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湖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湖南省统计局

2011年3月7日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1-03-07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各种挑战,大力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改善民生,全省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5902.12亿元,增长14.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39.4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7313.56亿元,增长20.2%;第三产业增加值6249.12亿元,增长11.5%。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就。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1∶43.5∶41.4转变为14.7∶46.0∶39.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5%。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62.3%和34.2%。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56.1%;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2839.6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936.75亿元,增长15.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全面发展。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6715.91亿元,增长15.5%;环长株潭(“3+5”)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12560.17亿元,增长15.2%;湘南地区生产总值3269.27亿元,增长15.0%;大湘西地区生产总值2027.25亿元,增长13.7%。

  民生进一步改善。全省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建设合计投入财政资金757.9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8%。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0.83万人,比上年增加10.51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保持动态清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地区范围内补偿率65.6%;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55元,比上年增加18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55元,比上年增加8元。全年145万城镇居民和262.7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扩大到46个。解决农村314.19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86所。8100家农家书屋全部竣工。新增廉租住房11.33万套,支持农村危房改造44386户,“四水”流域专业捕捞渔民上岸定居3971户。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仍较艰巨;节能减排压力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较重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省粮食种植面积480.9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2%;棉花种植面积17.5万公顷,增长15.1%;油料种植面积121.14万公顷,增长7.3%;蔬菜种植面积113.31万公顷,增长6.5%;糖料种植面积1.53万公顷,减少0.2%。粮食总产量保持基本稳定。棉花产量增长7.1%,油料作物产量增长9.8%,蔬菜产量增长9.8%,烟叶产量增长1.3%。肉类总产量增长3.8%,禽蛋产量增长3.2%,牛奶产量增长1.6%,水产品产量增长5.5%。农业总产值增长4.3%,林业总产值增长6.9%,牧业总产值增长3.4%,渔业总产值增长5.3%。

  农业基础不断改善。全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045.55亿元,增长28.2%。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322.12亿元,增长16.6%。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77.9万处,投入资金122.06亿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3.66亿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32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3万公顷。农村用电量98.28亿千瓦时,增长5.1%。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645.00万千瓦,增长6.7%。

  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4.85万家,增长1.0%。其中,345家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900.00亿元,增长26.7%;实现利润38.10亿元,增长14.6%。农民专业合作社6777个,增长67.3%;合作社成员115.55万户,增长37.6%。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4个。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13546公里。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00个,新建农村沼气池15.81万户。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494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点1400个,实现互联网宽带上网行政村2004个。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含本乡镇)1320.81万人,实现在外务工收入1203.65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6275.10亿元,增长21.2%,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3.4%,比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6.5%,比规模工业增速快3.1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0.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5.1%。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2221.94亿元,增长30.0%。

  大部分主要工业品产量较快增长。全省规模工业统计的43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335种,占产品总数的比重为76.7%。其中,原煤增长12.3%,卷烟增长3.5%,机制纸及纸板增长25.2%,原油加工量增长5.6%,水泥增长14.8%,钢材增长20.8%,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3.8%,混凝土机械增长133.8%,汽车增长17.5%,发电量增长19.5%。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1885.00亿元,增长33.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271.39亿元,增长30.9%,分别比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0.1个和7.5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0%和4.6%,分别比上年提高1.9个和0.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2489.70亿元,增长41.3%;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3.2%,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工业大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104.44亿元,增长40.0%;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855.49亿元,增长46.1%。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62.01亿元,增长95.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0.94亿元,增长83.6%;专用设备制造业165.93亿元,增长77.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54.33亿元,增长75.0%。年末,企业亏损面为5.8%,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定增长。全省建筑业增加值1038.46亿元,增长14.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10.80亿元,增长31.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502.95万平方米,增长22.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984.39万平方米,增长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21.06亿元,增长27.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775.51亿元,增长27.5%。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3322.32亿元,增长13.6%;非国有投资6498.75亿元,增长36.2%。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6.2%,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10.02亿元,增长60.4%;第二产业投资3703.64亿元,增长30.2%;第三产业投资4861.85亿元,增长24.5%。房地产开发投资1469.33亿元,增长35.5%。

