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平稳增长
(统计信息119期)
根据9745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9年前三季度湖南各市州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一、14个市州农民现金收入全面增长
前三季度,湖南14个市州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同比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有长沙、衡阳、永州、 株洲、邵阳、常德和湘西7个市州;增幅在8%-10%的有湘潭、张家界、益阳、郴州和岳阳5个市州;增幅在8%以下的仅有怀化和娄底两个市州。
二、各大类型经济区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区位优势明显
前三季度,湖南各大类型经济区中,经济发展较快的长株潭地区、一点一线地区和3+5城市群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4.9%、12.5%和11.8%,增势平稳。经济欠发达的湘西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9%和4.5%。经济较发达地区区位优势体现更为明显,增长最快的长株潭地区与增长最慢的贫困地区增速差距由去年的7.5个百分点扩大到10.4个百分点。
三、农民现金收入特点简析
1.本地务工收入有力支撑工资性收入增长
前三季度,湖南农民本地务工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有4个市州同比增长超过15%。株洲、湘潭、岳阳等8个市州本地务工收入增加额占工资性收入增加额的八成以上。随着全省重大建设项目的陆续开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以及因承接产业转移而对本地企业相关优惠配套政策的落实,我省本地吸纳劳动力能力增强。调查数据显示,本季末在省内务工劳动力较去年同期增长14.3%,本地务工收入成为拉动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动力。
2.种植业收入对一产业增收贡献较大
受早稻收购保护价托市和蔬菜价格上涨影响,农民出售稻谷和蔬菜的数量、金额均有增加,其中,出售稻谷数量和金额均增长20%以上的有6个市州,出售蔬菜数量和金额均增长15%以上的有5个市州。种植业增收成为一产业增收的主要途径,前三季度,长沙、湘潭、常德等5个市州种植业收入增速在15%以上,近半数市州一产业增收基本依靠种植业收入拉动。
3.牧业收入下降势头趋缓
生猪价格在三季度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生猪生产效益降低,农民从以生猪为龙头的牧业产品中获得的收入持续下降,但下降形势趋于缓和。前三季度,湘潭、衡阳、郴州等4个市州出售牧业产品收入下降幅度较上半年回升3个百分点以上。
4.非农产业收入快速增加
受国家和各级政府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实施的影响,前三季度,农民人均非农产业现金收入快速增加,14个市州中增幅超过20%的有长沙、常德、张家界和湘西等8个市州。
5.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
种粮补贴、粮食补贴、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农村低保等多项政策性补贴标准的提高,补贴种类的增加及范围的扩大,有效推动了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14个市州中有8个市州增幅在20%以上。同时,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享受的医疗补助大幅度增加,8个市州农民报销的医疗费用增加9成以上。
承办:农经队
执笔:周 璜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