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2021年邵阳市经济全面稳步恢复 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2-02-18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21年,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呈现出稳定恢复、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发展质效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1.5亿元,同比增长8.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18%。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08.9亿元,同比增长9.4%,两年平均增长6.72%;第二产业增加值786.2亿元,同比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5.43%;第三产业增加值1266.5亿元,同比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6.4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61:31.94:51.45,第一产业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升0.9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升0.17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含省级工业集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高出全市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8.8%,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全市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717.3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4.3%,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农业基础地位稳固。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9.1亿元,同比增长9.3%,拉动GDP增长1.7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0.3%。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336.0万吨、增长3.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22.7万吨、增长6.4%,猪肉产量49.6万吨、增长29.9%。生猪出栏683.37万头、增长30.5%,存栏470.39万头、增长11.8%。农产品加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全市125家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共实现增加值45.98亿元,增长15.3%,同比提升1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持续恢复。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2.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5.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2.5%,卫生和社会业增长11.9%。

(三)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财政收入量升质优。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93.5亿元,同比增长14.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5亿元,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7.29%。其中税收收入76.0亿元,增长15.08%,税收占比为64.11%,同比提升1.44个百分点。企业经营效益提升。全年规模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29.36亿元,同比增长20.2%,比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0.3个百分点。615家规模服务业企业中,有546家实现盈利、盈利面为88.8%,实现利润总额20.42亿元、同比增长12.8%。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8元,同比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7.9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74元,同比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6.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0元,同比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9.64%。

(四)实体产业稳健运行。规模工业增长稳健。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96%。行业增长面持续扩大,全市规模工业36个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5%。主要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6.2%,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37.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3.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7.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4%,汽车制造业增长10.1%。结构优化升级态势较好,规模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4.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1%,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6.6%。建筑业稳定增长。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3.3%,比全省高1.4个百分点。规模服务业强势恢复增长。全市规模服务业营业收入162.4亿元,同比增长28.1%,比全省高7.2个百分点。

(五)内部循环比较畅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4%。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9.7%,快于全部投资31.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2.4%,快于全部投资14.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平稳向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4.8%,快于全部投资6.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60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4.0个百分点位。市场销售规模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2.4亿元,同比增长14.4%,与全省持平,两年平均增长5.61%。限额以上法人单位中:分地区来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7.19亿元,增长15.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亿元,增长13.3%;基本生活类消费增势较好,限额以上法人单位中,饮料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分别增长25.1%、23.9%,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限额以上单位中,照相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类、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15.5%、61.6%、28.1%。消费新形式带来消费热潮。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4.5亿元,同比增长75.5%。金融支持实体有力有效。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86.8亿元,比年初增加288.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97.5亿元,比年初增加335.9亿元,存贷比为64.1%,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

(八)外向经济喜忧参半。出口持续低迷,进出口总额240.3亿元,同比下降8.6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234.3亿元,同比下降9.17%;进口额由降转升,增长15.6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1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实际到位内资749亿元,增长3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3317万美元,同比增长643.7%。

(九)发展动能不断增强。12月末,全市累计新增“四上”单位773家。其中,工业344家,批发零售业91家,住宿业15家,餐饮业11家,建筑业42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5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84家,5000万以上投资130家。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高新增加值524.77亿元,同比增长22.9%,高出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3.0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消费支撑不稳。汽车销售后劲不足。供应端由于限电生产、芯片短缺导致的供给不足短期难以解决;需求端由于疫情多点散发、市场日趋饱和、更新换代周期较长、股市震荡下行等原因,需求未能完全释放。石油销售不确定性较大。随着成品油经营准入门槛下放,成品油市场经营主体进一步增加,市场竞争激烈;本地成品油市场需求疲软,主要原因有:生态环保督察,采砂采石采矿厂停工,对柴油的需求量减弱;农村修房受“一户一宅基地”政策限制,修房需求减少;新能源汽车的热销挤压对成品油的需求。

(二)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受境外疫情冲击、国际贸易摩擦和出口退税清理整顿等因素影响,出口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占全市外贸比重最大的皮草行业市场萎缩,全年近200家皮草外贸加工规模工业企业停产,另外箱包、假发等出口企业中也有超过80家已经停产或者濒临停产。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帮扶,助力外贸企业走出困境。行业主管部门要继续发挥好驻企工作站、联络员的帮服功能,帮助企业完善生产要素,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要切实兑现国家、省、市出台的各类政策措施,用实打实的优惠来增强企业发展信心;要出台措施助力外贸企业打开国外市场,研究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通过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二)精心谋划,扩大有效投资规模。加大项目特别是工业新建项目、工业扩建项目、工业技改项目的开发储备和推进力度。以超前的战略思维、扎实的基础工作,做实做深项目前期工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投资方向和省重点投资领域,精心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民生实事等领域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储备库。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汇报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省规划笼子。抓新开工项目推进,协调解决项目开工前的审批、环评、用地、征拆、融资等问题,促进新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抓在建项目推进,加强项目要素保障,一是用地保障,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改造政策,做好用地报批,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二是服务保障,推进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提升审批、环评等环节服务效率,缩短项目落地周期;三是水、电、运、油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四是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降低项目施工单位建设成本。

(三)政策引导,释放消费增长活力。加强对实体零售业的政策帮扶,通过减税降费、畅通融资渠道、互联网支持等方面,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搭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从需求端入手,加速淘汰黄标车和其它应强制报废车辆,采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夯实消费的增长基础;从供给端着眼,引导企业顺应消费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和方式,实时精准化、特色化营销,抓住新的消费需求点,促进消费快速增长;加速推进“邵人用邵品”活动的开展。

(四)加强预警,切实发挥统计监测分析职能作用。各级统计部门和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的统计机构,要切实强化对经济指标运行情况的监测、预警、分析,及时提出工作建议,突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各领域各地区经济指标之间的协同性,推动高质量发展。

[供稿:邵阳市统计局谭玲]
[审核:范  夫]
[责编:张  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