  投资结构得到优化。全省制造业投资2877.04亿元,增长33.8%;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2.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47.35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8%;技术改造投资3052.88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4.8%,分别比上年提高0.5个和1.2个百分点。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省175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05.4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3%。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662个,完成投资3188.17亿元,增长32.2%。新开工高速公路9条,长株、宜凤、衡邵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386公里,比上年增加160公里。

  房地产市场活跃。全省房地产用地供应5141.60公顷,增长77.8%。其中,住宅用地3890.20公顷,增长77.6%。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472.97万平方米,增长27.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143.06万平方米,增长27.0%。商品房销售额1406.52亿元,增长49.4%。其中,住宅销售额1247.87亿元,增长51.1%。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发展较快。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75.26亿元,增长19.1%。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204.41亿元,增长19.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70.85亿元,增长16.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037.66亿元,增长19.3%;餐饮零售额737.60亿元,增长17.9%。

  热点商品销售旺盛。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家具类零售额24.13亿元,增长53.0%;汽车类零售额423.17亿元,增长44.0%;金银珠宝类零售额24.49亿元,增长44.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19.18亿元,增长39.4%。

  物价水平走高。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其中,城市上涨3.1%,农村上涨3.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0%。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9.9%。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全省进出口总额146.89亿美元,增长44.7%。其中,出口79.55亿美元,增长44.8%;进口67.34亿美元,增长44.5%。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65.80亿美元,增长38.0%;加工贸易出口11.64亿美元,增长70.7%。从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看,机电产品出口27.01亿美元,增长62.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4.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73亿美元,增长93.0%,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2%。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1.84亿美元,增长12.8%。其中,工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2.50亿美元,增长20.8%。外商直接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58个,增长24.9%。年内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家,总数达到55家。实际到位境内省外资金1733.13亿元,增长20.1%。其中,工业实际到位资金1089.63亿元,增长21.6%。实际到位资金亿元以上项目332个,增长64.3%;实际到位资金672.08亿元,增长86.0%。

  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全省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21.15亿美元,增长35.4%;实现营业额16.18亿美元,增长50.0%;外派劳务3.96万人,增长15.8%。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24家,实际对外投资6.99亿美元。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5.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3%;服务外包企业208家,取得各类国际资质认证34项,新增18项。

  旅游市场繁荣。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20398.03万人次,增长27.0%;接待入境旅游者189.87万人次,增长45.1%。实现旅游总收入1425.80亿元,增长29.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365.54亿元,增长29.6%;旅游外汇收入8.87亿美元,增长31.8%。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全省货物周转量2958.41亿吨公里,增长16.3%,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1068.12亿吨公里,增长3.6%;公路货物周转量1539.36亿吨公里,增长22.2%。旅客周转量1498.38亿人公里,增长12.7%,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740.46亿人公里,增长11.4%;公路旅客周转量683.70亿人公里,增长13.7%;民航旅客周转量72.51亿人公里,增长16.3%。

 

  民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243.72万辆,增长21.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79.57万辆,增长29.9%。民用轿车保有量100.13万辆,增长32.8%。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85.70万辆,增长37.8%。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省邮电业务总量1052.09亿元,增长18.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7.75亿元,增长10.6%;电信业务总量1014.34亿元,增长18.5%。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210.42万门,增长0.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77.0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346.18万户,新增610.28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368.02万户,增长21.4%。

  八、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全省财政总收入1862.88亿元,增长23.3%,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65.96亿元,增长25.8%;上划中央“两税”646.95亿元,增长20.0%;上划中央所得税146.08亿元,增长20.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44.80亿元,增长77.3%。省直管县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49亿元,增长23.5%,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

 

  存贷款余额较快增长。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643.27亿元,增长18.6%,比年初新增2614.76亿元。其中,企业存款新增690.3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新增1207.93亿元。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521.67亿元,增长21.0%,比年初新增2004.6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540.80亿元,新增464.68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585.55亿元,新增1717.01亿元。

 

  证券市场融资创新高。年末全省上市公司数量75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63家,比上年增加9家;境外上市公司12家,比上年增加2家。企业证券市场融资647.56亿元,增长2.1倍。其中,首发上市融资216.23亿元,增长3.5倍。年末全省证券公司营业网点170家,比上年增加52家;证券交易额23747.72亿元,增长5.6%。期货公司4家,成交金额39264亿元,增长82.7%。

