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先锋在行动|统计改革绘就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图)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5-10-11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梅 通讯员 李丽莎 粟子林

统计,一头连着百姓“柴米油盐”,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决策研判,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湖南省统计局党组立足“五好”园区建设战略部署,以改革思维破解园区统计难题,通过创新机制、优化流程,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统计支撑。工业统计处党支部作为改革先锋,始终以数据为武器、以改革为使命,通过精准统计破解发展难题,在园区建设浪潮中书写新时代统计人的担当答卷。


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带领党员在郴州高新区指导园区统计工作。

破冰:从数据“碎片化”走向“一盘棋”

产业园区作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主战场,既是经济增长极,更是改革试验田和创新策源地。然而,数据精准度不足、共享机制不畅等问题长期制约其发展,改革势在必行。

工业统计处党支部迅速行动,党支部书记姚玲和党员凌骞深入株洲高新区产业园区等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报表冗余、多头报送、取数困难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党支部组织党员分赴14个市州40余家园区开展深度调研,听呼声、找痛点、谋实策。历经17个月的精心筹备,《湖南省产业园区统计监测制度(试行)》正式出台。该制度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调查内容涵盖产业园区的基本概况、经济总量、创新驱动、投资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情况,并获国家统计局批准实施。

“以前‘碎片化’的数据是由各产业园区单独报送,现在直接从统计云平台和部门直接取数,极大地减轻了基层报表压力和负担。”姚玲介绍称,湖南产业园区统计制度实现重构,产业园区数据报送告别“碎片化”,走向“一盘棋”。每一项指标、每一个数字,都成为反映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真实注脚。

淬炼:从“数据孤岛”到“云端协同”

“以前园区每月要自行对接职能部门收集数据,现在登录平台就能一键获取。”省自然资源厅第三测绘院工作人员展示着全新的湖南产业园区数字地图系统。这个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园区办牵头、多部门共建的数据平台,实现统计、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的实时归集,已成为全省园区管理的智能中枢。

为打通数据壁垒,变“园区报数”为“平台取数”,变“多头采集”为“一体共享”,工业统计处党支部积极配合建设、上线产业园区数字地图系统。时任支部委员马云霞、全省统计业务技能示范岗粟子林,主动加班加点,上下联动,组织市州统计局负责园区工作的同志,逐家核验全省2万余家园区“四上”单位信息,力争数据底册零误差。通过变园区报数为平台取数的创新模式,彻底改变了多头采集的传统工作方式,为数字地图系统按时上线提供有力支撑。

为让数字地图“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工业统计处党支部还建立了长效机制:每月重点维护行政区划代码和行业代码信息,每年开展全面数据梳理比对。这种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了数字地图系统始终处于鲜活可用状态,为园区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撑。

蝶变:从数据赋能到发展跃升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工业统计处党支部狠抓园区统计基层基础,一场场业务培训、一次次上门指导,统计生态悄然改变。在邵阳的产业园区里,党员吴彧宇正为统计基层工作者讲授统计业务知识、答疑解惑;在全省五好园区发展业务培训会场中,党员凌骞为130多个园区深入解读统计指标。这些深入一线的指导,正是湖南统计改革成效的生动注脚。


工业统计处党支部在宁乡高新区了解园区监测制度落地情况。

改革成果最终体现在园区发展的实际成效中。2024年,长沙高新区等6家园区跻身全国先进制造百强,全省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税收贡献率达到40%。

作为全国统计改革试点省份,湖南的探索实践正在为全国园区统计工作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岳阳经开区统计人员的感慨道出了改革带来的真切变化:“现在登录平台就能获取所有数据,我们能把更多功夫花在抓经济促发展上,园区发展更好了,园区人信心更足了。”这不仅是工作效率的提升,更是统计理念的转变。

未来,湖南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党支部作为省直“四强”党支部,持续深化“四强”建设,聚焦工业统计主责主业,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擦亮湖南统计“工”坚立业党建品牌。

责编:洪晓懿
一审:张 梅
二审:王海燕
三审:刘 乐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