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铸伟业 加速赶超展宏图——娄底市经济社会发展60年综述

   物转星移,岁月如梭,全国人民迎来祖国母亲60诞辰。60年来,湘中大地勤劳、勇敢、智慧的娄底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用辛勤的汗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娄底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励精图治,艰苦创业,谱写了一篇篇绚丽多彩的时代华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娄底还只不过是隅于涟源县的一个小镇,现娄底辖区内的县市区在当时还分属于益阳、邵阳两个专区,直到1977年国家设立涟源地区(于1982年更名为娄底地区),现娄底辖区内的各县市才实现由分到合的历史性转变,娄底实现了初步建制,并正式作为湖南省的第13个地市(在张家界市之前)首次出现在世人面前。1978年,涟源地区行政公署由涟源县城迁往娄底镇,从此,娄底便开始谱写自己新的发展历史。回眸过去,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湘中大地基础薄弱,经济凋零,人民生活极为贫困,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处在崩溃的边缘。当时,工业企业仅54家,工业总产值1481万元;农业总产值仅8280万元,粮食总产量仅31.2万吨,亩产117公斤;公路通车里程仅78.9公里,铁路和县乡公路均为零;各类中小学在校学生9.18万人,占总人口的4.8%,全市人口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仅8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元。娄底人民就是在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开始了艰苦创业。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娄底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娄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第一次飞跃。与1952年相比,1978年娄底国内生产总值达8.04亿元,年均增长5.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66元,年均增长4.4%;地方财政收入达0.83亿元,年均增长8.9%;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国有工业和重工业发展十分迅速;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有了明显进步与提升;人民生活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和提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拉开了全国经济社会改革开放的序幕。1977年建制的娄底赶上了好时节,在改革开放大幕开启之际应运而生,从此,便与神州大地的宏伟变革携手同行,踏上了改革崛起的腾飞之旅。1978—1998年的20年中,娄底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各行各业的改革浪潮席卷湘中大地,推动了娄底经济的第二次飞跃。1978—1998年,全市生产总值由8.04亿元增加到148.29亿元,年均递增9.0%,比改革前1952—1978年26年的平均速度高出3.9个百分点,并提前4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年来,全市建成区面积已达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发展到20.5万人,城市公用设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市共建成建制镇52个,为改革初期的5倍。期间,全市农业经济全面发展,1998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41.68亿元,比1978年增长1.84倍,年均增长5.4%。工业生产成效显著,1998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0.52亿元,比1978年增长6.6倍,年均递增10.7%。第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199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50.72亿元,比1978年增长7.8倍,年均递增11.5%。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1978年的36.4∶43.5∶20.1逐步调整为1998年的28.1∶37.7∶34.2,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模式由低层次结构(二一三结构)向较高层次结构(二三一结构)的转化。20年来,娄底注重经济、社会、科技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娄底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的教育网络;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60个,取得科研成果982项;建成了多层次结构、防治结合、科目齐全的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多的实惠,20年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2.2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每年增长5.5%,远快于1952—1978年平均增长3.7%的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3倍,扣除物价因素,平均每年增长5.1%,比前26年的平均增长率多2.6个百分点。

   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娄底撤地设市,娄底经济开始了第三次飞跃。市委、市政府领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先后提出了“与时俱进,后发赶超”、“科学发展,加速赶超”战略,青春娄底开始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道路上节节赶超,娄底经济步入快车道。1999年娄底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2000年,洛湛铁路娄底段工程开工;2001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娄底新化视察;2002年,娄涟公路和潭邵高速公路通车;2003年,娄底经济开发区第一工业园开园;2004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成立,结束了娄底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2004年,全省第一次经济普查后,娄底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跃升至全省第10名;2005年,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入选国家“双遗产”;2006年,娄底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成为湖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2007年,娄底入选湖南重点推进的“3+5”城市群;2008年,二广高速娄底段和娄新高速开工。以上这一个个闪光的数字是娄底近10年的发展缩影,也是娄底人不甘落后、奋勇赶超的脚印。

   30年前,青春娄底沐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踏着时代前行的鼓点,首次亮相在世人面前。30年中,从低点起步、赶超奋进到赢得跨越发展;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到实现科学发展;从调整战略、统筹共进到确保和谐发展,娄底完成了自己的蜕变。30年后,一个物质贫乏、百姓贫苦的落后地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物阜民丰、群众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的活力之区,娄底人向祖国母亲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一、经济总量连连攀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一)经济总量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娄底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8.04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528.40亿元,平均每年以9.4%的速度递增,经济总量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列第10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66元提高到2008年的13509元,年均增长8.3%。

