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县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状况分析(2008)
《湖南省、市、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实施七年来,望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使妇女地位进一步提高,参政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儿童优先”原则基本得到尊重,关心爱护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妇儿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妇儿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一、发展状况
2007年,望城县紧紧围绕“建设和谐新望城,跻身中部十强县”的战略目标,不断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妇女儿童事业的顺利发展。
(一)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经济收入快速增长。2007全县GDP为14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增副提高1.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21044元,同比增长16.7%。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89元,比上年增长15.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24元,比上年增长16.81%。
二是财政用于妇儿方面的投入增加。2007年,全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2623万元、卫生经费1571万元、妇幼保健经费115万元、防治防疫事业费306万元、计划生育事业费917.4万元、用于改水方面的投入1492.5万元、用于改厕方面的投入120万元、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投入17895.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3%、持平、9.5%、19.5%、53.59%、14.9倍、1倍、15.2倍。由于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对推动两个规划的顺利实施,促进我县妇女儿童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妇女参政议政程度进一步提高
由于各级认真落实妇女发展规划要求,重视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使女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参政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性配备率不断增加。2007年,我县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都达100%,我县女公务员人数为658人,占公务员总数的46.11%,(已实现规划45%的目标)比上年提高0.78个百分点;县级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中女干部配备率达63.85%,比上年上升了0.21个百分点;市人大代表中女代表4人,比上年增加1人,县人大女代表62人,比去年增加14人,占县人大代表的23.94%,比上年提高5.19个百分点;市政协委员中女委员2人,县(市、区)政协委员中女性47人,比上年增加21人,占县(市、区)政协委员的20.9%,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目前我县19个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均配有1名女干部。二是社区、村级妇女干部不断成长。结合区划调整后的实际,2007年我县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村妇女主任、社区妇联主席业务培训班,对村、居委会后备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培养了一批能带领广大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的妇女骨干。
(三)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我县加大了教育改革创新力度,在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儿童受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儿童和女性受教育的状况越来越好。
1、儿童学前受教育率明显提高。我县儿童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连续三年达100%;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52.3%,其中:女童48.9%,比上年提高0.8个百点。
2、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巩固。2007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小学5年巩固率连续八年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连续八年均超过100%,达109.2%;初中阶段净入学率连续八年均达100%,已提前实现规划目标;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9.5%,比200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女生达99.4%,比2000年提高1.33个百分点;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9.9%,其中:女生85.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初中生辍学率为0.49%,比2000年下降1.2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1%,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女生87.8%(接近95%规划目标),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初中毕业生越来越少,但高中学校容纳量不变,使更多的初中毕业生能读上高中,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大大提高。2007年我县中学生《国家体育段炼标准》达标率达99.3%。
(四)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我县新一轮妇儿规划实施以来,各级加大了医疗、卫生保健经费的投入,医疗卫生保健设施日趋完善,同时加强了各种突发病变事件的应急救助举措,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保障基本得到了落实。
1、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地区生活、卫生保健水平,衡量儿童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多年来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65‰,比上年下降1个千分点,比2000年下降10.1个千分点,已经低于2010年17‰的目标值。婴儿死亡率6.73‰,比2006年下降0.36个千分点,比2000年下降8.17个千分点,。连续八年全县没有发现一例新生儿破伤风病例。
2、孕产妇死亡率已经提前实现规划目标。由于县委县政府对妇儿工作的重视,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宣传落实到位,医卫条件不断提高,我县孕产妇死亡率已经提前实现规划目标。2007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5.41/10万,(已实现规划30/10万的目标),虽然比2006年上升11.77个10万分点,但比2000年下降70.59个10万分点,比2005年下降3.08个10万分点;妇女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2007年为0.1‰(已提前实现规划1‰的目标),与上年持平。
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系统管理率逐年提高。2007年,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52%,(已提前实现规划90%的目标)比上年上升0.68个百分点;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78.85%,(已提前实现规划70%的目标),比上年上升2.15个百分点;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连续七年达100%。非住院分娩接生率和非住院分娩中消毒接生率连续八年达100%。孕产妇产前医学检查率不断提高,2007年为99.52%,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
