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园区化承载、集群式推进,走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2017年,全省县域森林面积1164.31万公顷,较2007年增长18.7%;自然保护区面积127.93万公顷,比2007年增长31.8%;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7年的39.63万吨下降到2017年的22.73万吨,下降了42.6%,氨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14.12万吨、12.61万吨,较2012年分别下降34.6%和78.5%;污水处理厂较2007年增加了185座。
(五)高新产业快速发展,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县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发展领域,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主线,以高新园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辐射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全省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721.45亿元,比2013年增长1.5倍;实现销售收入16183.96亿元,增长1.6倍;实现利税1117.81亿元,增长1.1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县域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9.5%,比2013年提高7.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省县域高新技术产业企业4474家,比2013年增加2844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760家,占全部企业数的61.7%,比2013年增加1702个。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
投资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省在投资重点和投资结构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向基础产业倾斜、向县域倾斜,县域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省县域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013.29亿元,是2004年的55.6倍,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7.1%,比2004年提高了48.4个百分点。2004-2017年全省县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882.78亿元,年均投资8134.48亿元。随着湖南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逐步深入,住房商品化得到迅速推进,房地产开发成为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年县域房地产开发投资1509.54亿元,是2004年的147.9倍,2004-2017年全省县域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263.78亿元,年均投资733.13亿元。
(六)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湖南围绕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增加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全省县域民生工程,奏响了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强音,使社会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科教事业稳步发展。随着县域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县级财力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加强了中小学校舍和教育设施建设,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全省县域劳动力教育和技术素质较改革开放初期有了显著提高,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和应用层面不断扩大,农业科技人才不断增加。2017年,县域教育支出达697.83亿元,科学技术支出30.01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3.9倍和6.8倍;专业技术人员87.65万人,比2008年增长4.1%,其中,农业技术人员5.0万人,增长3.1%;到2017年,县域拥有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804万册、影剧院328个、体育场馆210个,分别比2008年增长1.0倍、36.7%、75%。2007年,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高等教育成为大众教育。2017年,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数46.04万人,比2004年增长43.5%。
医疗环境和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40年来,湖南县域医疗环境建设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各类卫生机构遍布城乡,医疗床位成倍增加,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普遍加强了以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对农村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力度,加强了农村卫生技术队伍建设,组织了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援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2017年,县域医疗卫生投入达448.91亿元,是2012年的7.9倍。到2017年,全省县域共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2.35万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达28.16万人,分别比2007年增长1.8倍和85.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45万人,比2007年增长91.5%。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湖南积极推进城乡医疗、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全面建成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17年,全省县域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08.7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307.47万人,分别比2007年增长3.3倍和7.8倍;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5.23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3.98万人,分别比2009年减少36.9%和20.1%;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247.16万人,比2007年增长52.4%;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达17.89万床,是2007年的2.3倍。
尊新必威,守旧必亡。推动经济发展归根结底还要靠改革开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湖南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以滴水穿石的韧劲和抓铁有痕的拼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
承办:农经队
执笔:易 贝
核稿: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