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湖南省3个县进入2003年全国油料产量百强县行列

(统计信息267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5-01-07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最近,从国家农调总队获悉,2003年,湖南省澧县、桃源县和衡阳县三个县进入了全国油料产量100强县行列,三县分别排在百强县的55、60和85位,三个县油菜籽总产占了全省的21.1%。

    油菜籽是湖南省种植业中第三大作物,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和冬季作物。2004年,油菜籽播种面积与产量分别占油料作物的83%和76.6%。我省是全国5个油菜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省份之一,年产油菜籽超过了10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成为我国主要油菜籽生产基地之一,油菜籽生产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我省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已达40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8%,“双低”油菜的比重已超过90%,是全国“双低”油菜比重最高的省份。

    据农业部门介绍,2003年至2004年度,湖南省油菜籽产量不仅上了一个新台阶,其整体品质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质量提高主要表现为杂交优质品种覆盖率提高和含油量增加。

    从品种分布上看,过去那种品种繁杂,品质不均的现象有所改变,全省油菜籽主产区区域化布局水平提高。湖南省根据国家优势产业优势区域布局精神和湖南省区域建设规划,建立以洞庭湖区为中心,湘西和衡邵丘陵区为辐射带,分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区域化布局水平明显提高。为配合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实施,湖南省也制定了《湖南省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将双低油菜列为省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全省已有23个县市区被列入农业部的双低油菜优势区域。按照国家优质农产品发展要求,我省已将农业投资向优势产业带倾斜,在优势区域内每年扶持一部分县建成标准化优质油菜产业开发基地,通过优质品种高产示范、新技术推广、产业化经营,使油菜产业逐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随着湖南省油菜产业的不断发展,油菜品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是菜籽的芥酸、硫苷等含量还比较高。针对这种状况,我省已组织编制了《湖南双低杂交油菜优势区域建设规划》,努力实现油菜品种的杂交化以及芥酸和硫苷含量的降低。 

承办:农经队
执笔:潘  宁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