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一季度张家界市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五增三稳三缓”运行特点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9-04-28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张家界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和“11567”总体思路,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和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保持定力,迎难而上,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98亿元,同比增长7.3%。分产业看,一产业增加值8.61亿元,增长3.3%;二产业增加值16.58亿元,增长7.5%;三产业增加值112.79亿元,增长7.6%。综合分析,一季度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开局、稳中有进、稳中有变,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在增多,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一、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总体来看,一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五增三稳三缓”的运行特点。
  “五增”:一是旅游产业主要指标增长较快,境外游客大幅攀升。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1347.01万人次,同比增长35.2%;实现旅游总收入183.38亿元,同比增长28.3%。积极拓展欧美、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成效显著,国际张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一季度共接待境外游客18.09万人次,同比增长251.17%。全市航空起落3818架次,同比增长30.5%;旅客吞吐量38.06万人,同比增长42.8%。二是农业呈现较好增长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季度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9.23亿元,同比增长3.4%。年初出台的优势农产品发展“3+2+N”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助力全市农业提质升级。一是蔬菜稳定增长。蔬菜总产量达到21.27万吨,增长1.1%;水果总产量417吨,增长1.7%。蔬菜总产值5.18亿元,增长2.8%。水果主要以草莓和特色丑柑等为主。二是畜牧业稳定发展。牛、羊和家禽出栏头数分别增长0.41%、0.07%、0.88%。生猪出栏数同比下降0.72%。三是林业继续巩固。林业总产值达到1.17亿元,增幅4.0%。三是规模工业开局良好,园区集聚度增强。全市积极抓好春节之后的工业企业复工率和生产调度,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较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提升4个和1个百分点,达到近几年来工业开局的新高度。从关联指标来看,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1.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1-3月,全市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107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51.9%;园区增加值增长9.0%,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的53.7%,比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全市园区产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四是信贷投放保持快速增长,金融保障有力。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13.9亿元,同比增长6.8%,各项贷款余额725.8亿元,同比增长20.2%,存贷款余额增速分列全省第4位和第2位,信贷投放相对有力,为全市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了更多动能。五是房地产保持较高速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全市城镇化加速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等房市利好政策持续,国际张新魅力引领下的房地产热度持续向好、建销两旺。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6.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4.2个百分点,仍然延续了较快增长态势。商品房销售面积13.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2%。
  “三稳”:一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增速快于城镇。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4元,同比增长9.8%。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709元和2629元,分别增长8.0%和10.4%。二是财政税收稳健运行,民本民生继续改善。一季度,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8.1 %,实现税收收入6.3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到59.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3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支出五大项民生支出分别增长18.1%、7.8%、24.3%、7.5%和64%,人民群众进一步分享到了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三是就业形势稳定,失业率控制在预期范围。一季度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84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19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5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以内。
  “三缓”:一是投资增速大幅放缓,房地产支撑作用凸显。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一是从内部结构来看,项目投资回落较大。一方面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政府性投资项目“调停缓撤”等政策的后续影响显现,一季度项目投资只占投资总量的68.1%,同比下降2.9%,拉低投资总量下降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0.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40.8%。另一方面,一季度我市房地产投资增长26.3%,延续了较高速增长态势,拉动投资总量增长7个百分点,成为支撑一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正增长的主要支柱。二是从项目规模来看,全市5000万以上大项目形成实物量的投资增速减缓。一季度全市5000万上的大项目共110个,完成投资占项目投资的74.1%,同比下降13.1%;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有85个,完成投资占项目投资的25.9%,同比增长46.5%。二是消费市场逐步放缓,旅游带动前景可期。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73亿元,同比增长9.4%,比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从内部结构的四个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增长8.7%、9.4%、9.6%和10.1%。分区县来看,永定区增长9.4%、武陵源区增长9.1%、慈利县增长9.3%、桑植县增长9.5%。随着第二季度旅游旺季的到来,以及今年张家界千古情、大庸古城、吃遍中国等一批项目陆续竣工运营,将为全市消费增添新的动力。三是公路交通趋缓,游客出行方式发生变化。一季度全市公路旅客周转量下降3.9%,公路货物周转量下降6.3%。全市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公路数据的下降,对应的是公路自驾游、航空等出行方式占比的持续提升。加之我市部分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没有计入周转量统计,现代物流发展水平不高,公路周转量低位运行。
