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栉风沐雨,70年春华秋实,勤劳智慧的长沙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追梦前行,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深入推进现代化长沙和“三个中心”建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长沙经济社会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实现大飞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沙,饱受“文夕大火”和抗日战争中长沙会战的创痛,当时城中最高建筑只有7层楼,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新中国成立的新起点上,跟随着新中国豪迈向前的发展脚步,长沙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开启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2.87亿元增加到2018年11003.41亿元,实现了量与质的蜕变。1952年到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4.7%的增速,从不到3亿元增长到16亿元;改革开放之后,长沙步入发展的快车道,1979-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高于1949-1965年均增速8.5个百分点,高于1965-1978年均增速7.7个百分点。全市经济总量不断实现跨越,1978年到1990年,从16.9亿元到突破100亿元用了12年时间;1990年到2003年,突破1000亿元用了13年时间;2003年到201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用了14年时间;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站上11000亿元新高点,经济总量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第14位。
地方财政实力显著增强。长沙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1978年时仅为4.3亿元,分别于2003年和2014年突破百亿和千亿大关,2018年达到1544.95亿元。1979-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8倍,年均增长15.8%。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199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35.31亿元,到2018年末达到18633.60亿元,增长78.2倍;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由1994年180.85亿元增加至18360.89亿元,增长100.5倍。全市上市公司累计达到67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61家,总市值6577.90亿元。新三板挂牌公司累计达到119家。
全省龙头彰显大担当。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在全省的引领作用凸显,贡献不断提升,首位度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从1952年的10.4%提高到2018年的30.2%,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从1978年的12.3%提高到2018年的3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比重从1965年的15.2%提高到2018年的3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从1978年的15.4%提高到2018年的31.9%。
全面开放构建大合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长沙抓住全球化发展机遇,对外开放水平取得历史性突破。在“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战略指引下,长沙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拓展对外通道,成功获批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18年,长沙进出口总额为193.8亿美元,是1995年的9.4倍,年均增长10.2%;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7.80亿美元,是1984年的1715倍,年均增长47.7%。
二、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长沙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农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绝大部分,工业几乎空白,第三产业主要以低端商贸业为主,产业结构为典型的“一二三”结构。60年代,全市积极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比重有所下降,到1978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3.3:44.2:22.5。改革开放后,长沙先后实施“兴工强市” “服务业倍增”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到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9:42.4:54.8,已建立起了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结构。与1978年相比,全市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3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1978—2018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9%、14.2%和14.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一、二、三”到“二、一、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转变。
农业生产大步迈向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农业发展以种植业为主,产品种类单一。194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为1.70亿元,粮食产量74.30万吨,1950年全年出栏肉猪仅为31.14万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靠天吃饭到逐步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生产保障体系的转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提供绿色健康产品的转变。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6.92亿元,是1949年的310倍;粮食总产量215.52万吨,是1949年的2.9倍;油料总产量9.74万吨,是1949年的42.3倍;出栏肉猪438.53万头,是1950年的14.1倍。全市有187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7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国“三品一标”总数突破6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11520个,入社农户24.33万户,参与农户39.61万户。全市机械总动力达607.50万千瓦,是1978年的18.1倍,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9.6%。
工业攀登智能制造新高点。新中国成立时,长沙仅有985个生产单位,其中100人以上的工业企业仅8家,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0.58亿元。新中国成立后,全市开展扶持民族工业、改造私营手工业的工作,1952年工业生产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史最高水平,国营工业企业增至75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长沙重点发展轻纺工业,轻工业比重开始上升,工业内部比例得到改善。20世纪以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逐步从结构简单到门类齐全、从劳动密集型工业主导向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共同发展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措施推动下,全市重点打造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工业规模不断壮大,高新产业迅速发展,发展质量得到有效提升。201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为3667.54亿元,是1978年578倍,年均增长14.3%。全市已建立起覆盖155个行业中类比较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19家,是1998年的4.8倍;平均每家企业拥有资产总额3.44亿元,是1998年的4.8倍,其中大、中型企业383家,是1998年的3.4倍,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3.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2%,比2011年提高9.9个百分点。
服务业成长为增长新动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期,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中一直占比最低。近年来,长沙市通过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积极壮大培育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业态多样、功能完善的新兴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服务业逐渐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服务业增加值由1978年3.79亿元增加到2018年6024.49亿元,年均增长14.3%,增速高出第一产业9.4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增速基本相当。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传统服务业占比降低、新兴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2018年,全市批零住餐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18.0%,比2010年降低6.3个百分点;以营利性服务业为主的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30.8%,比2010年提高21.1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18年达到60.1%,比2010年提高24.5个百分点。
