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践行新理念 实现新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之综合篇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8-11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四化两型”,着力促进“三量齐升”,努力建设“四个湖南”,全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一、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五年来,面对持续加大的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群策群力,攻坚克难,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并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达到31244.68亿元,自2009年以来连续8年位列全国前十,2013—2016年年均增长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高。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931元,年均实际增长8.3%。二是三次产业发展壮大。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产量稳定在600亿斤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工业经济不断壮大,2013年突破万亿大关。2016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1177.25亿元,年均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第三产业成长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9.1%,比2012年提高16.7个百分点。三是财政金融运行稳健。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252.08亿元,为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2697.86亿元,为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10.9%。201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4.20万亿元,为2012年末的1.8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2.75万亿元,为2012年末的1.8倍。金融业增加值1268.2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比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6.2%。

  二、三大需求较快增长,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省委省政府先后实施了《关于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领域投资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促进扩大投资,“十大扩消费行动”引导消费升级和四批“PPP”示范项目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同时实施“湘企出海”行动计划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使全省的总需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是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达27688.45亿元,2013—2016年年均增长1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二是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2016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36.53亿元,年均增长1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三是开放型经济稳步扩大。2016年,全省进出口总额268.80亿美元,年均增长5.4%,其中出口年均增长9.7%。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达70.9%,比2012年提高1.3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达128.52亿美元,是2012年的1.8倍,年均增长15.3%。实际对外投资达33.53亿美元,是2012年的2.7倍,年均增长28%。四是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2016年全省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000.83亿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长27.3%,比全省投资平均增速快8个百分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698.69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增长11.8%。五是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全省铁路营业里程由2012年的3825公里增加到2016年的4716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由604公里增加到1374公里。公路里程由23.41万公里增加到23.8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由3968公里增加到6080公里。共有民用航空航线189条,比2012年增加67条;国外通航城市达25个,比2012年增加15个。六是邮电业务快速发展。2016年,邮电业务总量1347.86亿元,是2012年的2.7倍,年均增长28.7%;互联网上网用户1067万户,是2012年的1.7倍,年均增长14.6%。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4.5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26%,分别比2012年提高1.62个和1.09个百分点。

  三、深化改革纵深推进,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2016年以来,全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和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专项方案,“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去产能全面完成。2016年,全省提前完成钢铁去产能年度任务,同时促进钢铁行业向高品质方向升级;关闭煤矿318处,去煤炭产能2073万吨,全面完成煤炭去产能年度目标。二是去库存有力度。2016年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2.3%,比上年末减少408.1万平方米。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16个月下降。三是去杠杆有进展。2016年末,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92%,比上年末下降0.3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8%,比2012年末下降2.4个百分点。四是降成本有成效。2016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利息支出同比下降5.2%;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税负(含所得税)为5.5%,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五是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全省认真落实“营改增”、“五险一金”减免等各项税费改革和优惠政策,继续“简政放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市场活力不断增强。2016年,全省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56.5万户,比上年增长20.8%;新登记市场主体资本总额10566.18亿元,比上年增长44.2%。2013-2016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9.9%,比全省经济平均增幅快0.9个百分点。2016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五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稳增长的同时,着力调结构,打好转型升级战役,经济增长动力逐步向消费与投资共同拉动转变,呈现消费升、投资降的发展态势,城乡、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升级。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3.6:47.4:39.0调整为2016年的11.4:41.9:46.7。第三产业占比提升7.7个百分点。2016年,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90.5%,比2012年提高3.6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工业的38%和11.2%,分别比2012年提高3.4个和3.7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为30.6%,比2012年降低0.9个百分点。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911.2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62.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比2012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省健康产业增加值1401.9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比2013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4%,高于全省经济平均增幅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比2012年提高0.9个百分点。二是需求结构加速优化。2016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7%,比2012年提高12.9个百分点,为近十年来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和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发展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业中,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汽车类零售额年均分别增长14.5%、14.7%、14.8%和21.5%。三是城乡结构稳步调整。201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2.75%,比2012年末提高6.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3个百分点。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2016年末,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29.89%,比2012年末提高7.60个百分点,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为22.86个百分点,缩小1.50个百分点。四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四大板块”竞相发展,错位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13-2016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发挥了核心增长极的带动作用;湘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洞庭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大湘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

  五、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积极改善

  五年来,全省上下加快建设绿色湖南,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第二阶段改革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省政府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清水塘等五大区域整治效果明显。一是企业效益恢复增长。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速自2015年转降为增,增幅持续扩大。2013-2016年年均增长4.7%。2014-2016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5.9%。二是节能减排扎实推进。2013—2016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1.3%,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5%。2016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7.1%、9.2%、15.4%和23.9%。三是生态建设成效明显。2016年,全省完成生态环境投资1246.69亿元,是2012年的2.9倍,年均增长32.8%。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32.6万公顷,是2012年的1.4倍;森林覆盖率为59.6%,比2012年末提高2.3个百分点。四是环境治理能力提高。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4.3%、99.8%,比2012年提高8.5个和4.1个百分点。

  六、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新兴动能加快成长

  五年来,全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得到激发,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新经济加速培育成长。一是研发投入力度加大。2016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比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带动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2016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当年价格计算)达78798元/人,比2012年提高42.7%,年均提高9.3%。二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6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为6.78万件和3.41万件,是2012年的1.9倍和1.5倍,年均增长17.4%和10.1%。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79万件,是2012年的2.5倍,年均增长25.4%。专利密度(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11件/万人,比2012年提高2.39件/万人。三是新产业、新技术蓬勃发展。2016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3499.24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2%,比2012年提高0.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1.4%,比全省经济平均增幅高2.4个百分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的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7.9%、26.5%和28.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长17.5%,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12.2%提高至17.3%。四是新业态来势强劲。网上购物方兴未艾,带动快递业快速发展。2016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076.60亿元,是2012年的10.1倍,年均增速高达78.3%。全省实现快递业务量4.86亿件,是2012年的4.8倍,年均增长48.4%。2014-2016年,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41.8%,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26.2个百分点。

  七、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五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民生优先,千方百计促就业、增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一是就业形势稳定向好。2013—2016年,全省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18.2万人,四年年均保持在77万人以上;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4.3%、4.14%、4.09%和4.19%,基本稳定在4%的水平。二是物价涨势温和。2013-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1.9%,远低于3.5%的控制目标。三是居民生活不断改善。201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84元,比2012年增加9965元,年均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0元,比2012年增加4490元,年均实际增长8.6%。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62,比2012年下降0.25。全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9%和31.7%,比2012年分别下降7.4个和12.2个百分点,达到或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农村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分别达44.0平方米和60.6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3.8平方米和13.8平方米。四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速推进。2014-2016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分别为102.51万人、124.03万人、125.34万人,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以上。五是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2016年末,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03.9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155.8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46.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537.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773.3万人,分别比2012年末增加304.2万人、87.6万人和79.5万人。六是教育医疗事业全面发展。2016年,财政教育支出1011.51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16%。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6%,分别比2012年提高0.14个和2.6个百分点。2016年末,全省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教职工数分别达到1251.26万人和86.19万人,分别比2012年末增长9.2%和7.5%。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全省拥有卫生机构6.11万个、卫生技术人员39.26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4.2%和32.1%;2016年末,每万人拥有医生23.6人,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2.7张,分别比2012年增加6人和18.4张。

  现阶段我省经济尚处在“爬坡过坎”关键时期,全省上下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按照“三个着力”要求,围绕建设“五个强省”,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打好脱贫攻坚、转型升级、环境治理三大战役,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奋力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承办:综研室
执笔:邹  阳
核稿:徐  林
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