   (二)财政收入大幅攀升

   娄底市地方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0.8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2.33亿元,年均递增11.6%。2008年,地方财政支出64.51亿元,为1978年的100.8倍,年均增长16.6%。

   二、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娄底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第二产业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6.4∶43.5∶20.1逐步调整为18.2∶50.4∶31.4,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第二、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3%、58.8%和33.9%。其中,工业对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7.4%,工业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二)农村经济蓬勃兴起

   改革开放发轫于农村,特别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行和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农村发展的巨大潜能被释放出来,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新时期。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58.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8倍,平均每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增长1.5倍,林业增长2.5倍,牧业增长5.6倍,渔业增长23.4倍。它们平均每年分别增长3.1%、4.5%、6.4%和11.7%。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57.14万吨,油料2.68万吨,糖料0.47万吨,水果15.08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5倍、2.6倍、1.2倍、31倍。出栏肉猪481.27万头、出栏牛羊36.13万头,出笼家禽1551.1万羽,分别比1978年增长3.89倍、8.1倍和3.8倍;水产品6.24万吨,比1978年增长15.7倍。双峰、新化、涟源三县市年出栏肉猪均在100万头以上,成为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全市跨县外出务工经商农民超过72万人。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规模化趋势明显,娄底的农业呈现出一派可喜之势。 

   (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30年来,娄底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通过大改革、大投资,以大手笔加速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工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柱。自2002年始,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已连续7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2002年增长10.1%,2003年增长11.2%,2004年增长34.2%,2005年增长20.5%,2006年增长23.7%,2007年增长24.6%,2008年增长16.0%。到2008年年底止,娄底市拥有工业企业2728家,是1978年的2.9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10家。2008年,全市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924.77亿元,而1978年只有6.9亿元。工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38.6%上升到2008年的46.4%,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起到了强劲拉动作用。

   30年来,娄底工业在三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工业企业体制转换。国有企业全部实现了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由政府直接管理到自主经营的转变,工业经济由公有制经济一家独大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二是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2008年,娄底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16.4亿元,是1980年的1089.9倍。其中2000—2008年,全市用于工业技改的投资累计高达392.3亿元,是1980—1999年的7.8倍。经过技术改造,全市工业企业整体实力和技术装备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近几年,涟钢陆续投资近100亿元完成薄板等一系列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年产量产值翻番,机械装备和产品技术含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目标;冷钢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通过大规模的改革改制和技术改造,钢产量从年产50万吨提升到200万吨,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安徽海螺集团在娄底投资办厂,使全市的水泥生产技术和产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强化了娄底作为全省建材产品主产区的地位。三是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30年来,娄底工业产业实现了从低、小、散、粗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的转变,形成了建材、农机机电、矿山机电、机械铸造、特种陶瓷、煤炭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精品钢材及薄板深加工、有色冶炼及深加工、现代中成药及生物医药等十大产业集群。2008年,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积累了巨大财富,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第三产业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娄底第三产业发展迅猛。2008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5.92亿元,比1978年增加164.31亿元,增加了101.6倍,自1978年以来,第三产业产值总量以年均5.47亿元的规模快速扩张,从增长速度看,呈逐年提升之势。1978—2008年,全市第三产业产量总值年均增长11.3%,高于同期GDP增速1.9个百分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市第三产业步入快速稳步增长时期,1991—2008年18年间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增速为8.5%以外,其余年份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18年累计创造增加值1233.36亿元,年均增长19.5%,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率3.3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并驾齐驱,共同推动娄底市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在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业及社区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等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渐趋优化。

   三、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经济发展动力增强

   (一)投资规模日益扩大,经济基础不断夯实

   改革开放30年来,娄底根据自身特点,始终坚持“大投资促大发展”的指导方针,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努力打造投资洼地,有效地吸引和激活了各类投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1978—2008年,娄底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7.87亿元,年均增长19.7%。其中2000—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53.08亿元,是1978—1999年22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3.75倍。三次产业的投资比例由1988年的2.5∶83.2∶14.3调整为2008年的4.4∶64.5∶31.1。从投资的结构看,改革开放30年间,基本建设累计投资309.74亿元,年均递增21.4%;更新改造累计投资442.79亿元,年均递增28.2%。娄底的房地产从1990年开始快速发展,1990—2008年,全市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97.32亿元,年均递增40.7%。