投资持续扩大助推大发展。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沙不断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企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发展。195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仅0.05亿元,1978年达2.41亿元,1995年超百亿元,2006年突破千亿大关,2014年突破五千亿大关。1951-2018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3万亿元,年均增长16.0%,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随着投资体制改革深化,投资主体实现了由单一的国家投资向国有、集体、个体和外资投资等多元主体的转变,投资渠道渐行渐宽,投资结构更趋合理。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由1979年的25.2%扩大到2018年的61.6%,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01年0.4:14.4:85.2调整为2018年的0.7:31.4:67.9。
消费品市场日益壮大繁荣。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百业待兴。194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0.92亿元。随着全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商贸行业经历了国有民营、改组改制等多轮次改革,非公经济发展繁荣,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市场持续繁荣,物资供应从短缺走向充足,消费品种类极大丰富,计划经济时代极具特色的吃、穿、用各类消费品“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长沙,已建成了门类齐全、城乡贯通的商业销售网络,专卖店、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店、购物中心等遍地开花。2018年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65.04亿元,是1949年的5206.6倍,年均增长13.2%。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各种商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网上消费迅速发展。2014—2018年长沙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销售额增速分别为309.3%、67.3%、44.9%、120.8%、23.3%;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速72.0%、87.1%、42.3%、33.9%、34.4%,远高于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销售额、零售额增速。
三、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历史古城焕然一新
城市空间大幅拓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沙,城市破烂不堪,市区面积狭小,仅有6.70平方公里。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长沙城市空间大幅拓展,城市功能不断丰富。全市建成区面积从1949年的不到7平方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567.32平方公里。城市集聚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长沙城镇人口达到645.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51.22万人,城镇化率79.12%,比2002年提高32.22百分点。市政设施日益完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既无水厂又无煤气,公共汽车仅有11辆以木炭为燃料的老爷车,到现在城区供水普及率100%;城市燃气普及率100%;邮政网点遍布城乡,邮路四通八达,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机构覆盖城乡;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公交分担率达54.2%,社区公交直达地铁站;“一圈两场三道”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15分钟生活圈在全市星罗棋布。
美丽乡村纵深推进。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不断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农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公路逐步连接到户,实现了市到县、县到乡镇“一小时交通圈”。特别是十九大以后,深入实施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建设行动,推动美丽乡村实现提标提质,加快农村公路、供水、电网、信息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城乡教育、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水平持续提高。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已通公路、电、电话、有线电视和宽带互联网,78.4%的行政村已通自来水;旱厕改造、垃圾处理、规范农村建房、黑臭水体整治、移风易俗全面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减量行政村覆盖率超过50%。
交通架构日臻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城区道路以背街小巷为主,1949年长沙的市区道路只有224公里,1990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484公里,1994年长沙市长永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湖南高速公路零的突破。随后,京港澳、长常、长浏、长韶娄、绕城等高速相继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如今,长沙城市过江通道达10条,京广、沪昆高铁在长沙“十字交汇”,地铁1、2、4号线及磁浮快线、长株潭城际铁路相继开通,地铁3、5、6号线加快建设,长沙进入“地铁时代”“磁浮时代”“城际铁路时代”。黄花国际机场迈入“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跻身全球百强;2003年长沙霞凝新港投入运行,成为湘江流域最深的内河港口之一。2018年,全市货物周转量达487.42亿吨公里,是1978年的57.8倍;旅客周转量达300.37亿人公里,是1978年的30.9倍。
四、科教文卫全面进步,民生福祉大幅增进
科技创新成就令人瞩目。新中国成立之初,长沙的科技水平极低,研发投入几乎为零。近年来,全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实力稳步提升。2018年,全市拥有科学研发机构95个;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65.9亿元,是2010年的30.5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1.22%提高到2018年的2.42%;科技成果丰硕,专利授权量从1998年的450件发展到2018年的21188件,年均增长21.2%;2018年长沙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3件。
教育事业发展欣欣向荣。1949年,长沙仅有在校小学生14.71万人,教职工7810人,2所高等院校。70年来,长沙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市建设,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已基本建立优质、特色、和谐、活力、公平的区域现代教育体系。2018年,全市拥有高等学校51所,比1949年增加49所;在校学生数达到70.35万人,是1949年的262.0倍。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7所,在校生达到11.16万人,是1949年的48.6倍。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规模达14.03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5.6%。全市幼儿园1876所,是1952年的72.1倍,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80.2%;在园幼儿达31.1万人,是1952年的199.6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7%。
医疗卫生建设惠及全民。1949年,全市仅有14所医院、卫生院。新中国成立后,长沙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卫生健康需求,大力建设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与省会城市相匹配的公共卫计服务网络,健康长沙深入推进。2018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数4523个,是1949年的133.0倍,其中医院、卫生院331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4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卫生机构床位7.73万张,是1949年的103.4倍,其中医院、卫生院6.9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8.15万人,是1949年的65.0倍,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08万人。
人民生活变化翻天覆地。70年来,长沙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促就业、增收入、强保障、惠民生,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幸福感明显增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27元增加到2018年的5079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27元增加到2018年的29714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吃的已从过去填饱肚子为满足,发展到讲究膳食平衡;穿的不再是为了单纯遮体御寒,也不是单一的黄、蓝、灰三色,而是讲究舒适、新潮、美观;用的不再是简单的必需品,手机、空调、彩电、洗衣机等已经普及。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80年不到7.67平方米增加到42.7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空调机239.1台、计算机91.5台、汽车69.2辆,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空调机172.1台、计算机47台、汽车57.1辆。从追求“吃饱穿暖”到“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到“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再到如今“手机电脑年年换,私家小车到处跑”,长沙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设想不断转化为现实。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数据见证辉煌,奋斗谱写华章。新中国成立70年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人民风雨同舟、奋楫争先,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回顾岁月,鉴往知来;展望前程,催人奋进。“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全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和长沙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续写建设现代化长沙的壮丽篇章,以高质量发展把新时代全面建设现代化长沙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核稿:徐 林
责编: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