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前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决策咨询27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9-09-17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卓越奋斗下,湖南省科技事业从近乎空白起步,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艰苦努力的起步,改革开放后的加速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创新引领战略的有力推动等几个时期长足的发展,科技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
  一、科技体制逐步完善,重大规划不断推出
  (一)科技机构逐步健全,科研体制不断完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科技体制经历了从初步建立到稳步改革发展再到较为完善的阶段。1953-1965年,先后建立省中医药研究所、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等25个省属以上科研机构,科技管理得以增强。同期,还成立了省科学技术委员会。1966年至1976年兴建了省水稻研究所、园艺研究所等23个省属以上科研机构。80年代初,加大了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从1984年开始,全省通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又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顺应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新型科技体制,探索了不少成功经验。一是积极调整科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在科研机构改革中成功探索了“海利化工”和“中联重科”两个典型模式;二是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的科教领导小组,进一步理顺了关系;三是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环境。1988年,全省有专业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11个。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湖南加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先后制定颁布了关于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技术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着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科技体制。进入21世纪之后,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注重人才、突出产业化导向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得已形成,强化推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企业主持和参与科技计划项目比例由过去不到50%增加到80%以上;集中了70%以上的科技经费用于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得到完善,截至2018年底实现入网1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仪器8620台(套),入网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720家。
  (二)科技规划不断推出,引领全省科技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影响之外,湖南省始终有重大科技规划推出,尤其改革开放后,步伐加快,极大的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制出《湖南省1958-196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85-1991年,省政府先后出台《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关于推动科研生产联合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推动全省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1991年湖南出台《科教兴湘的决定》,鼓励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1年省第八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明确要“坚持科教兴湘、推进科技创新”;2005年省委八届十次全会上,又进一步明确了要大力实施“科教兴湘、人才强省”战略;2006年全省科技大会召开,确定了建设创新型湖南的发展战略;2008年,全省产学研结合创新大会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为创新型湖南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通过加强科技立法,壮大科技队伍、繁荣技术市场等多方面改革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近年来,又先后推出《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省的实施意见》和《湖南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重磅科技规划意见,成为了湖南省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南。
  二、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产出量质齐升
  (一)科技拨款持续增加,研发投入逐年递增
  财政科技拨款不断提高。1978年,省政府专门拨款2000多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恢复全省科技事业。从1990-2018年,财政科技拨款从1.10亿元提高到129.94亿元,28年间增长了117.1倍,年均增长18.6%;占财政支出的1.74%,比2005年提升0.51个百分点。
  R&D投入不断加强。全社会口径R&D投入从1996年的7.80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658.27亿元,22年间扩大了83.4倍,年均增长22.3%。特别是2008年突破100亿元后,最多每两年迈上一个百亿台阶,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2018年分别突破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2018年,湖南R&D经费总量居全国第10位,占全国的3.3%,比2010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占GDP比重)稳步提升,2018年R&D投入强度为1.81%,比1996年提高1.5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升0.068个百分点。
   
  
  (二)科技产出规模扩大,专利事业长足发展
  科技的投入带来产出的增长。1988年,“火炬计划”在湖南实施,同年成立了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志高新技术产业在湖南开始起步。在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468.05亿元,比1999年增长77.2倍,年均增长25.8%;实现利税2160.40亿元,比1999年增长44.0倍,年均增长22.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3.2%,比1999年提高19.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2018年全省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四大高新领域分别实现增加值1243.90亿元、1640.94亿元、1211.80亿元和1707.67亿元,比2007年分别增长34.6倍、5.9倍、9.6倍和4.2倍,年均分别增长38.4%、19.2%、23.9%、16.2%。2018年,高新技术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858个,比2017年增加133个。2017年,湖南规模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26.7%,创造了54.3%的主营业务收入、56.2%的企业利润、89.4%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和91.3%的有效发明专利,研发活动有效的促进了产出的增加。
  专利事业直接体现了科技发展的成果,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较快增长,专利成果数量成倍增长。1989年,全省专利申请量1619件,2000年增加到4117件,2008年激增至14016件:1989年全省专利授权量为1009件,2000年增至2555件,2008年达到6133件。到2018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94503件、48957件,比1989年分别增长57.4倍和47.5倍,年均分别增长15.0%和14.2%。截至2018年底,专利累积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90749件和321364件,累计发明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居中部六省前3位。 

1  湖南省专利数量增长情况

    类型

    2018

    1989

    1989年增长(倍)

    专利申请量(项)

    94503

    1619

    57.4

    其中:发明

    35414

    209

    168.4

    实用新型

    43361

    1291

    32.6

    外观设计

    15728

    119

    131.2

    专利授权量(项)

