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位于湖南地理几何中心,土地面积8109.59平方公里,总人口455.17万人,是湖南重要的工业城市,能源原材料战略储备基地,是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环长株潭城市群中极具发展潜力与活力的重要节点城市,被誉为“湘中明珠”。据传,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在这里交相辉映,故而得名。
新中国成立初期,娄底境域隶属益阳专区和邵阳专区;1977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涟源地区(1982年更名为娄底地区),辖新化、新邵、邵东、双峰、涟源5县和冷水江市,娄底实现了初步建制;1983年7月,新邵、邵东两县划归邵阳市管辖,至此,娄底地区所辖行政区域与现娄底市基本一致;1999年1月,娄底撤地设市,原县级娄底市改名为娄星区,娄底成为湖南最年轻的地级市。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勤劳、勇敢、智慧的娄底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用真抓实干书写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篇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受“三期叠加”等因素影响,娄底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矢志攻坚克难,闯出了一条“加速转型,奋力赶超”的新道路,娄底经济实现“U”型反弹,经济增长连续近3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极上璀璨的明珠。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财政金融支撑有力
经济总量再上台阶。70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1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540.41亿元,增长了1316倍,年均递增2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7.8%;其中1952-1978年年均增长5.1%,1978-2018年年均增长9.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0.7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51.87亿元,增长了199倍;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0.1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698.26亿元,增长了4106倍;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0.2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690.29亿元,增长了2760倍。人均GDP持续攀升。全市人均GDP从1952年的60元增加到2018年的39249元,增长了653倍,年均递增593.8元;分阶段看,1965年全市人均GDP突破1百元,1990年全市人均GDP突破1千元,2007年突破1万元,2011年突破2万元,2014年突破3万元,到2019年有望突破4万元。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70年来,全市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增长协调、基础稳固”的财源体系,实现了从“吃饭财政”到“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绩效财政”的转型嬗变。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950年的54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31.78亿元,增长了2.4万倍,年均增长24.1%;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从1950年的45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303.29亿元,增长了6.7万倍,年均增长26.0%,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民本民生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逐年增强。
金融运行总体稳健。70年来,全市金融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丰富,逐步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创投公司、股权投资和应急转贷资金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201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09.58亿元,比1953年的415万元增长了4.6万倍,年均增长26.6%;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94.34亿元,比1953年的337万元增长了2.95万倍,年均增长25.8%;全市证券交易额1340.57亿元,比2009年的394.08亿元增长了2.4倍;全市保费收入53.77亿元,比2009年的16.2亿元增长了2.3倍。
二、三次产业各具特色,增长后劲显著增强
农业农村基础稳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农业生产基础单薄,基本是“靠天吃饭”,粮食产量较低,自给自足比较困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改善,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2.08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45.62亿元,增长了117倍;全市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31.2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56.33万吨,增长了4.01倍,年均增长9.4%;全市出栏肉猪从1952年的29万头增加到2018年的253.34万头,增长了7.7倍,年均增长10.8%。同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特色养殖、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工业转型迈向“中高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工业部门十分单一,以采矿、冶金业和简单加工业为主,1958年全市冶金工业和煤炭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2.8%。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到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初步建成以钢铁、电力、煤炭、化工、机械、建材等六大行业为支柱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六大行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3.2%,娄底成为全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始终坚持“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工业发展进入腾飞期,工业生产能力日益增强。2018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3860家,比1949年的54家增长了70.5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98家;全市钢材产量 1328.7万吨,比1959年的3007吨增长了4418倍;全市水泥产量1265.4万吨,比1958年的877吨增长了1.44万倍;全市发电量146.6亿千瓦时,比1951年的4万千瓦时增长了36.6万倍。同时,钢铁、水泥、电力等传统产业,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规模效应凸显;煤炭行业从1987年开始近30年来产量持续保持千万吨以上,到2012年超过两千万吨,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决按照中央、省委要求关停中小煤矿,到2018年全市煤炭产量压减到641.4万吨,比高峰期压减了三分之二以上;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制造、农副食品加工、汽车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初具规模,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全市工业动能不断转换,并逐步向中高端迈进。2018年,全市高加工度和高技术工业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占比为33.1%,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到40.5%。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195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2478万元,到1978年也只有1.62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第三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而日益兴旺,进入发展快车道。2018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90.29亿元,40年来年均增长11.4%,快于同时期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主要行业中,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保持稳健增长,增加值分别从1978年的0.34亿元和0.4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90.2亿元和92.53亿元;2018年,这两个行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26.5%。信息传输、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这些现代服务业也逐步发展壮大,增加值分别增加到158.06亿元和42.22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29.5%。全市服务业结构更趋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能力不断提高。
