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怀化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2021年,怀化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建设“三城一区”,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民营经济现状
1.经济总量持续扩大。2021年末全市私营企业数量为4.43万家,个体工商户24.28万户,注册资本2492.5亿元;民营“四上”企业2015家,从业人员16.5万人。2021年,怀化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67.01亿元,增长9.3%,快于全市GDP增速0.9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69.7%;民营经济创税86.47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62.3%;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额770.69亿元、增长26.8%,占全市投资比重56.7%,较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怀化市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265.07亿元、增长9.4%;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414.42亿元、增长11.5%、占本产业比重75.6%;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585.52亿元、增长7.5%,占本产业比重58.5%;怀化市民营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9:32.9:46.2。
3.农业生产总体平稳。2021年,全市民营农牧渔业增加值271.94亿元,增长9.3%。全市完成粮食面积312.69万亩、增长1.3%,粮食产量199.20万吨、增长1.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72.0万吨,增长4.3%。生猪产能积极恢复,生猪出栏和存栏分别为396.91万头、288.41万头,分别增长29.1%、12.2%,肉类总产量32.88万吨、增长28.7%,其中猪肉产量28.94万吨、增长30.5%。
4.工业生产持续回升。2021年末,全市规模工业民营企业70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比重89.9%,实现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345.32亿元、增长12.7%,快于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9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645家,比上年增加2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7.9亿元,用工人数6.25万人。
5.服务保障不断加强。一是政策支持有力。在全面落实中央、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清单基础上,出台了《怀化市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对政务服务、项目建设、政策兑现、招商引资、执法监督、工程招投标、政企交往等方面予以明确要求,在全市上下产生较大反响,得到辖区企业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各级各部门制定了惠企政策兑现绿色通道,优化流程简便手续,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政策兑现专窗,实现“一次告知、一次申报、一次兑现”。全市“六稳”和“六保”政策兑现共惠及企业21902家,办理各类业务203629件,新增减税降费53917万元,缓缴住房公积金5775万元,发放贴息贷款11737万元,缓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1964万元。二是提升政务服务。按照“四减”要求,省三批296件“事”、市改造161件“事”材料精简率、环节压减率、时间压缩率分别达到38%、64%、68%,如市场监管局按照合并环节、并行办理、局所联动的机制,将企业办证时间从过来的5天压缩至1天以内,极大地方便企业办事。全市汇聚电子证照目录170种,证照数据171万条,累计签发5.3万余张电子证照。全市13个县市区已与17省62个地区建立“跨省通办”合作,共办理跨省业务1915件。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1.发展瓶颈依然存在。资源禀赋不够突出、配套措施不够完备、人才储备不够丰富,这些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显不足。企业间组织化程度低,联合发展、借力发展的意识还不强,企业物流成本和采购成本偏高。仍处于人才洼地,创新型人力资本短缺,人才流失频发。结构性招工难用工贵、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不足的问题长期困扰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等问题仍然存在。
2.产业层次不高。在制造、建筑、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等传统领域里,民营企业数量占行业企业的比例较高,在金融、技术服务等科技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领域方面,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较低。目前,怀化尚未建成较大规模的物流中转站,缺乏实力强劲并具有带动效应和虹吸效应的主导型产业。
3.政策措施落实还不够细化精准。中央、省展民营经济的一系列文件出台后,全市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配套措施,这些政策对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虽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一些实际客观原因具体执行却显费劲,政策预期与实际成效还存在一些差距。
三、加快推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1.狠抓政策精准落地,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健全完善政策措施。为使政策更加公平、从简、务实、管用,在实施中充分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加强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完善配套措施,细化相关条款,增强政策供给的针对性,让惠企政策更接地气。二是有效发挥政策作用。认真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近期出台的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继续削减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涉企经营性收费,确保涉企收费能减尽减。精简政策兑现环节,确保政策落实落好。三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要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宣传和深入解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切实提高民营企业对惠企政策的知晓率,跟踪分析政策执行情况,定期会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确保利好政策落实到每户企业,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2.聚焦高端专业,加强人才集聚。一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工匠型人才、高层次科研技术人才,落实奖励补贴、住房保障、医疗服务、子女教育等精细服务政策,为全市高层次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评选各种奖励、提供深造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解决生活待遇等方面要与国有企业员工一视同仁,为民营企业人才成长创造平等竞争机会,促使企业对优秀人才的“虹吸”能力和人才对企业“造富”能力相辅相成,同步提升。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畅通从高校、科研院所到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人才流动渠道,让科技人才在民营企业能够留得住、用得好,研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有效的人才市场机制,加强高端人才引进、技术人才培训,满足民企用人需求。三是健全人才供给体系。完善重点企业用工动态监测机制,充分利用劳务中介公司、行业协会等载体,指导企业建立用工联盟,利用不同行业、企业间的旺淡季错峰期,做好劳动力引流。支持民营企业参加各类招才引智活动,为民营企业牵线搭桥,拓宽用人渠道。
3.深化创新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党、团、工会组织,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打造企业文化,培育企业团队精神,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力发展为民企业服务的各类中介组织,鼓励和支持发展技术支持、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管理咨询和市场开拓等社会化公共服务机构。倡导同产业链的民营企业需深入合作,加强信息共享,优化合作流程提高效益,促进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增强风险意识,共同抵御风险;敦促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填补市场空白,增强竞争力;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先进生产工艺设备尤其是进口设备来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生产力,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
[审核:范 夫]
[责编:向福鸿]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