   (二)市场需求日趋旺盛,消费领域繁荣活跃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农业丰收和市场商品供应的丰富,城乡居民“吃”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消费需求不断上升,消费升级步伐越来越快。随着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国合商业占主体地位的流通体制被彻底打破,“新业态”、“新方式”不断涌现,步步高、新一佳、肯德基、沃尔玛等企业陆续进驻娄底,九亿、春园商业步行街的建成开街,更是彰显了娄底商业文化的新特色。购物、休闲、娱乐一体化,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流通市场,改善了流通环境。2008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3%,比1978年增长5.2倍,年均增长62.6%。全市实现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业增加值30.52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8.4%。2008年底,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52家,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21家,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0个,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三)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2008年底,全市有进出口企业139家,业务涉及59个国家和地区,除亚洲、北美等传统市场以外,已逐步拓展到拉丁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印度等新兴市场。2008年,娄底进出口总额为10.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7.8%,比2003年增加9.2倍,增幅超出全省平均水平。

   招商引资连创佳绩。近几年,娄底通过大力优化经济环境,加强对外宣传,营造亲商爱商的良好氛围,相继在“中博会”、“深交会”、“港洽周”等重大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招商引资工作一年一个台阶,成效显著。2003—2008年,全市共有外商投资企业409家,合同利用外资9.8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35亿美元,引进市外境内项目1000多个,招商项目总投资占到全市投资的1/3,招商引资无疑已成为实现娄底经济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城市面貌翻天覆地,交通电信日新月异

   (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娄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逐步形成了以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3个城区和双峰县、新化县2个县城为主体,以24个乡、56个建制镇为纽带,联结农村的城乡一体化格局。特别是撤地设市几年来,我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经营城市、滚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北扩南移”战略,大规模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扩容提质,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相继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到2008年底,全市城市人口418.4万,城市化率达35.1%,全市城市(县城)建成区面积达41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3.4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从小到大,城市综合功能逐步增强。供水事业快速发展,城市(县城)日供水能力35万立方米;燃气事业逐步兴旺,城市供气总量1825万立方米,用户达14万人;城市公交营运车352辆,出租车950辆,完成公路客运量1.02亿人;建有公园17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2平方米。

   (二)交通电信展翅腾飞

   30年来,我市交通邮电业共投资82.66亿元,年均递增21.5%。首先,交通建设方面成效显著。2008年末全市已有铁路干线两条,通车里程313公里,厂矿专用铁路115公里,形成了横贯东西,联结城镇和厂矿的铁路交通网络,洛湛铁路的建成更使娄底提升为继株洲、怀化之后的湖南又一交通枢纽。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606公里,比1978年增长近4倍,等级公路达到7543.2公里,公路路网密度达到13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9611.38公里,全市92个乡镇办事处全部通水泥(沥青)路,实现了乡乡通客班车。另有90%以上的自然村通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密如蛛网的公路网络。娄涟高等级公路、上瑞高速公路的全面贯通,将娄底划入以省城长沙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从整体上看,全市形成了立湘中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全国、处一隅而至世界的交通优势。其次,邮电通信业空前发展,到2008年末,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总量31.68亿元,比1978年增长1584倍。全市拥有邮电局所80处,固定电话用户56.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4.3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4.3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8.9部/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2.11万户,现代信息文明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缩短了娄底与世界的距离。

   五、科教兴娄硕果累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科教事业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30年来,娄底在教育领域共投资23.56亿元。各类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先后建成娄底人文科技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娄底卫校、潇湘职业学院、娄底高级技校等一批大中专学校。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幼儿园178所,在园幼儿5.35万人;小学987所,在校学生30.97万人;普通中学280所,在校学生23.9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4所,在校学生4.81万人;普通高校3所,年招生0.91万人,在校学生2.62万人,年毕业生0.73万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94%,全市基础教育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普通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20.79%,连续6年居全省前列。在科技领域,科技成果不断创新,2008年,全市共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72项,其中,国家科技部立项4项,省科技厅立项32项。全年共编制科技计划项目两批,累计立项174项,投入经费550万元。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2008年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36.53亿元,较2007年增长34.3%。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家。全年受理专利申请688项,增长17.2%,专利授权264项。农村科技合作社继续在全市大力推广,科技信息“户”联网建成并投入使用,星火科技“12396”专用服务电话开通运行。

   (二)文卫事业健康发展

   2008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1%,比1992年提高87.1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2%,比1992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8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62个,拥有床位总数8172张,卫生技术人员11918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12.0倍、6.5%和58.7%。2008年,全市5个县(市、区)都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80.8万人,参合率达87.32%。

   (三)居民生活全面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人民得到实惠最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2008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337.74亿元,比1978年增加273.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80.2元增加到2008年的12324元,年均增长12.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2年的148元增加到2008年的3292元,年均增长10.9%。住房条件明显改善。1978—2008年全市竣工住宅1533.53万平方米,到2008年末,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29.9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40.14平方米。