三、结构调整持续深入,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4.4:14.5:21.1,农业占比较高,主导地位明显,工业和服务业相对比较薄弱,呈现传统的“一三二”结构;197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36.4:43.5:20.1,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呈现工业化初期特征的“二一三”结构,一产业占比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发展仍然很不充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基础巩固加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9:45.3:44.8,呈现工业化中期特征的“二三一”结构,工业的主导地位继续凸显,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重差距缩小到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更加突出。
非公经济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经济以公有制经济为绝对主体;到改革开放初期,全市也仅有商业经济中有占比极小的个体私营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逐步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点。2018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00.19亿元,比2003年增长7.7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3%,比2003年提高7.8倍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5%,比2003年提高5.9个百分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经济完成的投资额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提升到63.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835家,占比达93%,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9.5%。
新兴动能茁壮成长。70年来,全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并行,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初步形成了多点支撑、特色纷呈、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速,2018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150.7亿元,增加值244.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5.9%,比2009年提高4.1个百分点;旅游产业持续火爆,2018年,全市共有国家等级旅游景区15家,其中4A级4家,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梅山龙宫、紫鹊界、曾国藩故居、湄江、大熊山、三联峒等景区持续火爆,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全年共接待旅游者总人数435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1.0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34倍和160倍。移动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全市本土化电商平台创建和全国性电商平台入驻不断增加,企业电子商务活动日趋活跃,在库的本土电商企业已达45家;万宝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区块链产业园筑巢引凤,近期又成功举办互联网应用技术万宝峰会,影响力和集聚性不断增强,入驻企业稳步增多。
四、投资消费协调拉动,开放崛起行稳致远
投资建设快速推进。70年来,全市陆续推进和建设一大批影响深远的产业项目、民生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全市经济振兴和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竞争力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始终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稳增长的牛鼻子,以大投资促进大发展,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努力打造投资洼地,推动一切优势资源要素向项目建设集聚,全市投资建设力度不断增大。分阶段看,1952年,全市基本建设投资额仅109万元,197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0.92亿元,1992年突破10亿元,2005年突破100亿元,2015年突破1000亿元,年均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长;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1978年的25.1%提升到2018年的55%左右,提升了近30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日趋繁荣。70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环境不断改善,且随着高铁、高速及城乡交通路网设施建设的完善,全市消费辐射能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城乡商品交易市场繁荣活跃。2018年,全市批零住餐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合计13.22万个,其中法人单位近万个,个体经营户约12万个,法人单位中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454家,住宿餐饮业企业65家;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4个,市场营业面积达25.64万平方米,商品成交额达110.45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29亿元,比1952年的0.42亿元增长了1344倍,年均增长19.6%。
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70年来,娄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多措并举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03.07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42.8倍,年均增长23.3%。其中,出口额41.13亿元,进口额61.94亿元,在出口货物中,机电产品出口4.1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12亿元,出口的商品从改革开放之前的茶叶、牛皮、锑品等传统产品,转变成机电产品等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更高的高新技术产品。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39亿美元,比1992年的111万美元增长485倍。从2009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每年承办一次“湘博会”,推动全市农机、电子陶瓷和特色农产品加快走向国际市场,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五、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交通邮电实现跨越。70年来,全市交通运输和邮电业伴随着工业经济的腾飞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铁路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仅湘黔铁路通车至蓝田;到2018年,全市境内铁路通车里程475公里,沪昆铁路和沪昆高铁横穿东西,洛湛铁路和娄邵铁路纵贯南北,按照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呼南高铁将与沪昆高铁在娄底南成“十字”型交叉,娄底将进入“双高铁”时代。从公路看,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从1949年的78.9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15113公里,增长了191倍;潭邵、娄新、新溆、长韶娄、安邵、娄衡、益娄等7条高速公路相继通车,龙琅高速正在建设,公路建设全面提速。