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上半年岳阳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显现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0-08-04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岳阳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面提速,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全市经济由负转正,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升,新动能新经济彰显活力,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显现。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0.62亿元,同比增长1.1%,较一季度回升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6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708.05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905.52亿元,增长1.2%。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产业发展不断向好。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增速较一季度和上月分别提升4.1、0.9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6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较上月加快3.2个百分点。重点行业支撑有力。36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24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6.7%,较一季度提升23.5个百分点。十大支柱行业有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建材、机械、造纸三大行业增势较好,分别增长11%、7.8%、7.5%,合计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2.7个百分点,是支撑全市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部分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全市在统的110种工业产品中,有58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达52.7%,其中锂离子电池、铜材、盐酸等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54.9%、54%、57.3%。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非公工业、地方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3.0%,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同比分别提高3.1、3.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下降1.1%,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服务业逐步回升。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较一季度回升4.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表现突出,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1.2%,带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4%,占GDP比重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金融市场稳定增长。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8%,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8%、26.3%,比3月末提高4个、4.5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暖。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4.4%、9.6%,较一季度分别收窄35.9、33.7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上半年,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一季度回升4.8个百分点,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农业种植结构持续优化,蔬菜、油菜籽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蔬菜播种面积55.43万亩,增长3.8%,蔬菜产量118.41万吨,增长4.2%。油菜播种面积177.73万亩,增长6.7%。茶叶、油茶等其他经济作物长势良好。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存栏225.8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2.28万头。生猪出栏165.58万头。水产品生产回落,全市水产品产量22.44万吨,同比下降8.8%。

(二)三大需求稳步回升。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较一季度和上月提升13.1、3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保持增长。6月增长27.9%,比5月加快16.7个百分点。重点领域投资增长有力。工业投资增长23.8%,比一季度加快14.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5.2%、13.4%,远高于全部投资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8%,比一季度回升14.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2%,高于全市投资增速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支撑力强。上半年,全市共有5000万以上项目655个,比上年增加232个,完成总投资同比增长50.1%,其中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增长45.2%。消费市场持续改善。随着一些促消费政策的陆续出台,消费市场明显回暖。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0.87亿元,同比下降6.5%,较一季度和上月收窄5.2个百分点。6月下降1.3%,比5月收窄5.9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同步回升。城镇和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下降6.7%和5.2%,较一季度回升5.2和5.3个百分点。餐饮消费逐步复苏。全市实现餐饮收入84.87亿元,同比下降18.7%,较一季度和1-5月分别收窄12.9、4.4个百分点。商品消费持续回暖。在统的27个限上商品零售类值中有18类商品零售实现增长,较一季度增加15类,增长面达66.7%。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保持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食食品类、日用品类分别增长2.5%、4.4%。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文化办公用品类、化妆品类、中西药品类商品销量较好,零售额分别增长9.4%、7.8%、7.6%。外经外贸逆势上扬。上半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194.67亿元,同比增长4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6.81亿元,同比增长21.0%;进口107.86亿元,同比增长71.3%。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全市实施内联引资项目483个,引进到位资金430.3亿元,同比增长17.6%,较一季度加快7.7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3.5亿美元,同比增长28.8%,较一季度加快36.9个百分点,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31万美元。经营主体持续攀升。上半年,全市共有257家外贸企业产生业绩,同比净增32家。共有76家企业实现“破零倍增”,其中37家企业实现业绩“破零”,39家企业实现业绩“倍增”。

(三)新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新主体持续壮大。上半年,全市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2.24万户,同比增长9.1%,其中新登记注册个体户1.62万户,同比增长8.7%。新产业加快培育。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09.22亿元,增长2.2%,高于规模工业增速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4%、3.8%,增速明显快于规模工业增速。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代表新兴服务业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2%、11.3%、14.2%。新业态持续活跃。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6.6%,较上年同期加快12.4个百分点,带动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6.6%和15.2%。

(四)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9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9.6%。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1%,低于4.5%以内的年度目标任务。消费价格稳中有落。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3.2%,涨幅比一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全市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同比呈现“四涨四跌”的态势,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7.2%,影响CPI上涨3.5个百分点,是推动CPI走高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0元,同比增长3.7%,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5元,同比增长5.7%,增速分别较一季度加快2.7和3.5个百分点。重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截止6月底,全市22件34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有18件完成过半任务,其中自然村通水泥公路601.33公里,巩固和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5.01万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0.81万人次,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2%、65.6%、77.6%,农村低保和救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均高于年度目标任务。民生支出有效保障。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0%以上,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分别增长9.3%、15.5%、86.4%,全市累计投入疫情防控专项资金11.4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目前,国外疫情仍然严重,世界经济下降风险加剧,各类风险挑战交织,经济运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从GDP看,全市37项GDP支撑指标中,有17项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工资总额增速均排在全省靠后位次。占GDP权重最高(32%)的制造业增加值仅增长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拉低GDP增速0.5个百分点,是影响GDP增速不高的主要原因。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回落,社零、财政等部分指标目前尚未转正,各项指标与全年目标差距较大,随着下半年基数的加大,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较为艰难。