  二、值得关注的有关问题
  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开局平稳、稳中有进,但须看到稳中有变,稳中有忧,实现二季度和全年高质量发展稳增长、防风险的难度不可忽视。
  (一)投资结构亟待优化。一是上年全市政府性投资“停缓调撤”128个项目,全年投产项目个数同比下降30.9%。一季度全市仍缺少重大政府性项目投资拉动,尤其是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同比下降13.1%,也就形成了一季度我市投资依赖房地产主唱的现象。因为房地产经济具有特殊性和周期性,中央“只住不炒”的房地产政策导向及长效调控机制下,投资应逐步降低对房地产的高依赖程度,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推进“两供两治”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民生投资以及其它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才有利于全市投资稳健增长。二是部分房地产企业未入库的问题也要重视解决。据调研,目前全市有12个房地产项目已经形成了投资实物工程量,因手续不全而没有入库统计。在项目投资增长疲乏的情况下,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开始回落,一旦房地产投资支撑有所波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二)工业“高开稳走”压力大。一是工业用电量存在隐忧。1-3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5.1%,比1-2月回落10个百分点,3月工业用电量下降18.3%,当月全省排11位。若二季度没有新增工业企业对用电量的强力拉动,工业用电量累计优势将逐步消失。二是大部发电企业因大鲵保护区环境整治要求发电功能逐步退出,还将对全市发电和用电,工业产值和增加值、税收等带来一系列冲击。三是优质新增入库工业企业数量少,载体支撑不够。2018年全市工业企业退规24家,新增入规17家,目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仅206家,企业总数不增反降。一季度,全市去年新开新投产的9家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只占全市规模工业的4.3%,比上年同期占比下降9.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4.8个百分点,拉动力下降4.4个百分点,新开新投工业企业的拉动力不强。
  (三)农业产业中牲猪养殖不容忽视。全市急需提高牲猪补栏率。全市农业增加值核算中,牲猪养殖占的权重达40%左右,仅次于粮食生产。受去年非洲猪瘟的影响,多地养殖场受到冲击,导致仔猪价格高,加上农村劳动力不足、养殖成本上涨等因素,我市一季度牲猪空栏现象普遍存在。农业稳定,关乎全局,需引起重视。
  (四)规上其它营利性服务业压力仍存。一季度,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平台增速仅9.48%,与面上人气兴旺的旅游业形势不相匹配。其中43家规上旅行社营收增速16.31%;17家文化演艺类企业营收增速-7.9%。分析其原因,一是行业结构单一。目前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65家,其中旅行社和文化演艺企业数就占92.3%,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单位数很少。二是部分在库服务业企业近几年持续高速增长之后,增速放缓,缺乏成长性好的新企业及时入库,未能及时补充动力;三是按国家政策要求,我市将进一步推进景区景点门票降价优惠措施,一定阶段对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也将带来下行压力。
  三、实现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咬紧目标奋力攻坚。一是积极融入和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继续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扎实推进既定的招商引资项目攻坚年活动;二是用足用活国家降费减税政策,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进一步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三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倒逼全市绿色发展产业转型提质升级;四是深入推进扫黑除恶、铁腕治旅,进一步优化全市政商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旅游生活、投资创业的社会环境。 
  (二)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政府性投资因宏观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大力启动民间投资、社会投资就显得十分重要。建议二季度加快落实4月份“粤港澳大湾区”招商成果,继续对接国际国内及行业500强企业,积极引进具有作用半径大、辐射能力强、带动就业广的成长性项目。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形成实物投资量。全力提升项目落地率和开工率,重点推动已签约的新“三园一区”批次重大产业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加快推进续建和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为确保投资稳定增长打下基础。三是要把推动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作为我市稳增长的长远之策和重要依托,引导全市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大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生物医药、旅游商品等新兴产业。要有效支持全市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升级,积极支持市区县众创空间集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扎实推进企业入规。目前全市规上企业有538家,总体偏少。一是工业、建筑业、批零住餐、服务业这4个行业的主管部门和各区县充分结合职能和区域特点,本着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积极将有成长、有效益、合要求的企业申报入库,以壮大“四上”企业的规模。二是关注非营利性服务业中的技术服务、水利环境、教育、卫生等行业,要从中培育重点企业,推动全市服务业的持续发展。
  (四)夯实部门统计基础。部门统计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和源泉,只有加强部门统计工作力量,在坚持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做到部门统计数据正确归类、应统尽统、形成合力,才能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也才能全面真实反映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状况。建议今年全市各经济部门和区县还要对标《湖南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突出综合质量效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6大方面34项主要指标精准发力、协同作战,抓好各自分管行业和企业的工作推进和指标调度,共同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供稿:张家界市统计局   刘   君]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