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湖南经济形势新闻通报会发布辞
湖南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 正
2016年7月20日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人民全面贯彻发展新理念,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有效应对,稳中求进,全省经济运行总体企稳向好。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361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0.9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
一、工农业生产回升,服务业贡献提高。一是农业生产回升。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244.9亿元,增长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随着价格走高,生猪补栏回升,出栏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5个百分点。蔬菜产量增长4.5%,家禽出笼增长3%。二是工业生产回暖。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5599.8亿元,增长6.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5%,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部分新兴行业增长加快。医药制造业增长12%,计算机、通信和其它设备制造业增长12.2%,汽车制造业增长31.6%,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9个、2.1个和6.5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贡献加大。第三产业增加值6768.9亿元,增长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3%,同比提高5.8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4%。房地产业增长8.1%,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6.4%,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7个和1.6个百分点。
二、投资重点突出,消费升级加快。一是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14.1亿元,增长14.1%,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8%,比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0.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3.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9%,生态环境投资增长32.9%,比一季度分别加快5.9个和1.8个百分点。二是居民消费升级加快。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4.8亿元,增长11.4%,增速比一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特别是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一方面,居民基本生活消费稳定增长。全省上半年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零售额增长9.4%,同比加快3.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中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6.6%,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发展型、改善型、康乐型消费增长加快。全省上半年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业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2.3%,建筑装潢材料类增长30.9%,通讯器材类增长13.3%,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类增长19.4%,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7个、2.7个、6.6个和3.6个百分点。全省国内旅游人数增长14.5%,旅游总收入增长21.8%,收入增速同比加快3.9个百分点。
三、结构调整趋优,转型升级向好。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7%,比上年同期提升3.4个百分点。二是工业集聚程度继续提高。省级及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61.7%,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0.8%和37.5%,同比提高1.1个和1.9个百分点。三是新业态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发展较快,以网络为载体的购物、餐饮等消费持续高速增长,带动相关业务快速发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40.3%,快递业务量增长53.7%。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8.8%。四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加速。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8%,明显高于全省经济增长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9.1%,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全省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7.7倍,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同比增长2.8倍,城市轨道车辆同比增长32%,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同比增长33.3%,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20%,太阳能电池同比增长9.5%,平板显示器同比增长65.7%,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同比增长40.8%。
四、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成效初显。一是重点去产能行业有下降。上半年,规模工业粗钢、铁合金、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分别下降0.4%、22.9%和21.8%。二是去库存有进展。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8.2%,同比加快11.3个百分点;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长2.6%,增幅同比下降25.7个百分点,房地产库存压力明显缓解;部分重点工业行业库存持续下降。5月末,全省规模工业中有色、建材、纺织、钢铁和石油加工等行业库存分别下降2.2%、5.4%、12.5%、12.6%和13.9%。三是去杠杆有加快。5月末,规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3.8%,比3月末下降0.5个百分点。负债率较高的行业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资产负债率分别比3月末下降1个、1.4个和1.8个百分点。四是降成本有效果。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同比下降7.5%,比上年同期回落11.6个百分点。5月末,规模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1元。五是薄弱领域有补强。全省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增长29.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0.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74.5%,均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上半年,全省新增小微企业贷款757.1亿元,同比多增269.7亿元,增速快于全部贷款10.4个百分点;新增涉农贷款667.7亿元,同比多增89.7亿元,增速快于全部贷款0.7个百分点。
五、经济效益好转,居民收入提高。一是企业利润回升。1—5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3.2%,汽车制造业增长1.4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利润额增长9.3%,商务服务业增长18.1%,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28.4%。二是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上半年,全省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5.1亿元,增长8.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收入1501.6亿元,增长11.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中央收入803.5亿元,增长2.6%,比一季度回升7.8个百分点。三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25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1元,增长9.3%,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
六、外贸逐月改善,引资平稳增长。一是进出口降幅持续收窄。上半年,全省完成进出口总额641.1亿元,同比下降22.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3个百分点。出口额412亿元,下降29.7%,降幅收窄11.8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降幅收窄13.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降幅收窄6个百分点。二是内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2214.9亿元,增长14.5%,增速略快于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66.8亿美元,增长9.7%,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利用外资28.7亿美元,增长39.5%。
七、民生保障增强,财政投入增多。一是城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1.4%。二是物价水平涨幅温和。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涨幅与一季度基本持平。价格上涨的主要是猪肉和蔬菜,有利于农民增收。三是民生投入继续加大。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增长23.5%,快于全部财政支出增速5.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1.9个百分点;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为71.3%,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民生投资增长40%,同比加快8.7个百分点。四是保障房建设稳步实施。全省城市棚户区改造(含货币安置)新开工28.4万套,年度任务开工率达到81.1%;农村危房改造开工6.6万户,开工率为55.3%;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新开工3655套,开工率为45.7%。五是精准扶贫有力推进。全省落实帮扶责任人45.4万户,落实帮扶项目26万个,落实帮扶资金13.7亿元。
当前,全省经济运行虽总体保持稳中有进、企稳向好的态势,但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不利气候影响、工业困难较多、民间投资放缓等带来的挑战依然严峻。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定发展信心,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