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凝心聚力促发展 应变克难新跨越

—2022年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3-02-14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落细国家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推进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等工作,全市经济运行韧性凸显、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体现了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经济大市的责任担当。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089.69亿元,再上新台阶。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1.1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389.35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2229.24亿元,增长4.2%。

一、从三次产业看,有效供给更加坚实,经济平稳增长基础持续巩固

(一)农业供给保障扎实有力。2022年,全市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力克旱情影响,“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粮食作物总产量308.47万吨,下降2.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28.29万吨,增长3.2%。生猪出栏保持增长,存栏小幅下降。2022年,生猪出栏692.24万头,增长2.5%;存栏463.43万头,下降1.0%。

(二)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市上下全面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强化上下游企业协调联动,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有力确保了工业大盘基本稳定。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制造业引领增长,贡献凸显。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长8.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个百分点;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分别增长6.1%、3.6%。超七成行业实现增长。全市在产的37个行业大类中,共有2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73%。主导产业增势较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计算机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器材制造分别增长30%、26.8%、13.2%、12.2%。

(三)服务业呈现加快恢复态势。全市着力增强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撑作用,持续加快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57.01亿元,增长22.4%,高于全省13.8个百分点。32个大类行业中,28个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87.5%。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1-11月,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8.7%、20.2%、35.4%。

二、从三大需求看,市场活力持续增强,经济内外循环加速畅通

(一)投资稳进提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主战场。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7%,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产业投资增长22.4%,高于全部投资12.7个百分点。从投资领域看,稳进提质特征十分显著。一批稳投资、促发展、惠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民生工程投资增长9.3%。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企业信心明显增强。民间投资增长12.4%。工业改造升级力度持续加大,制造业投资增长37.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3.2%,经济发展后劲增强。

(二)消费持续释放。2022年,全市出台了一系列稳经济、促消费政策,加大促销活动,激发消费潜力,有力促进全市消费品市场回暖。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6%,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实现同步回升。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基本生活类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29.4%、22.9%。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习惯持续转变,“宅经济”快速发展,线上消费增长较快。2022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79.2%。受线上消费持续火热的影响,快递业务量也迎来高速增长。全市快递业务量为12639万件,比上年增长51.1%;快递业务收入10.9亿元,增长24.0%。

(三)对外贸易较快增长。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紧扣“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全力推动衡企“抱团出海”“借船出海”,贸易顺差迅猛增长,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2022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86.38亿元,比上年增长32.9%,高于全省12.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309.94亿元,增长66.1%。贸易顺差达到133.5亿元,比去年增加120.4亿元。发出中欧(中亚)班列43列,货值2亿美元。

三、从三大收入看,质量与效益稳步提升,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财税收入持续优化。全市创新机制,纵深推进财源建设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1.1亿元,剔除减缓税等不可比因素,同口径增长6.3%。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30.6亿元,增长9.4%。税占比68.3%,比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税收占比不断提高,印证了衡阳经济结构的优化。

(二)企业效益稳步提升。随着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千人联千企”行动持续推进,企业效益稳步提升。企业收入快速增长。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064.86亿元,增长7.6%。企业盈利能力提升。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5.96亿元,增长10.1%。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35.92亿元,增长19.7%。企业亏损面逐步缩小。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6.5%,比去年缩小4.2个百分点。

(三)居民收入跑赢经济增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措施,居民收入水平实现较快增长。2022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22元,增长6.6%,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88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14元,增长7.3%。

四、从转型升级看,科技赋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

(一)先进制造业增势强劲。坚持制造业强市不动摇,不断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迈进,集聚发展,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增强。2022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比规模工业增速快5.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的39.9%。“一核两电三色四新”主导产业链聚集规上企业突破千家,实现产值(营收)2070亿元,比上年增长7.6%,为全市经济稳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科技创新持续推进。衡阳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创新主体蓬勃发展。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236个,排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社会对科技事业投入达到新高度。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3.2%,快于全部投资增速43.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0.6%,比上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点。

(三)新兴动能加速成长。加速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创新资源与产业升级的融合转换,稳中育新、以新促优,新兴动能加速成长。2022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3%。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为锂离子电池制造业、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制造业、通信系统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82.3%、181.7%、163.7%。衡阳大力支持新能源发展,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1899.1%,占全部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的比重为4%,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数字经济迅猛发展。2022年,数字经济总量达1400亿元,增长17%,8个项目列入全省“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

五、从要素保障看,生产要素保障有力,经济运行环境稳中向好。

(一)资金供应比较充裕。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26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各项贷款余额3555.26亿元,增长10.3%。其中,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1.1%。

(二)招商引资增长较快。2022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80万美元,增长9.1%;全市内联引资983.7亿元,较去年增加129.8亿元。

(三)用电量持续好转。2022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5.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3.5%,增速居全省第一。用电量的不断攀升说明全市工业企业生产持续向好。

六、从民生状况看,政策兜底保障坚实,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一)就业物价保持稳定。2022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1673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市登记失业率3.2%,低于年度控制线。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12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环比下降0.5%。

(二)惠民支出较快增长。财政收入的连年增长为衡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全市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民生倾斜。2022年,全市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9%。其中,教育、农林水、交通运输等领域财政支出分别增长14%、13.5%和15.4%。

(三)民生福祉不断增进。2022年,全市10项省级重点民生实事和市本级12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圆满完成。其中,全市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69865个,率先在全省完成市域内57家定点医院普通门诊跨省直接结算,完成6612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新增家庭养老床位5000张,完成农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提质改造651.4公里。

2022年,在“三重压力”叠加诸多超预期变化中,衡阳经济爬坡过坎、披荆斩棘,绘出了一条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曲线,交出了一份难能可贵、来之不易的年终答卷。展望2023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依然较多,实体经济遭受的压力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稳增长仍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大力提振信心,持续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稳进增效、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确保2023年“开门红”,确保经济运行行稳致远!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刘  涛]
[审核:范  夫]
[责编:刘昕毅]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