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经济运行继续趋稳
(统计信息139期)
前11个月,全省经济运行继续趋于稳定,粮食再获丰收,工业生产基本企稳,内需增长持续加快,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积极因素在逐渐增多。
一、粮食生产获得丰收
由于今年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调动了种粮积极性,加上全省大部分地区雨量充足,生产关键时段温光条件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为7362.1万亩,比上年增长0.6%;单位面积产量达408.4公斤/亩,增长1.7%;粮食总产量达601.3亿斤,增长2.3%。特别是晚稻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全面增加,分别增长2.3%、3.2%和5.6%。
二、工业发展基本企稳
11月份,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增速连续2个月稳定在14.5%以上。1—11月累计增长14.6%,增速与1—10月持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15.0%,比重工业快0.7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11月份,全省39个大类行业中,34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在7个主要大类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1%、22.1%、20.8%、15.5%、11.1%和7.9%。从主要产品来看,11月份,主要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的有292种,占总数的69.1%;增幅超过20%有172种,占总数的40.8%。原煤增长15.4%,水泥增长7.2%,大米增长25.6%,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9.1%,发电量增长3.3%,为今年下半年以来首次正增长。从工业利润来看,1—10月,在全省规模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37个大类行业整体实现盈利,规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923.4亿元,同比增长5.0%,增幅比前三季度提升2.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19.5亿元,增长51.6%,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14.6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6.8%,比前三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
三、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1—11月,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51.6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已连续6个月上升,比1-10月提高0.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1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9.6亿元、5580.1亿元和7021.9亿元,分别增长60.1%、27.6%和26.3%,一、三产业增速分别比1-10月提高7.7个和0.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主导地位。民间投资完成7947.3亿元,增长24.3%,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9%,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4.7%,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5.2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得到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21.3亿元,增长98.4%;以内涵效益型为主的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4976.3亿元,增长34.7%;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1570.6亿元,仅增长15%,低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速12.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稳步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1931亿元,增长14.8%,增速比1-10月提高3.4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更趋活跃
11月份,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4.1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10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上升。1—11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6.9亿元,增长15.2%,增速比1—10月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基本生活品类保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2479.3亿元,增长16.2%,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日用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187.0亿元、195.0亿元和69.8亿元,分别增长21%、18%和20.9%,分别高于平均增速4.8个、1.8个和4.7个百分点。大宗商品稳定作用明显。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分别实现零售额629.1亿元和624.8亿元,分别增长12.4 %和18%。这两类商品的零售额占限额以上法人单位零售额的50.6%,对全省消费品市场的增长起到重要支撑和稳定作用。
五、对外贸易有所回升
1—11月,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184.8亿美元,增长8%,比1—10月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3.8亿美元,增长17.3%,比1—10月提高4.7个百分点;进口81.0亿美元,下降2%,降幅比1—10月收窄4.7个百分点。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2.5%和12.0%,同比分别提高6.5个和3.9个百分点。全省对东盟、非洲和大洋洲出口分别增长41.4%、49.5%和47.7%,对美国出口增长10.1%。
六、内引外联稳定增长
1—11月,全省新批内联引资项目4594个,实际到位资金2264.7亿元,增长16.9%,比1—10月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长株潭地区到位资金737.3亿元,增长16%,占全省到位资金的32.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8.7亿美元,增长18.3%,比1—10月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利用外资2.4亿美元,下降24.2%;第二产业利用外资54.1亿美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利用外资12.1亿美元,增长21.1%。
七、财政收支增长较快
1—11月,全省财政总收入2621.3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比1—10月提高1.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1558.5亿元,增长23.4%,增速比1—10月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956.4亿元,增长18.9%;非税收入602.1亿元,增长31.4%;上划中央“两税”827.4亿元,增长13.3%;上划中央所得税228.7亿元,增长18.8%。财政支出3175.1亿元,增长22.8%,增速比1—10月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涉及民生支出2156.5亿元,增长32.9%,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67.9%。
八、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11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22752.3亿元,同比增长18.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3309亿元,同比多增743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9000.8亿元,比年初新增1005.2亿元。全省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5546.4亿元,同比增长17.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2082.3亿元,同比多增181.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710.9亿元,比年初新增619.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0476.4亿元,比年初新增1311.5亿元;票据融资余额324.9亿元,比年初新增125亿元。
承办:综研室 执笔:伍晨曦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