   (四)社会保障成效明显

   2008年,全市城镇单位职工由1978年的17.1万人增加到119.71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980年的777.81元增加到20953元,年均增长12.5%。2008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9.6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3.7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0.9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4.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人数为21.7万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人数为113.88万人。

   60年前,我们种下梦想,筚路蓝缕一路前行;60年后,我们收获荣耀,政通人和,万象更新。今天的娄底,面对如火如荼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新征程,目标更加宏伟,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了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市”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制定了“科学发展、加速赶超”的总体战略和“工业主导、基础现行、项目带动、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描绘出了娄底新一轮大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突出工业主导,切实提升加速赶超的推动力。其一,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要坚持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化”的路子,切实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实现5年年均增长14%,到2013年,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达500亿元,在全省排名由现在的第8位上升到第7位。其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特别要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业收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上求突破。确保农业增加值5年年均增长4%以上,农民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其三,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坚持“区域联动、产业驱动、城乡互动、文明带动”的战略路线,力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着力抓好“一心两翼”城镇带建设(“一心”即娄底市中心城区;“两翼”即娄底市区—涟源—冷水江—新化和娄星—双峰两个经济走廊)。按照“三基地、一中心、一枢纽”的定位,着力抓好“两翼”的城镇建设,依托原有基础,科学规划和切实引导沿线的城镇布局,做兴产业,做旺人气,构建首尾相顾、城乡互动的“经济走廊”。在现有“五张名片”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好更高层次的“三张名片”(即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着力扶持发展15—20个重点中心镇建设。到2013年,中心城区面积要由现在的40平方公里扩大到53平方公里;全市城市人口将达到202万以上,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6.8%。

   第二,突出基础先行,切实增强加速赶超的承载力。一是交通网络建设先行。要按照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按照对内大循环、对外大联通的总体要求,着眼网络化、立体化和现代化,着力完善市域交通、城际交通和城市内部交通3个体系,打造便捷通畅的人流、物流通道,提升城市交通集散能力。到2013年,全市公路里程将达11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20公里;改造国道55公里、省道240公里、乡村公路3000公里;力争实现境内111公里资水通航基本达到6级标准。二是农业基础建设先行。以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电网、通信、广播电视、沼气和农产品仓储和保鲜、市场设施等建设为重点,全面落实“为民办实事”的宗旨,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城乡公共项目建设先行。切实加强城乡道路、公交、供水、供电、供气、信息、生态环保、防洪保安、集贸市场以及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工作,统筹发展和完善公用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配套设施,全面提升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四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着眼提质创优,连“线”建“网”,合理组织开发旅游线路,加快建设和完善旅游交通、食宿、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

   第三,突出项目带动,切实发挥加速赶超的牵引力。首先,强力主攻重点项目。重点抓好2个钢厂(涟钢、冷钢),4个电厂(金电、华润、凯迪生物质能、新化电厂),3个焦化厂(安石、汇源、冷刚焦化)和4个水泥厂(湖南海螺、双峰海螺、国产实业、冷水江波月水泥)等重大技改工业项目建设,实现千万吨钢、千万吨煤、千万吨水泥和百亿千瓦时电产量,进一步扩充规模,凸显优势。其次,全力力争上新项目。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扩大投资、启动内需的有利时机,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动态,跟踪了解国家启动内需投资意向,立足基础,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多上项目,上大项目。再次,大力招商引进项目。要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紧盯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趋势,积极对接,主动出击,加大力度,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力争到2013年,实现实际内联引资120亿元,进出口总额1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2%。
    
   第四,突出协调发展,切实凝聚加速赶超的合成力。一是努力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市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培育和弘扬娄底精神,激发全市人民热爱娄底、建设娄底、振兴娄底的自豪感和责任心,汇聚成加速赶超的强大力量。二是努力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大力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努力上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力争到2013年,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75亿元,年均增长30%。同时,要正确引导消费,加强城乡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增强消费预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3年,达300亿元。三是努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力度,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不断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四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的“五有”目标,以就学、就医、就业、安居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五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满怀希望、饱含热情的418万湘中儿女已经踏上再次跨越的新征程。让我们从回顾历史中启迪智慧,从展望未来中坚定信心,高擎科学发展的伟大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跃马扬鞭,高歌猛进。

(娄底市统计局局长 邓焕章)

 

【本文PDF印刷版下载】  栉风沐雨铸伟业 加速赶超展宏图——娄底市经济社会发展60年综述.pdf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宣传中心设计/制作/维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