同时,娄底、新化两个机场纳入规划并开始启动相关工作,全市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交通的改善带动了交通邮电业的快速发展,2018年,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125.23亿吨公里,比1949年的0.5万吨公里增长了250万倍;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53.7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比2001年的15.29万户增长了22.1倍;全市邮电业务收入28.94亿元,比1950年的8.16万元增长了3.5万倍。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70年来,娄底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城镇化建设,着力发展品质中心城区、秀美县城、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全市城市建设和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总人口188.78万人,以农业人口为主,城镇人口仅8.37万人,城镇化率4.4%;2018年,全市总人口455.17万人,常住人口393.1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8.11%,比1949年提高了43.7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63个百分点。特别是中心城区,1978年确定为行政公署所在地时还是一个落后小镇,荒土地上建新城,目前已逐步建成一个颇具现代气息的宜居城市。2018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62平方米,中心城区商贸物流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山水城市特色凸显,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特别是煤炭、锑品的开采利用,以及钢铁、水泥、化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撤地建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修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近年来,全市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等荣誉称号,全市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2018年,实际监测的地表水断面中,满足Ⅲ类标准及以上的断面比例100%;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4天,优良率为88.8%;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7.1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市活立木蓄积量1636.91万立方米,比1999年增加了28.4%,森林覆盖率为50.25%,比1999年提高了8.75个百分点。
六、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科教文卫全面发展。70年来,全市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事业从无到有、高科技企业由少到多、科技创新能力由弱变强,成功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18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提升到1.43%;全年申请专利2730件,比1999年的110件增长了23.8倍;全市专利授权1679件,比1999年的90件增长了17.7倍。教育事业取得开创性成就。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教育巩固发展,大班额化解初见成效,2018年,全市37所普通高中在校学生8.00万人,248所初中学校在校学生15.49万人,738所普通小学在校学生35.16万人,736所各类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5.27万人,各级各类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及教学成绩均超过了全省的平均水平。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7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7%,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79%;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占GDP的比重提升到4.75%,比2013年提高2.15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卫生计生机构改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末,全市共有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72个,卫生技术人员21202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7431张,分别比1999年增长了21倍、71.6%和2.1倍。智慧医疗有序推进,大病保险、大病救助全面落实,在全省率先实行全科医生驻村服务全覆盖。
社会保障不断健全。70年来,全市逐步建立并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全市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升。2018年末,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7.78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6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7.89万人,养老保险合计参保人员比2011年多89.7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7.1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49.64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7.46万人,基本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3.5万人,比2011年多4.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40.85万人,比2011年多7.6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20.89万人。全市共有2.30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52亿元;8.7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70亿元。
居民收入节节攀升。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很低,且增长缓慢,到1978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只有351和148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7916和11657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78.5倍和77.8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53年的61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302.1亿元,增长21.3万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储蓄存款达3.3万元。2018年,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6.37万辆,比1999年的2.43万辆增长了14倍;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 34.39万辆,比1999年的1.23万辆增长了27倍,每百户居民拥有私人汽车数达到29.2辆,比1999年增长了12.5倍。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娄底建市2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稳步“上楼”的青春娄底,朝气蓬勃,充满希望,已经昂首迈上再次跨越的新征程。全市上下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胸怀、更加开阔的视野,立足全国“一带一路”和湖南“一带一部”的战略布局,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富饶美丽健康祥和新娄底目标,加速转型、奋力赶超,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继续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娄底力量!
注:本文涉及的1949-1980年历史统计数据,来自于娄底地区统计局1987年8月整理编印的《湖南娄底地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0》1-4册,彼时娄底地区所辖区域与现娄底市基本一致,因此,数据延续性、连贯性、可对比性较强。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
核稿:徐 林
责编: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