    48957

    1009

    47.5

    其中:发明

    8261

    48

    171.1

    实用新型

    29132

    919

    30.7

    外观设计

    11564

    42

    274.3

  三、科技队伍逐渐壮大,科技成果令人瞩目
  (一)科技人才队伍壮大,人员素质明显增强
  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加重视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近年来无论是数量还是整体素质都有较大的提高。1949年,全省仅有3个研究性机构,近200名专业研究人员。1960年,全省各类科学技术人员达到6.14万人。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省自然科学技术人员为22.75万人,1990年扩大到48.65万人。2018年,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98.74万人。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87.37万人;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人员11.37万人。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4.02万人,占14.2%;具有中级职称的42.84万人,占43.4%;高级职称人员总数是2000年的3.3倍,2001-2018年年均增长6.9%。2018年,全社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4.69万人年,是1996年的8.0倍,1997-2018年年均增长9.9%,其中,研究人员6.67万人年。R&D全时人员15.43万人,比2009年增长1.8倍,其中,全省每万人口中有全时研究人员22.37人。平均每万人口拥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126.6人,是1991年的1.7倍。2018年,湖南实施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引进支持战略新兴领域紧缺人才78人、创新团队4个、长期在湘工作外国专家1367人,新增60名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2  2008-2018年湖南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年份

    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万人)

    高级职称(万人)

    中级职称(万人)

  2018

    98.74

    14.02

    42.84

  2017

    97.56

    12.92

    43.20

  2016

    98.41

    11.75

    44.16

  2015

    99.45

    11.02

    45.39

  2014

    98.65

    11.22

    44.89

  2013

    101.21

    10.65

    46.21

  2012

    102.54

    10.55

    46.12

  2011

    100.82

    9.2

    44.96

  2010

    102.29

    9

    44.7

  2009

    102.22

    7.89

    44.11

  2008

    102.7

    7.45

    42.55

  (二)科技获奖成绩喜人,科技成果令人瞩目 
  截至2018年,全省共取得科技成果4.1万项。1979年-1984年,累计产生优秀科技成果789项。1985年-2008年,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62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480项,国际技术发明奖13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2007年至2018年,共取得219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19项;取得省级奖项2086项。2018年,全省取得科技奖项247项,是2007年的1.5倍;其中国家级奖项27项,省级奖项220项,分别是2007年的2.1倍、1.6倍。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涌现了一批居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如两系法杂交水稻、克隆神经性耳聋基因、银河巨型计算机、湘云鲫、高性能C/C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技术、亩产800公斤超级杂交水稻等。尤其是近年来,实施了一大批重点科技项目,收获了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涵盖了农业技术、工程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卫生等多个科技领域。如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虚拟轨道列车、1000千伏现场组装式变压器、首颗微重力化学卫星“陈家镛一号星”等创新成果,整列装载永磁牵引系统列车、可变径硬岩隧道掘进机、深海采矿设备、超级杂交水稻、异种胰岛移植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等,形成了覆盖12个市州的疾病诊疗研究和应用协同网络。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诞生了世界上首批经全基因测序出生的试管婴儿、中国首例“无癌宝宝”,建立国内第一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成为世界上最大胚胎干细胞库。“鲲龙500”采矿机器人、“海牛号”海底深孔取芯钻机等新产品为我国“深海”探测提供了支撑,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再创新高,耐盐碱杂交稻成功试种。
  
  四、科技支撑作用彰显,创新引领动能增强
  (一)科技支撑作用增强,助力发展新动能
  科技的支撑作用体现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也体现在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十一五”期末,湖南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1%,“十二五”期末上升至53.2%,2017年提升至56%。当前,湖南经济正处于提质增效、结构优化的时期,高技术制造业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成为带动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2017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87.36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倍。高技术制造业的较快发展得益于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为78.78亿元,比2012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27.7% ,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速高12.6个百分点。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和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成效突出。2018年总数突破4600家,较上年增长40%以上,一年净增数与过去5年的增加数持平;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2548家,86.2%的企业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收28.4亿元。科技促进发展新动能,开辟了经济增长的新天地。
  (二)自主创新愈加活跃,创新实力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在引领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从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科技从引进技术为主逐步走向自主创新。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全省自主创新活跃度不断提升。根据创新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湖南37.4%的企业成功实现创新,比2016年提升3.5个百分点;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占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比重为44.7%,占所有调查企业比重为20.6%,分别比2016年提升1.0、2.7个百分点。其中,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比重分别为6.6%、4.1%,比2016年分别提升1.3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2018年,大中型工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313.65亿,是1990年的235.8倍,年均增长21.5%;R&D内部支出经费合计293.37亿元,是2007年的6.9倍,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79%,比2007年提升0.81个百分点。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创新发展成效明显。2018年大中型规模工业企业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5939.70亿元,是1991年的124.2倍;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5609.61亿元,是1991年的125.9倍;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34.3%,比1991年提高19.7个百分点。
  近年来,株洲、衡阳纳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浏阳、湘阴、资兴获批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促进了湖南创新实力的增强。2016年,全省新增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0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和26家国家级“星创天地”。2017年,湖南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由2012年全国的第15位上升到第11位,提升了4位。
  70年来,湖南科技事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成就。展望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湖南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进一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省科技事业必将再创佳绩,为湖南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承办:人口(社科)处
执笔:郭开金
核稿:徐 林
责编:刘昕毅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