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郴州经济延续稳定向好的态势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三牛”精神,认真贯彻“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全市经济总体形势高于同期、好于预期,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态势,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基础。
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统一核算结果显示,上半年全市GDP1298.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4.74亿元,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89.44亿元,同比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693.93亿元,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6.4%。
一、产业发展稳中有进。剔除上年同期疫情造成的低基数影响,生产指标两年平均增速好于一季度,部分指标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一是农业发展加快。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1%,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1%,比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速提高3.4个百分点,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面增长,其中蔬菜及食用菌、茶叶、水果、中草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7%、6.3%、4.5%、10.6%。畜牧业快速恢复,生猪出栏量增长42.8%。二是工业稳定恢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两年平均增长6.1%,比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速提高3.0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贡献突出,增长31.1%,比一季度回升12.3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三是服务业发展稳健。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8.5%;两年平均增长8.7%,比1-2月两年平均增速提高4.9个百分点,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商务服务业、道路运输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主要行业增速均超过26%。乡村旅游持续复苏,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3948.1万人次,同比增长65.3%。
二、国内需求稳中有升。国内需求持续释放,需求指标两年平均增速持续提升。一是投资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8%,增速连续3个月走高;两年平均增长7.4%,比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速提高6.3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3.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4.0%,两年平均增长15.2%。二是消费持续好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9.2亿元,同比增长24.0%;两年平均增长7.9%,比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速提高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基本民生类商品需求较旺,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5.6%,两年平均增长29.2%。分类型看,全市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9.9%、19.6%、27.0%、30.6%。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7.6%。
三、经济结构稳中提质。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为8.8:37.7:53.5,其中第二产业的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服务业是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一是工业转型发展。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6.3%。在工业三大门类中,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1%,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在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锌金属含量、硫铁矿、精制茶、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5%、1.5倍、24.8%、42.3%。二是投资结构改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5.3%,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6.7%,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2.6%。民生工程投资同比增长28.9%,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7%,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0.2%。生态环境投资同比增长32.2%,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3%,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6.3%。三是消费升级加快。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化妆品类、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同比分别增长92.8%、60.4%、2.4倍,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8.4%、53.2%、77.7%。
四、质量效益稳中向好。一是企业效益好转。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1.6%,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53.5%,比1-4月提高8.8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同比分别减少0.18元和0.28元。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9.1%,比1-4月提高24.6个百分点。二是财政金融稳健。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24.7%,两年平均增长6.5%。其中,地方税收55.8亿元,同比增长33.0%;非税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10.9%,非税占比33.6%,比上年同期下降4.1个百分点。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07.1亿元,同比增长7.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25.5亿元,同时增长14.2%。上半年全市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1.3%。三是民生福祉增强。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33977人,为年度目标任务的61.8%;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14%,低于年度控制目标2.36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6%和14.1%;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3%;民生领域支出191.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2%,省市重点民生项目有24项45个指标,其中26个指标超过序时进度(14个指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影响经济稳固复苏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恢复不均衡,存在的短板仍然不少。下一步,全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滚石上山之韧劲持续加力,更好统筹安全与发展两大任务,大力助企纾困,努力补齐短板,着力增强后劲,力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李立]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