(二)工业经济承压爬坡。从企业类型看,大中型企业支撑作用不足。上半年,全市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7%,低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9个百分点,今年来连续5个月下降,影响全市工业增加值2.6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部分行业持续低迷,石化行业受成品油价格下降、企业产能利用不足等影响,原油加工量、火力发电量分别同比下降9.1%、3.9%,导致石化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9%,下拉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0.4个百分点。纺织行业受外贸出口困难、新订单不足、棉纱产品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其增加值同比下降10.8%,其中6月当月下降10.9%。从产值看,全市1444家规模工业企业中有443家企业产值呈同比下降趋势,占比达30.7%,其中全市8家重点监测的大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7.1%,影响全市工业总产值2.7个百分点。从停产情况看,6月全市有74家企业未复工或停产报零,其中有29家破产退库,经测算,停产企业影响全市规模工业增速4.3个百分点。

(三)稳投资压力较大。一是第三产业投资占比下降。受疫情和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投资为零增长,较上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投资下降幅度仍较大,分别下降49.8%、58.9%和48.9%。二是部分重点领域投资明显回落。生态环境投资、民生工程投资分别下降7.7%、6.2%,低于全部投资增速11.9、10.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低于全部投资增速2.2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分别下降11.5%、30.3%。三是中小项目投资不足。今年来,由于5000以下项目入库的标准和难度明显提升,致使5000以下项目个数和投资总量明显锐减。上半年,全市5000万以下项目共入库391个,比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094个。5000万以下施工项目1111个,同比下降51.2%,完成投资额219.15亿元,同比下降42.9%,远低于全部投资和重大项目投资增速。

(四)服务业市场恢复不够。消费市场虽有所回暖,但回升势头低于预期。从行业看,上半年,全市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除批发业实现了0.4%的小幅增长外,其他三大行业恢复缓慢、尚未转正,其中,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7.4%,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降幅仍在两位数,分别同比下降35.4%、18.9%。从销售情况看,全市871家限额以上企业中,有315家企业销售额出现下滑,受原油价格下跌和出行减少影响,出行类商品消费持续低迷,限上单位中占比较重的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分别下降3.6%和1.7%。从旅游业看,受疫情反弹风险因素影响,游客大量减少,旅游市场恢复较慢。上半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和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下降43.6%、45%,仅恢复去年同期水平的六成,并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恢复。

(五)质量效益有所滑坡。一是财政收支不平衡。上半年,受疫情、新增减税降费政策和“两厂”检修等因素影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分别下降7.4%、9.1%,地方收入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1.2%,占地方收入比重63.4%,较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同时,全面落实“六保六稳”、支持“三大攻坚”任务,各领域资金需求大,财政收支“剪刀差”问题凸显。二是企业盈利能力减弱。规模工业利润持续下降,1-5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33.6%;营业利润下降34.8%,企业亏损面同比扩大33.8%,亏损总额达19.7亿元,同比增加17.4亿元。规上服务业中,管道运输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营业收入分别下降22%、20.8%、14.8%。三是增长动力不足。上半年,全市新增“四上”单位申报仅42家,仅完成年度目前任务的9.1%,文化产业申报尚未破零,除房地产业外,其他行业均未达到时序要求,增长动力不足问题尤为突出。

三、工作建议

下半年,要坚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聚焦目标抓调度。聚焦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指标、政府工作目标,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和调度,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紧紧围绕重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进一步压实责任,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涉及到GDP支撑指标的各行业责任部门,要加大研究力度,加强指标调度,特别是针对劳动工资总额等增速较低、排位靠后的指标要深入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对策切实扭转被动落后局面。同时,要加强“四上”企业培育和申报入统工作,发改、经信、住建、商务和文广新旅等行业部门要认真梳理好本行业企业情况,建立档案库,对有一定规模、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加以扶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一旦符合“四上”规模标准的单位及时申报纳统,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紧抓项目扩投资。把稳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重大任务,抢抓政策机遇窗口期,紧盯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重点要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协调服务工作,千方百计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各项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针对基层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要精准把握国家“六稳”“六保”政策和新型基建投资导向,着力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新基建领域建设。针对民生工程下滑的问题,要加快推进更多利长远、惠民生的民生工程项目,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同时,加强投资项目入库工作,加大挖掘力度,协同各相关部门切实做好项目资料收集、整理及入库申报,尤其是做好50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工作,务必做到应统尽统,推动全社会投资快速提升。

 (三)深挖潜力促消费。积极落实汽车补贴、消费补贴券等相关消费刺激政策,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对于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业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在金融贷款、税收减免、房租减免等方面出台各项帮扶措施,通过开展湘北车展、“惠游岳阳”“IDOL抖起来”等促消费活动,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不断拓宽消费方式和渠道,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加快发展在线餐饮、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数字文化娱乐、智能家居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电商经济,鼓励传统商贸企业开辟线上销售渠道,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特别是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繁荣活跃农村消费市场。同时,加快旅游市场恢复,推进洞庭国际文旅综合开发、岳州古城等文旅项目的建设,改造提质传统文旅产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推动景区转型升级,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四)帮扶企业提效能。加强对企业的帮扶力度,针对企业利润持续下滑、订量单不足等困难,要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尽量帮助企业解决在原材料供应、市场销售、流动资金、用工、经营成本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龙头企业实施动态跟踪,要实行一对一帮扶企业机制,主动上门,加强指导,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状况,解决企业反映的实际困难;对于中小微企业,要加强政策引导,切实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惠企助企政策精准有效落地,特别要重点关注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文化娱乐业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提振发展信心,渡过难关。同时,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技术改造等领域的投入力度,继续推进企业扩能倍增计划,不断提升企业整体价值和水平。

[供稿:岳阳市统计局苏蔚]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