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湖南省进出口贸易增长28.5%
(2001年第05期)
2000年,全省对外贸易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趋好,加之实施打击走私、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政策,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值25.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53亿美元,增长28.9%,高出全国增速1.1个百分点;进口8.60亿美元,增长27.5%,比全国增速低8.3个百分点。 2000年我省外贸进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一、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持续稳定增长。2000年,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20.70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82.4%,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出口14.3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6.32亿美元,增长18.5%。加工贸易进出口3.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5%,其中出口2.14亿美元,增长42.5%;进口0.95亿美元,增长68.2%。从增速来看,加工贸易远快于一般贸易的增长,改变了我省对外贸易增长过分依赖一般贸易增长的状况,进一步改善了我省进出口货物贸易结构。 二、进出口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0年,我省国有外贸企业进出口18.94亿美元,增幅为19.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5.4%,虽比上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但仍是我省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进出口均强劲增长,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77亿美元,增长59.8%,所占比重上升了3.7个百分点;集体企业进出口0.90亿美元,增长81.2%;私营企业进出口0.50亿美元,增长2.14倍,所占比重均比上年有所上升,但仍然偏低。国有外贸企业的稳步发展和其他经济类型的外贸企业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外贸进出口企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改变了国有外贸企业独力支撑的单一局面。 三、进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日本和美国仍是我省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全年对两国进出口贸易额分别增长了14.1%和16.8%,韩国作为我省最大进口伙伴正迎头赶上,全年进出口比上年增长92.3%,其中进口猛增1.38倍,日美韩三者合计占全省进出口贸易的38.5%,比上年上升了1.2个百分点。对其他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除对法国进出口下降17.8%以外,其余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对新兴出口市场增长尤为迅猛,全年对伊拉克出口2193万美元,增长309.9%;对泰国出口1823万美元,增长76.5%;对印度尼西亚出口4889万美元,增长49.5%。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有效地减轻了对个别地区或国家市场的过度依赖,削弱了地区性经济动荡对外贸进出口的负面影响。 四、地区外贸发展差异较大。长沙、株洲、湘潭外贸进出口列全省十四个市州前三名,三市全年进出口总额21.52亿美元,占全省的85.7%,比上年的进出口总额增长27.6%。其余十一个市州发展极不平衡,永州市全年出口比上年下降了89.8%,成为唯一出口下降的市;张家界市、娄底市出口分别比上年猛增4.7倍和5.3倍。进口比上年增长的只有长沙、湘潭、衡阳、岳阳、永州和湘西自治州等六市州,其中湘潭、衡阳、湘西自治州分别增长1.85倍、1.34倍和9.45倍。 五、外贸进出口商品以工业制品为主,绝大部分商品都有一定的增长。2000年,全省工业制品进出口21.58亿美元,增长28.7%,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5.9%;初级产品进出口总值为3.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3%。传统进出口大宗商品除活猪出口下降6.7%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出口商品中烟花爆竹8186万美元,增长7.7%;皮革服装2322万美元,增长1.09倍;钢材3121万美元,增长1.79倍。进口商品中汽车零件6374万美元,增幅为2.01倍;制电灯泡及类似品用玻璃外壳1689万美元,增幅高达99倍;饲料用鱼粉1600万美元,增长2.47倍。 |
执笔:曾晓林 核稿:罗 凯 |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