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省农业结构调整显成效
(统计信息161期)
2010年湖南省以“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中心,根据市场导向、效益中心原则,不断加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农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特色农业加快发展。
一、农产品种养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名优品种发展形势看好
今年,全省粮食生产主攻优质稻。各地早稻选用了金优系列、湘早籼系列和株两优系列;中稻则以超级稻品种为主。全省优质早稻面积1531.76万亩,比上年增长4.3%,所占比重达到60.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优质中稻及一季晚稻面积618.07万亩,比上年增长3.1%,所占比重达到58.4%,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生猪品种改良力度加大,名优水产发展形势看好。全省可利用港粤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优势,发展特种养殖,提高附加值。今年全省出栏的生猪中,三元杂交猪所占比重达到65.0%,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去年全省名特优水产品产量达到123.6万吨,占全省水产品总量的65.7%。
二、农产品加工业实力增强,农产品基地建设继续完善
今年全省重点抓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产品多层次增值,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全省全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000多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40多家。年产值过亿元的228家,过10亿元的14家,全省乡镇企业中已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8万余个,约占整个乡镇工业的四分之一,上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336亿元,增长21.2%,已初步形成粮食加工、竹木加工、油脂加工、果蔬加工、肉类加工、茶叶加工和特种养殖加工7大加工业。全省已建立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100多个,其中优质稻生产基地28个,优质棉基地15个,优质油料基地12个,瘦肉型猪基地65个,牛、羊等草食动物基地24个。
三、特色农业持续发展,农产品品牌培育初见成效
郴州北湖区的蔬菜、永兴县、资兴市的水果、桂阳县的烤烟等传统农业项目得到继续发展,确保了农民基本收入有保障。益阳安化县的茶叶和湘西的猕猴桃产业得到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品质优良的产品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金健牌粮油制品、亚华牌杂交种子、正虹牌饲料、唐人神牌肉制品成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农产品。全省有1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获得“中国名牌”有15家,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有165家,获得“湖南省名牌”有170家。
承办:农经队
执笔:邓海波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