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郴州非公有制企业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0-10-15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人才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近日,郴州市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非公有制企业人才资源抽样调查方案,以2019年数据为报告期,开展了非公有制企业人才资源状况抽样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中高级人才占比不断提升,为推动人才强市建设,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抽取345户非公有制企业,涉及国民经济18个行业大类。其中,批零住餐业136户,服务业136户,工业44户,建筑业12户,农林牧渔业15户。调查从业人员24447人,其中,女性7446人,占30.5%;少数民族171人,占0.7%;中共党员686人,占2.8%。从年龄构成看,40岁以下从业人员12023人,占49.2%;40岁以上从业人员12424人,占50.8%。

二、非公有制企业人才资源现状

1、从人员构成看,各类人才资源占比接近五成。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共计11960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8.9%。其中,经营管理人员2186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9%,占人才资源总数的18.3%;专业技术人员3738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5.3%,占人才资源总数的31.3%;技能人员9396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8.4%,占人才资源总数的78.6%。

2、从性别结构看,女性人才资源占比近三成。男性和女性人才资源分别为8589人和3371人,所占比重为71.8:28.2。女性人员主要分布在技能人员中,共1575人,占全部女性人才资源的46.7%;经营管理人员605人,占全部女性人才资源的17.9%;专业技术人员1191人,占全部女性人才资源的35.3%。

3、从民族构成看,少数民族人才资源主要为专业技术人员。少数民族人才资源30人,占全部少数民族从业人员的17.5%。少数民族人才资源主要分布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共12人,占全部少数民族人才资源的40.0%;经营管理人员8人,占全部少数民族人才资源的26.7%;专业技术人员10人,占全部少数民族人才资源的33.3%。

4、从学历构成看,大学专科以下人才资源占比超八成。大学专科以下人才资源10077人,占全部人才资源的84.3%。其中,在经营管理人员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下人员736人,占全部经营管理人员的33.7%;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下人员1693人,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45.3%;在技能人员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下人员7648人,占全部技能人员81.4%。

5、从年龄结构看,专业人才资源呈年轻化。40岁以下人才资源7504人,在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中占比达到62.7%。其中,在经营管理人员中,40岁以下人员1278人,占全部经营管理人员的58.5%;在专业技术人员中,40岁以下人员2233人,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61.3%;在技能人员中,40岁以下人员3993人,占全部技能人员的42.5%。

6、从有证情况看,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人员较少。具有国家评定的专业技术职称的1602人,其中,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比较大,共536人,占全部专业技术职称的33.5%;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员3871人,其中,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人员的占比分别为2.9%、1.4%和21.2%和73.2%。

7、从行业分布看,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建筑业人才资源6453人,占全部人才资源的53.9%。其中,经营管理人员174人,占全部人才资源的1.5%;专业技术人员886人,占全部人才资源的7.4%;技能人员5393人,占全部人才资源的45.1%。

三、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大学本科及以上从业人员占比较低。在调查的从业人员中,拥有研究生和大学本科学历的从业人员占比仅为7.4%,其中,研究生学历从业人员占比仅为0.2%,大学本科学历从业人员占比7.2%。大专及以下学历从业人员占比达到92.6%,企业从业人员学历水平较低。

2、从事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819人,仅占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21.9%。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缺乏施展才能的机会,使得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部分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人才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3、非公有制企业吸纳人才的能力较弱。调查结果显示,就企业本身而言,首先企业规模小、产品的生产技术含量低,制约了非公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其次是非公经济的福利待遇相对偏低,致使有技术的人才都不愿意在本地发展,很多优秀人才都流向大城市。在人才工作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引进、轻使用”的现象,造成了许多人才缺乏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条件,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单位在用好用活人才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也造成了人才不能充分使用的局面。

四、几点建议

1、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广纳群贤。在政策、待遇、生活等方面给予区别化的优待,为技术人才的选拔、职称评审等方面做好服务,激发各类人才创业的热情,树立工作实绩选人用人的导向,使更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走上管理岗位,更好地发挥作用,扎根企业建功立业。

2、做大做强非公有制企业。完善扶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开展高峰论坛、洽谈会等,全方位支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吸纳人才资源的能力。

3、精准调整人才供需。积极推动人才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目前,全市人才供应的结构性短缺不同程度存在,第一产业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第二产业高级技能人员占比较少,储备不足;第三产业缺少既拥有专业技术技能又具备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人才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应及时摸清家底,掌握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数量的缺口,研究未来人才需求规模,及早谋划调整人才结构,科学确定未来人才培养和引进的主要方向,积极引导人才向数字经济、金融、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领域流动。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审核:徐  林]
[责编:张  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