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长沙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简析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2-03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16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长沙狠抓服务业发展,总体趋势稳中向好,规模以上服务业各项主要指标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总体状况

  1、主要指标稳中向好。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23.8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实现营业利润104.39亿元,增长20.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6个百分点;应付职工薪酬164.27亿元,增长11.6%;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2.25万人,增长5.9%。

  2、主要行业发展稳健。截至11月底,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包含的十大行业门类中,收入总量过百亿的有五个,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34.7亿元。其中增速超过20%的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分别达26.3%、20.7%,实现收入为303.33亿元、212.87亿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两个行业增速也达到17.9%、16.6%,收入分别为198.68亿元、159.22亿元。仅有文化体育娱乐业增速低于10%。

  二、运行特点

  1、商务服务业拉动强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长沙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十大门类中单位数和收入总量最大的类别。1-11月,255家单位实现营业收入303.33亿元,同比增长26.3%,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6.6个百分点,拉动幅度比三季度(1-8月,下同)增长了2个百分点。其中,对增长贡献最大的是企业管理行业单位,由于涵盖了包括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在内的大型集团和总部单位,收入总量较大,带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达21.4%,行业内的贡献率超过80%。

  2、新增单位贡献突出。新增单位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与2015年报相比,2016年截至到11月全市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70家,收入总量达35.81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的3.2%,数量和规模在全省各市州中排名第一。新增单位对全市规上服务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9.7%。分行业看,信息服务业增加单位数最多,达21家;从规模看,1-11月累计收入过亿的有8家,其中1家过5亿。

  3、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稳中有进。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速是国民经济核算中测算第三产业增加值的重要依据之一,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三个行业门类以及信息服务业中的部分行业。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一到四季度的收入增速依次为:17.4、14.7、18.3、19.8,除一季度外基本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分行业看,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势强劲,合计增速达38.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则是增长最重要的支撑,贡献率达到66.1%。

  4、利润水平稳步提升。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104.39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比三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384户,亏损面为32.8%,比三季度收窄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市31个大类行业中,有18个行业实现营业利润不同程度增长,利润增长行业个数比三季度增加了2个。有10个行业大类出现亏损,但其中半数亏损收窄,亏损行业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等行业。

  三、存在的问题

  1、广播电视业持续下滑。文化产业是长沙的特色和品牌产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也是规上服务业十大门类中的支柱产业,其收入和利润比重分别达到14.3%和33.2%,但今年以来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增速有逐步下滑趋势。尤其是文化体育娱乐业中的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权重超过七成,是影响行业走势的主要类别。从收入看,广播电视业2016年1-11月实现收入115.59亿元,同比下降0.17%,年内首次由正转负,比三季度下滑了10.1个百分点;从利润看,广播电视业截至止11月实现营业利润26.72亿元,同比下降39.1%,比三季度下滑了9.9个百分点。电视节目内容同质化严重,竞争日益加剧,加上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广播电视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2、城建投类型单位收入不稳定。城建投类的平台公司从行业分类上属于商务服务业,是一类代表性较强的典型单位,由于收入巨大且起伏较大,对全市规上服务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以1-11月为例,19家城建投类型单位总收入为62.67亿元,占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20.7%。同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增长中三分之一是由城建投类单位所贡献。这些单位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受政策和市场因素影响,该类单位的收入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其基数和权重较大,对商务服务业乃至整个规上服务业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容易使规上服务业的增速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而这种偏离并不能客观反映服务业发展的走势。

  3、生活服务业规模偏小。生活服务业一般是指在民生领域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在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的范畴内包括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业中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5个行业门类收入总量为237.8亿元,占比为21.2%,除文化体育娱乐业规模较大以外,其余近三百家居民服务业、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中介、教育、卫生等行业收入为77.19亿元,仅占总收入的6.9%,总体和户均规模都相对较小,缺乏行业领军和龙头企业。

  四、对策建议

  1、以创新引领文化发展。近来受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冲击,广播电视业持续走低。2016年以来,相关文化行业有下滑态势。因此,应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培育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新业态。通过文化服务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和创新发展,破除发展障碍,走出发展瓶颈,为社会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

  2、以品牌提升服务业产业档次。鼓励重点服务业企业做大规模、创出品牌、提升效益,支持做大做强,促进服务业企业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特别是在部分规模较小、发展相对较弱的行业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著名服务品牌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3、进一步完善统计制度方法。客观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是统计工作的重要职能和作用之一,科学准确的统计数据,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参考依据。当前长沙的服务业统计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之中,已经初步建立了十大重点产业统计制度,同时也应注意到: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新经济、新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传统企业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对统计制度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健全统计工作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制度。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赵嘉嘉]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