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怀化市“四上”单位情况分析
前三季度,怀化市“四上”企业呈单位存量增量双降、单位退出增加的态势,存在行业差距大、县域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
一、基本情况
单位存量增长幅度同比下降。9月末,全市在库“四上”单位2065家,其中破产注销单位45家。存量同比增加119家(剔除代报单位),增长6.3%,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上年同期增长7.2%)下降0.9个百分点。六大行业存量增长幅度呈三升三降趋势,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有资质建筑业、规模工业分别同比增加7.63个、4.57个、0.0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规模服务业均同比下降,分别下降6.5个、2.88个、1.35个百分点。
新增单位数下降趋势明显。今年以来,当月新增数呈高开低走的趋势,新增数自6月后逐月下降。新增累计数自二季度以来下降幅度加大,其中1-9月单位新增数同比减少26家,下降率达30.6%。行业新增不理想,除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同比增加外,其他行业新增数均同比减少,其中有资质建筑业同比减少7家,下降63.6%;规模工业同比减少12家,下降46.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分别下降25.0%、17.9%。。
退出单位数快速增长。1-9月,全市共申报退出“四上”单位89家(含停产歇业类型),同比增加29家,增长48.3%。分行业看,规模工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申报退出单位数占退出总数近三分之二,分别退出32家、26家。13个县市区中除溆浦县、麻阳县、通道县退出数同比减少外,其他10县市区均同比增加,其中鹤城区退出39家(经开区20家),同比增加17家,退出数占比达43.8%。
二、存在的问题
单位总量小且降。9月末,全市单位存量仅占全省4.3%,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规模服务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规模工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有资质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分别占全省3.5%、4.0%、4.1%、4.2%、5.1%、6.8%;六大行业占比较上年同期三升三降,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规模服务业虽分别同比增加0.16个、0.04个、0.02个百分点,但增加的比重相当小;有资质建筑业、规模工业、限额以上批零业分别同比减少0.26个、0.06个、0.05个百分点。
行业新增差距大。1-9月全市新增数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新增32家,占新增总数半壁江山;规模工业新增14家,占新增总数23.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有资质建筑业新增均为个位数;而规模服务业今年一直为零新增,行业之间新增数差距逐步扩大。
县域新增不平衡。1-9,13个县市区新增单位数居前三的县市区为鹤城区(17家,其中经开区5家)、中方县(9家,其中高新区4家)、通道县(7家),其他10县市区均在4家(含4家)以下。新增单位数主要集中在鹤城区、中方县和通道县,其他地区新增进度相对滞后。
三、几点建议
按照“先入库,再有数”的统计制度,“四上”单位入库是经济数据增长的源头。因此,抓好“四上”单位入库工作尤为重要。
一是要充分运用部门共享信息,齐力挖掘潜在“四上”企业。相关部门要灵活运用各部门共享信息,如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信息,建立定期查询机制,做到一月一更新。对接近达标企业要及时跟进,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后劲支撑。经济发展靠产业。我市“四上”单位总量偏小,仅占全省4.3%。要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增长,必须在保持存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增量。需要不断加大对外招商力度,根据各县市区自有的资源禀赋,发挥区域优势,引进高质量企业,扩大我市企业增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劲支撑。
三是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要积极落实市委下发的《关于推进清廉怀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企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同时,建议相关部门联合联动,深入企业调研,特别是“四上”企业,要多方位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为企业纾困解难。对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要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做好相关政策扶持,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邓芳]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