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长沙市开福区统计局“五有”机制推动夯实双基建设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06-18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近年来,开福区统计局锐意进取,不断攻坚克难,进一步稳定统计队伍,规范统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使全区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领导重视有保障。区委、政府非常重视统计工作,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分管统计工作;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区长办公会经常听取统计专题汇报,及时解决重大统计工作问题。凡遇统计中心工作和大型普查、调查,区街两级都做到了由主要领导亲自调度、主管领导亲自指挥,从人员、物力、财力上保障了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机构、队伍、经费等多方面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其中特别强调各街、镇要配强配优统计人员,凡街、镇统计人员调整要报区统计局备案,以保持统计队伍稳定。除2013年新成立的4个街道外,区、街两级统计人员均从事统计工作在5年以上。12年、13年又先后调入3名年轻干部充实区统计局统计队伍,均为80后,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生2名,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更加优化。为保证全区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区、街两级均安排了足额的统计日常工作经费,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遇重大普查或抽样调查,均按上级要求安排了专项经费。如三经普期间,全区共安排经费468.8万元,其中工作经费92.8万元,两员津贴376万元,确保了经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网络健全有队伍。全区17个街、镇均设立了统计站,隶属经济办;安排有1—2间办公室;配备了2名及以上专职统计人员;均有专门的统计站印章,并悬挂了统计站站牌;配有统计专用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统计站站长享受街道中层干部即大办主任待遇。对17个街、镇,131个社区(村),近600家驻区报表单位三级统计人员实行在册管理、动态维护。区统计局、街道(镇)、社区(村)、驻街单位四级统计网络健全、队伍稳定、运转高效。

  ——业务培训有体系。一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逐级培训体系,即区培训街、镇,街、镇培训社区和统计单位。每年区对街、镇培训不少于4次,对全区各调查单位的直接培训不少于2次;街、镇对社区和统计单位培训不少于2次。近年来逐级培训时长及内容均有较大突破。二是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为街、镇统计员之间,同一行业不同单位统计员之间相互交流创造平台。三是加强统计从业资格教育,全面推进统计考证和继续教育两项工作。2013年、2014年共组织314人参加统计证培训考试,组织445人参加统计证继续教育,组织21人职称培训。区、街(镇)、社区(村)和驻区单位统计员均持证上岗,并按时参加继续教育。

  ——目标考核有标准。一是考核内容模板化,明确基层统计站建设方向。对照全市基层统计工作考评体系,结合本区实际,逐一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形成了区对街的考核细则,做到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等均有统一标准,对报表报送的时间及质量、资料归档的及时与完整、数据质量的监测及审核、业务培训的参与及效果、信息分析的撰写及水平等方面进行了逐一明确,使街道(镇)统计站对加强自身建设有了目标更为明晰、操作性更强的对照依据。二是激励引导示范化,鼓励基层争先创优。在省级示范统计站创建及市局一类二类统计站创建活动中,创建一批示范站作引导。东风路、望麓园、通泰街等街道相继获评省级示范站;通泰街、东风路获评全市一类统计站,伍家岭、清水塘、四方坪获评全市二类统计站。2013年全区街、镇析置时,开福区统计局还主动为新成立的街道统计站下拨专款,提供支持。三是宣传造势全面化。通过统计培训会、统计开放日、法制宣传周等活动加强统计宣传,为统计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利用各种机会向领导宣传《长沙市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并结合“十强十快”街、镇考评体系,向街、镇主要领导宣传,提高他们对统计双基工作的认识。

  ——部门联动有合力。区统计局密切加强与商务、发改、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联动,努力实现部门信息互惠共赢。充分利用楼宇经济摸底成果,动态掌握入驻企业情况,为名录库更新提供一手资料。及时与税务共享新入驻企业基本信息,为加强税收征管提供信息服务;通过税务部门获取单位纳税情况,及时发现准“四上”单位。今年上半年,通过摸底,开福区共发现准“四上”单位50余家,正在组织申报中。

[供稿:开福区统计局  周启元]

[责编:徐林]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