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2004年妇儿发展规划监测评估报告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张家界市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实施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社会共同努力保障妇女儿童的生存权利,使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一、经济发展改善了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
1、经济不断发展,提高了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据监测统计:全市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一定改善。2004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6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6582元增加到7113元,增长8.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1863元增加到2082元,增长11.8%,且增长幅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收入增加,相应提高了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
2、用于妇女儿童健康和教育的投入增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项保障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为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条件。监测统计显示: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5亿元;卫生经费支出3814万元;妇幼卫生经费支出184.02万元;防治防疫经费支出832.25万元;计划生育事业费支出310.5万元。
3、儿童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卫生保健条件逐步改善。2004年,我市婴儿死亡率为15.04‰,比2000年的29.87‰下降了50个千分点;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8.02‰,比2000年的37.13‰下降了48.53个千分点;两项指标均已提前达标。儿童四项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疫苗接种率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已提前实现中期规划目标。
4、初步改变了农村多年饮用水不安全、不卫生状况,农村改水、改厕覆盖面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市按照《张家界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要求,结合全市爱国卫生工作的开展,从总体上初步改变了农村中多年饮用不安全、不卫生水的状况,使得农村改水、改厕的覆盖面不断提高,特别是2004年市政府的“八件事实”的到位,使我市农村改水受益率达92.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53.5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2.5%;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和改善了农村的生存环境,而且还增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性认识。
二、存在的问题
《张家界市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实施规划》实施四年来,妇女的自身价值和作用引起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妇女儿童的各项权益基本得到了保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城市污染与治理有较大距离。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城市化建设,城市人口增长较快,由此带来污染度和垃圾量增加,给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造成很大压力,致使我市的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缓慢。特别是我市的污水处理厂2004年才建成,要想达到40%的规划中期目标困难可想而知;加之,往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只是做卫生填埋类的简易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多年来为零,离中期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2、农村卫生保健、医疗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滞后于城镇。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非住院分娩中消毒接生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都有所下降,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还没有开展。主要原因:一是“降消”项目配套经费不能及时到位,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缺乏,产房设备简陋:二是我市财政紧张,无力解决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
3、对暂住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难以到位;当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增幅较大,艾滋病预防教育任重道远。
4、社区儿童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欠缺,社区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城镇发展需求。
三、建议:
1、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强化社区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以农村为重点,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基层保健网络;改善社区、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落后状况;做好农村妇女儿童预防保健工作,减少农村妇女孕妇死亡和妇科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非住院分娩中消毒接生率;加强对艾滋病、性病的宣传防治工作。改善农村妇女儿童健康环境。
2、促进城镇妇女就业、帮助农村妇女脱贫致富。为城市妇女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和培训,提高它们的就业能力,进一步解决40-50人员就业问题;为农村妇女科技致富架桥铺路,提供先进的科技服务和信息,帮助她们学习和掌握新的生产技术方法,了解市场变化,提高经济收入,帮助农村妇女早日脱贫致富。
3、加强儿童精神文明建设,为儿童课外活动提供场所。到目前为止,全市还没有一所适合少年儿童活动的校外活动中心,因此尽快建设适合少年儿童活动的校外活动中心,为丰富少年儿童精神文明生活提供场所;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4、进一步加大城市环保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倡导绿色消费,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张家界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