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岳阳经济呈加快恢复、稳定向好态势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岳阳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前三季度,全市生产需求不断改善,运行质量持续趋好,社会民生有效保障,积极因素逐步增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经济运行稳定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91.25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经济恢复的动力足、韧性强。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1.7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129.74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1399.73 亿元,增长2.3%。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产业循环保持畅通。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粮食生产稳中有增,粮食种植面积超额完成全年计划;蔬菜产量213.23万吨,同比增长3.7%;茶叶产量1.68万吨,同比增长3.6%;水果产量47.68万吨,同比下降0.3%;畜牧业加快发展,生猪产能持续提升,生猪出栏259.4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猪出栏24.47万头。工业生产持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自4月份转正以来连续6个月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6%,较上半年加快1.7个百分点。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9个行业增加值正增长,增长面为80.6%;增速超过10%的行业有15个。十大主导行业增加值造纸行业、机械行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0.7%、11.2%、16.5%。非公有制工业、地方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5%、5.2%,较上半年加快3和2.2个百分点。服务业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较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邮政业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7%、16.3%和29.2%。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9.07亿元,同比增长9.5%,较上半年加快3.3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112.1%、15.4%和16.2%。
(二)内外需求持续增长。投资增速稳步提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5月份转正以来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同比增长8.5%,较上半年加快4.3个百分点。短板和重点领域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涉农项目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同比增长68.8%、9.2%和12.1%,分别快于上半年30.2、7.2和1.3个百分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9月末,在库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927个,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72.9%,较上年同期加快50.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8.9%,同比提升25.7个百分点,华为新金宝高端制造基地、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等项目有力支撑了全市投资较快增长。消费市场持续回暖。通过开展湘北车展、“岳阳小龙虾百家餐饮送送送”、“洞庭好风光”抖音直播、“惠游岳阳”旅游消费季等活动全力促进消费回补。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5.70亿元,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9个百分点。全市在统的27类商品零售类值中,有20类保持正增长。基本生活类消费稳步增长,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6.3%、14.6%、10.0%。升级类消费持续改善。9月,汽车类、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等升级类消费分别增长15.2%、22.8%和40.7%,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52.1%。外经外贸逆势上扬。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312.4亿元,同比增长22%。全市内联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20.55亿元,同比增长17%;实际使用外资5.3亿美元,同比增长55.3%,连续4个月保持全省第一。
(三)运行质量不断趋好。财税质量明显改善。前三季度,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8.09亿元,同比下降5.4%,实现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99.98亿元,同比下降6.7%,较上半年收窄2.4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收入的比重达65.1%。金融存贷稳定增长。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054.86亿元,增长8.5%,较上半年加快2.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359.91亿元,增长21.6%,其中制造业新增贷款23.1亿元,占新增贷款的比重为6.3%。企业利润明显改善。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1.4%、12.2%,降幅比1-5月收窄2.7、21.4个百分点。先行指标不断改善。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1%,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工业增值税同比下降16.1%,较上半年收窄11.5个百分点。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在临界点之上。
(四)高质量发展稳健前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占比调整为9.4:40.5:50.1,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1%,占据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占GDP比重达31.8%,拉动全市GDP增长1.1个百分点。“四上”企业稳步增加。全市新增“四上”企业219家,同比多增17家,其中新增工业企业93家,同比多增30家,其中9月当月全市新增企业88家,其中工业新增42家,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民间投资占比提升。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61.4%)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 9.9个百分点。新产业新动能持续增长。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达到27.6%和9.5%,同比分别提高了1.1个和0.4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11%,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速4.2和7.4个百分点。网络生鲜、网络零售、直播带货等在线新零售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7.78亿元,同比增长15.2%,带动全市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5%、20.3%。
(五)三大攻坚战稳步推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市1.54万未脱贫人口已具备脱贫基本条件,38.6万已脱贫人口脱贫成效持续巩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坚决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3.8%,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空气综合指数为3.47,同比改善了17.8%;主要污染物PM10、PM2.5和O3浓度同比分别下降了19.5%、23.8%和18.8%。全市31个考核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6.4%,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金融风险总体可控。持续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大力化解企业不良贷款。全市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4566万元。不良率比年初下降0.31个百分点。
(六)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加快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显著改善。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41万个,义务教育就学保障率和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均达到100%。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489.3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5.7%。农村低保和救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均高于年度目标任务。全市养老服务床位总数达到40175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超过40张,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85%。稳岗就业成效明显。9月末,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43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2%。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76%,控制在4%的可控范围以内。居民收入增长提速。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639元和13985元,分别同比增长4.4%、7.5%,较上半年加快0.7和1.8个百分点。物价涨幅较快回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2.7%,较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保持回落态势。重点民生实事稳步推进。截至10月底,全市22件35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有14项已经提前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自然村通水泥(沥青)公路610.10公里;巩固和新增农村自来水人口10.36万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11万人次,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8.8%、135.8%和150.8%,其他项目均按时序进度稳步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增长掣肘因素较多。大中型企业支撑作用不足。前三季度,全市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1%,低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7个百分点。全市8家重点监测的大型企业总产值同比减少10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6%,9月当月同比下降23.3%,其中巴陵石化、长岭炼化、巴陵分公司总产值分别同比下降22.4%、20.9%、21.8%,合计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个百分点。部分行业运行困难。纺织行业受订单不足、外贸出口困难、内销市场增速放缓等原因,今年来持续负增长,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8%,受疫情防控影响,生物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8%,降幅较上半年扩大7.9个百分点。从停产情况看,9月全市有88家企业未复工或停产报零,其中有53家注销退库,经测算,停产企业影响全市规模工业增速4.2个百分点。
(二)扩投资压力犹存。项目个数明显减少。1-9月,全市在库投资项目2322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443个,其中,5000万以下项目比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857个,完成投资额同比下降51.3%,远远低于全部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增速。部分重点领域投资下滑明显。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整体偏弱,企业扩投资意愿下降。1-9月,产业投资增长12.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1%,制造业投资增长9.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8%,分别低于上年同期11.4、17.1和35.3个百分点。民生工程投资、生态环境投资分别下降20.5%、8.8%,较上年同期回落49.5、42.5个百分点。民生领域投资不足。住宿餐饮业、教育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民生领域投资分别下降11.4%、19.6%和44.3%。
(三)消费市场动力不足。今年来,全市举办一系列促消费活动虽然有力弥补了一部分消费回补,但受消费心理、家庭收入等各方面因素制约仍远未达到疫情前的需求水平,全市社会消费意愿和消费动力仍显不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尚未转正。全市891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中,有258家企业销售额呈下降态势,占全市比重为28.9%。停产企业有47家。全市的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运营恢复不够强劲。批零住餐四上行业中,除批发业保持小幅增长外,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三大行业增速均为负增长,分别下降2.5%、26.1%、10.1%。全市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下降64.4%、60.4%。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7.6%和29.5%。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加强对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短板指标的监测预警,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分析”,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找准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综合施策、重点发力,力争补齐短板、弥补差距,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全力推进产业链建设。加强全市7大千亿产业及“12+1”条产业链政策研究和项目协调服务,尽快招商引进一批项目,加快在建项目进度,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三)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动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促进各项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对年度集中新开工项目要尽快入统,确保项目建设成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成果。
(四)抓好“四上”企业申报工作。11月是“小升规”集中申报的黄金期,各部门要联动配合,积极挖掘潜力企业,建立准“四上”企业库,对达标企业督促尽快入库。进一步强化“四上”申报入库奖励措施,提高企业申报积极性,确保如期完成申报目标。
[供稿:岳阳市统计局苏蔚]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