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长沙消费市场平稳恢复 发展仍需持续发力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特点,对经济运行冲击影响加大。长沙市委市政府坚持稳字当头,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落实各项稳经济政策措施,推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有效释放了消费潜力,提振了消费信心,消费市场总体保持恢复增长态势。
一、前三季度长沙消费市场基本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消费市场韧性显现,市场销售规模保持扩大,实体零售逐步改善,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新型消费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但疫情对消费市场产生的不利影响持续存在,餐饮企业和小微商贸企业恢复程度较低,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5.27亿元,同比增长3.1%。
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43.33亿元,增长4.8%,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994.28亿元,增长3.0%,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7.22亿元,增长2.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10.44亿元,增长1.1%。四个行业的占比分别为11.7%、79.1%、1.0%、8.2%。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3407.96亿元,增长3.0%,乡村实现零售额377.31亿元,增长3.6%。城乡零售额占比分别为90.0%和10.0%。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3440.67亿元,增长3.2%,餐饮收入344.59亿元,增长1.5%。商品零售与餐饮收入的占比分别为90.9%和9.1%。
按零售业态分,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有店铺零售的零售额增长6.5%,无店铺零售的零售额增长8.4%。
二、前三季度长沙消费市场发展积极因素
1、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提升。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5.2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三季度增长6.5%,二季度下降1.2%,一季度增长4.4%,三季度较二季度加快恢复。
疫情对消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今年以来,受疫情零星散发影响,消费市场在波动中恢复。分月看,年初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4月份降至低点,6月份后恢复增长态势,8月份由于低基数的原因实现了较高增长,9月份消费市场趋于稳定,增速比8月份回落3.3个百分点。
大部分商品类别较同期实现增长。从限额以上单位21个商品类别情况看,有六成商品零售额较同期实现增长,其中8个类别增速超过10%,石油及制品类、中西药品类等主要商品类别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2、网络零售占比保持提升,线下传统实体店铺销售继续改善。前三季度,网络零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实物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6%,增速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0%,比2021年提高0.9个百分点。从与网购密切相关的邮政快递业发展情况看,前三季度全市快递业务量与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7%和12.5%。
线下传统零售店铺销售继续改善。随着传统零售业态加速转型升级,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不断拓展提升,在“到家到店”等及时零售业务的带动下,传统实体店铺零售逐步改善。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3.5个百分点。其中,专业店和专卖店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3%和9.3%,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加快0.5和5.7个百分点。
3、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新能源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消费不断升级,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助推市场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升级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12.80亿元,同比增长2.0%,较上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其中通讯器材类、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7.1%和8.5%,增速分别比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高30.1和1.5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销售呈快速上升态势。据汽车流通协会统计,前三季度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387万辆,同比增长113.2%。就长沙而言,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前三季度累计增速达122.6%。同时,新能源汽车占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的比重继续加大,前三季度占比达到17.0%,较2021年提升7.5个百分点。
4、重点消费领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支撑消费市场稳定发展。汽车和石油是目前长沙市消费市场两大主要商品类别,占到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51.2%。汽车类商品今年以来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在国家层面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叠加去年缺芯的影响下,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为8.5%,较上半年加快8.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7个百分点。
石油类商品延续稳步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国内油价进行了18次调整,出现了11次上涨,7次下调,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增速达19.8%,较上半年加快2.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7个百分点。
5、服务消费持续恢复,旅游市场人气回升加速回暖。在减税降费、租金减免等纾困举措下,企业信心提振,居民外出购物、就餐、旅游等活动逐步恢复,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全市餐饮等服务消费恢复程度大幅提高。从整体情况看,前三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5%,较上半年加快2.3个百分点;从分季度情况看,一季度增长3.4%,二季度下降4.7%,三季度增长5.7%,三季度较一、二季度加快恢复。
旅游市场人气逐渐恢复。2022年中秋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340.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2.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6.8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6%。从分季度旅游人数看,三季度长沙旅游总人数同比增长59.5%,二季度下降0.9%,一季度下降8.2%,旅游市场人气的加速回升,带动了酒店、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3%,较上半年加快20.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公路客运量同比下降17.1%,较上半年加快13.6个百分点。
6、新增企业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动能。今年以来,新增企业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尤其是新成立的企业,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申报入库新成立商贸企业89家,共实现零售额27.19亿元,拉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个百分点,为全市消费市场恢复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动能。
7、各类促消费活动对拉动消费增长起到推进作用。今年以来,全市商务系统致力于服务企业纾困,积极利用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全方位开展促消费活动,推动消费市场稳步发展。前三季度,全市本级及各区县财政累计投入近9000万元,银联、网购平台等配套近2亿元,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促消费活动,覆盖了汽车、石油、零售、餐饮等多个行业,有效活跃了消费市场,大力促进了消费复苏。
三、目前消费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传统商业仍处于疫情后的恢复期。传统百货零售企业的主战场是线下,受消费环境、网购和直播带货等新消费业态的冲击,友阿、步步高、通程、平和堂等龙头企业销售情况仍然普遍低于疫情之前的水平。9月份,全市综合零售类企业实现零售额19.85亿元,同比下降17.4%,环比8月份增长2.5%。持续的疫情对传统商业的影响不可小觑。9月份,全市传统百货零售龙头企业的零售额较同期为负增长。
二是住房相关消费大幅下行,对消费造成较大拖累。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对全市住房相关消费拖累较大,受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下降影响,9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家具、建筑装潢材料等消费同比分别回落39.0%、21.9%、24.5%,降幅较8月份继续扩大。与房地产关联的其他行业也受到较大影响,如与房屋建筑相关的钢材和水泥的销售较同期回落较大,影响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呈负增长态势。
三是居民消费预期转弱,居民支出占收入比重逐步下降。受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新冠疫情多点散发、收入预期下降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预期转弱,消费意愿下降,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1%。2018-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占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2.4%、71.6%、67.5%、66.5%、62.6%,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四、加快长沙消费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传统实体商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随着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经营理念不断涌现,居民对品质消费、服务消费等升级类消费需求增长较快,消费潜力较大,要积极培育壮大线上销售平台,鼓励传统重点商业实体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利用自身影响力,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服务品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扩大线上销售规模,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释放消费内需、提振消费信心。
二是抓实落细系列消费促进政策,进一步加快消费市场恢复程度。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国办发〔2022〕9号),湖南省和长沙市相继推出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包括打造消费品牌、鼓励汽车消费、推动家电消费、扩大住房消费等十个方面,要进一步促进系列促消费政策的落地见效,切实加快消费市场的恢复发展。
三是多措并举切实增加居民收入,提振消费信心提高消费支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消费需求意愿,应稳就业保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有关纾解市场主体困难,稳定经济运行的若干政策和措施,帮助个体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纾困解难,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使广大低收入者中大部分上升为中产阶层,提高消费者市场的层次。
四是扎实做好新型消费的培育入统工作,为市场发展注入增长新动能。新型消费具有明显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特点,契合了居民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和品质型消费快速升级的趋势,可以引领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带动新型消费业态、新型消费模式的发展,是消费市场发展的增长新动能,要积极引导各区县引进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富有竞争力、发展前景好的新经济业态,充分发挥新增单位对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胡志伟]
[审核:范夫]
[责编:张艳]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