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常德复商复市显成效 精准施策促消费
今年来,常德市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开局运行异常艰难,后期形势不断趋好”的发展态势,年初受疫情影响,消费市场受到很大冲击,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稳增长的积极措施,居民被抑制的消费逐步释放,消费品市场运行走出低谷,向好势头进一步显现。
一、新冠疫情影响前所未有
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带来了较大冲击,但是对消费市场的冲击最大,1—2月全市旅游业基本停顿,住宿餐饮业也遭受重创,批发零售业营业收入大幅下降,1-2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零住餐四大行业增速均创下了数据发布来历史新低。但在市委市政府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2月上旬开始全市的消费行业开始逐步复工复市,批发零售业到4月份已经恢复正常,住宿餐饮业人气也在不断恢复,截至6月底,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开工率超过97%,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开工率超过95%,分别比2月底大幅提升37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
二、消费市场运行企稳向好
通过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的落实,全市的消费市场运行逐步走出谷底,无论是指标回升幅度,还是市场人气的恢复,都是各行业中最大的。
1、指标回升力度大。1-6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5.1亿元,同比下降6.5%,降幅比1—2月份收窄7.2个百分点,比1-5月收窄1.2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降幅比1-2月份收窄11.8个百分点,比5月份收窄0.9个百分点。从分行业情况看,1-6月批发业同比下降2.5%,降幅比1-3月收窄7.4个百分点,零售业同比下降6.5%,降幅比1-3月收窄11.7个百分点,住宿业同比下降36.6%,降幅比1-3月收窄8.1个百分点,餐饮业同比下降20.4%,降幅比1-3月收窄14.1个百分点。
2、市场主体增长快。1-6月全市新增工商登记注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及个体户共计1945家,同比下降1.3%,但是4-6月新增1380家,环比1-3月增长241%;从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来看,1-6月份全市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共计12家,增长15.3%。
3、相关指标支撑强。从分行业用电量看,6月批发零售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6%,1-6月累计下降9.7%,降幅比1-2月收窄了22.9个百分点;6月住宿餐饮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1%,1-6月累计下降23.4%,降幅比1-2月收窄了30.1个百分点。
4、多数商品正增长。1-6月份,18个限额以上单位商品类值中有15类商品零售比1—5月份好转,其中11类实现正增长。一是基本生活类商品增速加快。1-6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和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1%和6.4%,增速分别比1—5月份加快2.5和1.7个百分点,特别是肉禽蛋类和水产类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29.6%、22.5%。二是中西药品类商品继续高位增长。1-6月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5%,增速比1-5月加快了0.2个百分点,特别是上市公司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今年继续加大促销和开店、收购力度,不仅对中西药品类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全市消费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三是出行类商品降幅明显收窄。1-6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8.8%,降幅比1—5月份收窄2.9个百分点;石油类商品零售额下降11.7%,降幅比1—5月份收窄2.4个百分点。四是居住类商品销售有所好转。1-6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下降16.5%、24.5%和3.3%,降幅分别比1—5月份收窄1.5个、4.8个、5.6个百分点。
5、线上消费来势好。受疫情影响,居家消费需求大幅增长,同时,线下企业为应对疫情冲击,积极开拓线上销售业务,互联网销售逆势增长。1—6月份,全市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2.1%,增速比1—5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2.6%,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通过互联网销售的吃类和用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23.7%和11.2%,增速分别比1—5月份加快2.4和2.1个百分点。
三、消费全面恢复仍受抑制
目前,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处于渐进式修复态势,消费市场仍然受到居民收入下降、疫情警报仍未全面解除、住餐行业恢复缓慢等因素制约,全面恢复仍需时日。
1、居民收入承压对消费持续形成制约。受国内经济增速回落、部分居民就业困难影响,二季度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长4.6%和5.8%,分别较2019年降低2.8个和4.5个百分点。另外一季度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2676人,同比减少17.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为139.71万人,同比减少7.4%,这些都将对消费市场形成明显制约。
2、居民对疫情的担忧仍然存在,住宿、餐饮消费修复仍然较慢。当前,全球新冠肺炎单日新增确诊病例仍然居高不下,疫情防控常态化已成为趋势,居民对疫情的担忧仍然存在,特别是住宿、餐饮业,由于2月份全面停业、3月份客流量大幅下降,失去的2个月很难回补,目前累计增速仍然负增长20%左右,后期即使恢复正常,但要弥补前期留下的缺口依然较难。
3、汽车、石油等大宗商品销售仍呈下降趋势。疫情期间,居民出行减少,对汽车、石油等商品需求大幅下降。同时,受疫情影响,各地汽车经销商春节之后全面停止销售服务,汽车消费停滞,石油及制品类消费锐减,加之成品油大幅降价,严重影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收入。虽然在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刚性需求逐步释放,汽车、石油等大宗商品销售有所回暖,但仍未扭转下降局面,对整个消费品市场下拉作用依然较大。1-6月份,全市限额以上汽车和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4.2%和11.7%,合计下拉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5个百分点。
4、传统实体企业销售转型困难。目前电商消费增长较快,但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等传统消费业态对“互联网+”的适应较慢,受到网络购物的冲击和分流,竞争压力愈发凸显。1-6月份,全市限额以上百货店、超市、专业店、专卖店累计零售额增速分别为-5.8%、-2.3%、-5.6%,比同时期网上实物零售额增速分别低27.9个、24.4个、27.7个百分点。
四、对策及建议
下一阶段,常德将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谋划,继续做好稳市场、促消费工作,推进消费市场平稳发展。
1、持续开展消费促销活动。继续推动“亿元优惠补贴购房季”“福满常德、全城消费”购物节活动等购物促销活动,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群体,精准策划一批节庆会展,努力营造新的消费热点。
2、继续优化消费市场环境。持续加强消费市场监管,整治消费市场秩序,提升消费品质,改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
3、加大消费企业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税费、租金减免或延缓缴纳等各项政策落实。加大对住宿、餐饮、文化旅游、养老、医疗保健等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的服务消费产业扶持力度,引导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健康协调发展。
4、积极推动新兴消费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线上教育、社区治理、信息共享、大健康等疫情防控期间催生壮大的新热点和新模式,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 陶红初]
[审核:徐 林]
[责编:张 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