  保险业发展步伐加快。全省原保险保费收入438.53亿元,增长25.9%,比上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其中,寿险原保费收入305.70亿元,增长23.4%;健康险原保费收入22.31亿元,增长28.7%;意外险原保费收入9.83亿元,增长17.3%;财产险原保费收入100.70亿元,增长34.3%。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82.93亿元,下降4.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省有普通高校102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27.61万人,研究生毕业生1.3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28.29万人,普通高中毕业生36.18万人,初中学校毕业生69.75万人,普通小学毕业生72.81万人。在园幼儿141.91万人,增长17.5%。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3653所,新增400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2%,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83%。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40.07亿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4.5亿元、高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6.58亿元,资助中职学生76.9万人次、高校学生43.20万人次。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年末全省有12个国家级、10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新增2个国家级、1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年末有6个国家级、64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88项。签订技术合同513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0.09亿元。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865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47项,应用技术成果80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成果1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励2项。专利申请量22381件,授权量13873件,分别增长40.3%和66.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438件,增长45.8%。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申请量分别增长45.5%、37.7%和8.9%,授权量分别增长98.5%、49.4%和9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51.08亿元,增长36.4%,比上年加快11.7个百分点。

  综合技术服务水平提升。年末全省有产品检测实验室1265个,新增29个。其中,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2个,新增5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03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113个。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0项,组织制定地方标准101项。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44种。大地成果7629点,航摄成果7213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20285幅。气象、水文、地震等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得到巩固。全省建成393个乡镇文化站。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9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0个,公共图书馆120个,博物馆、纪念馆67个。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3.68万场。广播电台11座,电视台15座。有线电视用户640.46万户,增加34.07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1.9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43%,分别比上年提高0.33个和0.32个百分点。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70个,省级保护目录221个。出版图书7525种,报纸86种,期刊249种。图书出版量3.12亿册,报纸出版量10.79亿份,期刊出版量1.25亿册。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省卫生机构14455个。其中,医院770家、卫生院233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85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20.81万张,增长5.5%。卫生技术人员25.70万人,增长3.6%。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10万人,增长9.9%;注册护士9.50万人,增长14.5%。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全省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650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1957.7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887个。广州亚运会上,获得金牌12枚、银牌5枚、铜牌2枚,全年共获得5个世界冠军、14个亚洲冠军和44个全国冠军。此外,在广州亚残运会上获得金牌4枚、银牌2枚。体育场地21365个。其中,体育馆160座,运动场656个,游泳池190个,各种训练房20359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矿产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果。全省完成13个重要矿种、27个重点矿区的资源整合。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211个,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16个,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1处。有国家地质公园8个,地质遗迹保护区20个。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06起。

  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全省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75.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9.1%,分别比上年提高15.9个和12.5个百分点。有1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比上年增加2个;地表水97个监测断面满足III类标准的断面比例91.8%,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已批准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61个。全年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1.34万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48.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7.01%,比上年提高0.58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初步核算,全省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1.94%。列入国家“千家节能企业”的28家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7.9%,比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低0.8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37.1%。“百家节能企业”(不含国家“千家节能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3.0%,比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低5.7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15.3%。年综合能耗在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上报的73种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下降的有49种,占67.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5.82%和1.26%。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省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2061起,上升10.8%;死亡2985人,下降6.7%。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9人,下降24.0%;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事故死亡人数2.42人,下降19.7%;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3.09人,下降24.0%。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8413起,增长13.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3.43人,下降9.7%。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6元,增长9.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9839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22元,增长14.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656元,增长18.9%。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825元,增长9.2%。其中,人均旅游支出、交通通讯支出分别增长42.2%和24.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10元,增长7.2%。其中,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衣着支出分别增长19.8%和15.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4%。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1.2平方米,增加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2.2平方米,增加0.5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937.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8.5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672.85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64.8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1894.26万人,增加62.33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77.32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16.9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99.50万人,增加7.4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515.12万人,增加43.0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527.12万人,增加24.69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4862.70万人,参合率达95.3%,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15.28万人。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2.71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0.69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9773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477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6.34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8.63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0.69亿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其中能耗数据为国家统计局初步审核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2010年为全国人口普查年份,根据国家人口普查有关规定,暂不公布人口及相关数据。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