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永州规模以上服务业稳步向好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市上下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抓好稳经济各项政策举措落实,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总体呈现稳步向好态势,但部分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回稳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
一、基本情况
1-11月,永州市规上服务业实现稳定发展,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7.34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总额10.68亿元,同比增长9.9%;税金总额2.27亿元,同比下降11.7%;应付职工薪酬20.19亿元,同比增长11.4%;期末用工人数3.67万人,同比增长-0.2%。
二、运行特点
1.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增速恢复向好。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7.34亿元,同比增长15.4%。一方面,部分行业高速增长,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90.0%,体育同比增长140.9%,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同比增长139.4%,居民服务业同比增长77.7%。另一方面,行业增长面明显提升,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涉及的27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88.9%。
2.重点行业增速较快,新兴行业拉动明显。1-11月,全市重点行业单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0%,增速保持较快增长。新兴行业例如互联网软件服务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由于新增企业的活跃,增速较高,对重点行业拉动明显。其中,互联网软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147.2 %,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对全市重点行业的贡献率为22.3%,拉动其营业收入增长9.6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52.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5个百分点,对全市重点行业的贡献率为6.3%,拉动其营业收入增长2.7个百分点。
3. 生活性服务业活跃,增速持续增加。今年以来,永州市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决策部署,聚焦“强产业、强基础、强人才、强文化、强环境”五件大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环境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民生实事改善、干部作风建设全面提升。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居民和其他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64.4%,增幅比1-10月提高5.3个百分点。1-11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增长35.1 %,比1-10月加快14.9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
1. 企业盈利水平仍需要恢复。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疫情反复不断,服务业经济不断受到冲击,因部分行业恢复周期长、难度大,企业运行总体仍显活力不足,亏损企业仍然较多。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68亿元,同比增长9.9 %,涉及的27个行业大类中,有4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个行业仍然在亏损状态。从企业情况来看,278家企业中,49家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企业亏损面达17.6%。亏损企业较为集中的行业主要有:道路运输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卫生和教育业。
2.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齐全。从地区分布看,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和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1-11月,中心城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个数占比为23.6%,营业收入总量占比为64.5%。从行业分布看,截止到11月末,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的32个行业大类中,全市只涉及27个行业,比全省少了5个,仍存在行业缺失。另外,部分行业企业数量极少,不具有行业发展代表性,例如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研究和试验发展、水利管理业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上述行业中均只有一家到两家企业为规模以上企业。
3.用工人数持续下降。今年以来,由于全国各地疫情的原因,企业经营困难,营业利润下降,不得不通过减少用工人数来维持经营,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的“招工难,用工难”问题也导致了企业用工人数的持续下降。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期末用工人数为3.67万人,同比下降0.2 %。分行业来看,27个行业大类中,12个行业期末用工人数低于去年同期,其增速呈下降趋势,表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用工人数持续下降。
四、对策建议
1. 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加强企业入规入统。积极明确服务业“四上”企业培育工作,以制定的年度工作任务及目标为基准,建立企业规范升级后备库,引导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做好年度与月度的企业升规入统工作。加大企业入库宣传力度,组织企业统计人员进行相关统计业务培训,使统计人员更加知晓入库条件、入库材料、报表填报等内容,同时及时与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协作,积极申报企业入统。
2. 搭建人才对接平台,积极解决企业用人问题。针对企业反应招工难、员工流动性大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定期开展人力资源和企业用工调查工作,动态掌握人力资源供求状况,搭建人才对接平台,实现企业用工信息和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针对不同用工需求开展专场招聘活动,为企业与求职者交流提供便利,从而实现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需求有效对接。
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服务业具有人流聚集的特点,是疫情冲击最直接的领域,统计数据显示,规模以上服务业中,道路运输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文化娱乐业等行业受疫情影响最为明显。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聚焦下降幅度及亏损较大企业,帮助企业尽快兑现减税降费及相关扶持政策,特别关注人工、房租、社保等成本短时间难承担,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制定奖补政策,在信贷支持、定向资金补贴、税费退还、社保延缓、文旅项目建设、资金整合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供稿:永州市统计局 李向男]
[审核:范 夫]
[责编:刘昕毅]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