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长沙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上半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37.82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8.9%和7.8%,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好于一季度和去年同期,符合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1、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比一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比1-5月提升0.4个百分点,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一是主导产业支撑强劲。工程机械和烟草制品两大主导产业形势较好,上半年分别增长31.5%和6.8%,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61.8%。二是高端产业快速增长。近年来,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大力发展高端产业,逐步形成优势产业,上半年全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6%,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4%。三是园区引领作用凸显。上半年,全市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高于全市水平1.6个百分点。
2、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1%,比一季度提升3.1个百分点,比1-5月提升2.3个百分点百分点,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一是产业投资占比提升。上半年,全市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1%,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49.5%,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行业分别增长98.2%、12.5%和22%。二是投资结构明显优化。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同比提升16.3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9.5%,提升20.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2.9%,提升21.3个百分点。三是民间投资得到加强。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9%,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两大领域分别增长14.3%和15.4%。
3、消费市场稳中有升。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34.08亿元,同比增长9.9%,比一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比1-5月提升0.6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一是汽车销售逐步提升。受“国六”标准在部分城市实施的影响,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为7.4%, 比一季度提升8.6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增长30.3%。二是新增企业贡献突出。上半年,全市新增限额以上法人企业零售额增量为74.53亿元,对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贡献率达95.1%。三是部分商品增速较快。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中,饮料类、书报杂志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同比分别提升86.3、54.5、49.8和48.7个百分点。
4、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一是新兴动能加快成长。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5.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99.1%;全市进出口总额达831.49亿元,同比增长56.9%,增幅居中部省会城市第1位、全国省会城市第2,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79.6%。二是收入效益稳中有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4%,提升3.0个百分点;财税收入增速平稳,上半年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1.41亿元,同比增长7.4%;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593元,同比增长9.5%,比一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三是劳动就业稳步增加。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9.7%,同比多增0.73万人。
5、相关指标总体向好。一是价格指数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总体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二是用电量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为18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三是金融贷款快速增长。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19769亿元,同比增长14.5%。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