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湖南早稻生产势头良好但存在问题须引起重视

(统计信息110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4-05-21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湖南农民的早稻生产情况又是怎样?对此,省农调队进行了专项调查,通过对全省37个县(市、区)1830户农户的早稻生产抽样调查情况看,农民受政策和粮价上涨激励,狠抓早稻种植,扩大种植面积,今年早稻生产形势喜人。调查统计,1830户农户种植早稻3161.83亩,比上年增加265.41亩,增长9.16%。

   一、政策落实到位,农民种粮信心高涨。一号文件的出台,让农民看到了农业增收的希望,各地按照中央精神,贯彻落实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降低农业税等措施,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一改往年弃耕抛荒的做法,对抛荒的耕地全部重新复耕,过去转租出去的土地有的也收回自己耕种。据调查,宁远县单家村抛荒多年的15.3亩偏远田,今年又种上了早稻。江永县允山镇西村往年被外出务工农户退回村组而又无人承包的3.95亩耕地,今年也被当地农民承包种上了早稻。

   二、部门支农力度加强。今春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加大支农力度,组织10万干部、科技人员下到农村开展服务农民活动。各个部门为农服务多面展开,农技部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部门加强执法力度,加强了对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的监督管理,粮食部门做好产销衔接工作,积极扶持粮食加工企业和种粮大户,带动农民种粮。据调查,醴陵市乡两级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200多期次,培训人员2万多人,发放培训资料2万多份,同时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查处违法经营农资案件12起,查获假冒伪劣不合格杂交水稻种子3640公斤,查封不合格化肥105吨,农药20吨。湘潭县农口部门实施推广高产优质良种,软盘抛秧技术等举措,组织了200多名技术人员下乡入村讲课500多场,受益农民达50000人。

   三、粮食价格涨幅较大,农民种粮前景乐观。去冬今春以来,稻谷市场价格一改秃势,上涨幅度较大。据调查,当前我省普通早籼稻谷每50公斤72元,比上年同期的49元高出23元,增长46.9%。优质早籼稻谷每50公斤76元,比上年高出22元,增长41.5%。据此推算,农民每亩早稻可比上年增收150元左右。农民对种粮的经济效益预期值提高,直接刺激了农民种粮热情的回升和高涨,农民种粮增收前景乐观。

   四、保护价收购让农民种粮吃了定心丸。粮食增产,钱袋减收一直是农民的一块心病。今年政府确定了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承诺市场低于保护价则政府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这一举措让农民吃了定心丸,解决了农民种粮的后顾之忧。

   在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提高,早稻种植呈现良好势头的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是部分地区水利灌溉条件差,影响水稻生产。由于近年来部分地区水利设施老化,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蓄水和灌溉条件恶化。据调查,宁远县的单家村18口山塘中,现有16口蓄不起水。安乡县黄山头镇丁堤村蓄水灌溉农田的哑河,因为镇政府将它承包给私人养鱼和养殖珍珠,承包户与村民产生矛盾,拒绝农民取水。丁堤村3个必须从哑河取水的电排已基本瘫痪,严重影响了稻田灌溉,群众反映强烈。

   二是农资价格上涨快,蚕食了农民的利益。据37个县调查,早稻亩均化肥需要66元、农药22元、机耕47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1.3%、10.2%、10.3%,使亩均费用提高了13.2元,过快的农资价格上涨,蚕食了农民的利益。据望城、安乡县反映,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各种肥料到户价格涨幅均在13%以上。其中:碳氨每50公斤均价由19元上升到21.5元、上涨13.2%,磷肥由15元上升到17元、上涨13.3%,钾肥由69元上升至98元、上涨42.0%,复合肥由80元上升到96元、上涨20.0%,尿素由69元上升到85元、上涨23.2%,农药价格预期上涨也将在10%以上。

   三是农民贷款有难度。据调查,1830户农户亩均贷款25.6元,比上年同期多2.9元,但所贷金额较少,调查的种粮户多数反映粮食生产的小额贷款手续多,贷款资金额度小。种粮户大都考虑采取赊购农药、化肥或向个人借贷。而农村信用社给农民的贷款大都采取的由村干部出面担保,其信贷政策宣传、贷款回收也大多具体由村里承担,势必造成村干部不主动宣传和不愿多担保的现象,致使小额信贷仍难以迅速使多数农民受益。

   四是农业科技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涉农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有的地方甚至漠视农技推广工作,农业科技下乡短期行为明显,长效性差。同时,农业推广体系不完善,有些地方农民较难得到产前,产中,产后完善的服务。

   五是部分农民对种粮优扶政策的持续性心存疑虑。国家对农民的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等优扶政策,部分农民认为国家只是权宜之计,是针对近年来粮价下跌,农民收入下降的临时措施,很难像土地政策一定多年不变。

承办:农调队
撰稿:向  勇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