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2022年湘西经济运行情况及2023年展望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3-02-24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22年,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湖南考察讲话要求以及“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紧紧围绕“三区两地”发展定位和“五个湘西”主攻方向,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顶压前行,稳中求进,全州经济呈现稳定复苏、稳中向好、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7.53亿元,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37.43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459.54亿元,增长5.2%。

一、产业发展基础夯实,生产供给基本稳定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确保产业供给持续稳定。一是特色农业提质提量。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90万吨以上,水稻、蔬菜产量分别增长8.6%、2.4%;特色农业势头较好,烟叶、猕猴桃、茶叶等产量分别增长9.7%、19.7%、5.9%;生猪市场供需稳定,猪肉产量增长0.8%。二是工业稳增长扎实推进。聚力打造“工业十条产业链”,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集聚发展。2022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1%,其中酒的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1%、8.5%、12.3%。先进制造逆势而进,着力培育设备制造、电气机械、电子器件等技术型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占制造业比重31.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37.6%。三是服务业发展稳步复苏。及时出台“促服务业发展36条”,成功举办首届湘西旅发大会,服务业迅速回暖。2022年,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7%,21个主体行业中有15个行业营收保持增长,增长面达71.5%。文旅市场快速恢复,实现旅游接待游客人数37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0亿元,分别恢复至上年84.9%和76.8%。

二、发展内需逐步恢复,市场活力有效增强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着力扩投资、活消费、强主体,激发内需动力。一是项目投资稳定增长。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加速年”活动,投资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新开工项目加快建设,新增入库项目405个,增长16.7%。狠抓产业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产业投资增长9.9%,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42.1%。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基建投资增长17.3%,较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二是消费市场有力改善。举办各类等促消费活动,发放政府消费券710万元,积极培育“夜经济”、“不夜城”等新兴消费,加快消费市场复苏回暖。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8亿元,增长2.1%,较上半年疫情间回升1.9个百分点。基本消费需求稳定,大宗商品消费增长较快,各类商超经营收入均实现增长,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21.7%。餐饮行业稳步恢复,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零售额增长4.1%,高于全社会社零增速2个百分点。三是市场主体不断增多。不折不扣落实各级各项惠企政策,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呈现新局面。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88万家、企业6895家,全州市场主体和企业分别达19.2万家、3.6万家。培育新增“四上”企业142家,其中新增规模工业35家,全州“四上”企业总数突破千家大关,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增长“新鲜血液”。

三、产业结构不断调优,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持之以恒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韧性,推进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迈进。一是发展动力转换有新突破。全州第三产业增长5.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5.2%,同比提高25.9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虽有所下降,但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仍达13.5%,高于第一产业贡献率0.9个百分点。建筑行业动力增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以往低贡献提升至7.8%,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成为第二产业重要增长动力。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有新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8:29:56.2,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8个百分点。制造业规模有所扩大,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7%,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文旅产业占比提升,全州2021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占GDP比重为4.8%,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旅游及相关产业占GDP比重为13.6%。发展投入更加有效,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5.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三是发展效益有新提升。财税收入稳定增长。不断加强财源税源建设,财税收入保持稳定。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2%,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9.1%,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金融信贷支撑较强。优化金融信贷服务,全面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全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16.9亿元,增长12.2%,其中经营性贷款增长19.4%。

四、科技创新积极推进,高技术领域增势强劲

以“稳企强企”为目标,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攻关项目,全州创新创业活跃度稳步提升。一是技术创新力度持续加强。坚持创新发展方向,持续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社会研发,全州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0.16个百分点。2022年,全州科技经费投入达3016万元,增长21.2%;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8.7亿元,占GDP比重2.3%,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2年,全州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1.52亿元,增长6.3%,占GDP比重8.7%,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高技术服务等高新领域增加值分别增长26.4%、25.6%、67.3%,为先进制造业发展赋能加力。三是高企培育力度较大。围绕“十大产业链”,加强技术型、创新型企业引进,全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3家,高企数量达261家,增长31.8%。

五、社会民生有力推进,群众生活质感不断攀升

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事做起。一是民生领域投入加大。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231.1亿元,增长6%,占财政支出比重65.3%,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支出分别增长5.7%、7.9%、6.9%、10.2%,民生项目投资增长12.9%。二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加强对返乡回流人员就业服务,加大企业稳岗返还力度,积极引导返乡人员就地就近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32万人,累计转移就业75.3万人。三是民生实事全面落实。省定9件21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部落实完成。新增养老机构护理床位200张,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9个,康复救助残疾儿童1027人,城乡低保、困难人群生活补贴全面提标。

展望2023年,湘西发展机遇大于挑战。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经济增长基础动力不断增强,新兴动能逐步壮大,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积极因素积累增多,全州经济将总体呈现前稳后高发展趋势。同时,也要关注到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自身发展基础短板较多,2023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快落实稳经济各项举措,积极释放政策效能,推动全州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供稿:湘西自治州统计局 潘远涛]
[审核:范  夫]
[责编:刘昕毅]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