4、育龄妇女生殖保健与育龄人口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继续上升。全县2007年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知识普及率达97.6%,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育龄人口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达98.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5、各种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2007年我县卡介苗疫苗接种率、脊灰疫苗接种率、百白破疫苗接种率、麻疹疫苗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8.8%、98.3%、98.5%、96.4%、98.4%,比上年分别提高0.8、1.2、2.4、1.2、0.4个百分点;以乡镇为单位免疫接种率为98.2%,比上提上升0.2个百分点。
(五)妇女儿童权益受到进一步保护
在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执法检查,加大对各种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起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社会管理制度,使妇女儿童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的维护。一是不断完善法律援助机构,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2007年,全县共有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4个,比2000年增加1个;得到法律援助的妇女儿童达432人,比上年增加47人,增长12.21%;建立特邀陪审员制度的法庭6个。县以上妇联接待家庭婚姻信访电数2007年为58人次,比2006年减少47人次,下降44.76%,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县婚姻家庭越来越和睦幸福;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率达99%,比2000年提高10个百分点,特别是我县教育系统,千方百计解决妇女实际困难,针对家庭暴力日益增多的现状,配合社区开展了“零家庭暴力社区” 活动,制止了部份家庭暴力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大打拐解救力度,确保妇女儿童人身安全。从2000年到2007年,我县拐卖妇女、儿童案件数,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数均为0,这类案件在我县已经完全得到了控制,这是我们法制宣传到位,人民群众防范意识增强的结果。三是未成年人犯罪率下降。青少年刑事作案成员占刑事作案成员的比重2007年为1%,与上年持平,其中:女性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完全得到了控制,连续八年为0。登记在册未成年人吸毒人数2007年为0。这些说明,近几年来,我县加强综合治理,加大社会治安的整治力度,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等活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六)妇女就业、福利和劳动保障工作得到加强
由于不断拓宽妇女就业领域,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妇女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生育保险制度,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1、妇女就业状况不断改善,就业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全县女性就业人员为16.13万人,占就业人数的41%(已达到2010年40%的目标值),比上年增加0.73万人,增长4.74%。在妇女就业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就业结构逐步得到改善,女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也明显加快。2007年企业下岗女职工为1964人,比上年减少20人。
2、社会福利及保障事业逐步健全。2007年,全县各种收养性福利院15个,各种收养性福利院在院人数达671人。其中女性156人。农村老年收养性福利机构覆盖率达68.2%,比上年上升5个百分点。全县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便民利民网点数分别达到9个和42个,较上年分别增加3个和0个,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
3、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随着我县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女职工基本纳入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2007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女职工18743人,比上年增加6206人,增长49.5%;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女职工9185人,比上年减少733人,下降7.39%;参加医疗保险社会统筹的女职工11086人,比上年增加1837人,增长19.86%;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8285人,比上年减少482人,下降5.5%;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女职工3972人,比上年增加767人,增长23.93%,。
4、劳动保护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妇女儿童劳动权益切实得到保护。近几年来,我县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对妇女劳动权益的保护,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女职工从事的劳动与禁忌作了明确规定,基本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被劳动保护监察机构查处非法使用童工的案件和劳动保障部门查处违反女职工特殊保护规定案件数连续八年为0起, 2007年我县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对女职工实行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妇女防癌检查,特别是教育系统2007年为全县的女教师都买了一份妇科防保险,并定期组织对女教师进行妇科检查,使妇女合法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并且加强了执法监督,坚决制止了企业女职工“三期”(孕、产、哺乳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执行了女职工“四期”劳动保护规定的企业由2006年的833个,增加到2007年的882个,增长5.88%,执行了女职工“四期”劳动保护规定的企业比重由2006年的85%,增加到2007年的92%,提高7个百分点,执行了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禁忌劳动的企业达100%。
(七)妇女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2007年,我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3.7%,比2006年提高0.8个百分点,已经高于2010年70%的目标值;农村累计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43.4%,比2006年提高0.5个百分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68.9%,比2006年提高0.3个百分点,还未达到2010年85%的目标值;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0%,与2006年持平;2007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5%,已高于2010年80%的年目标值,2007年妇女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率为80%,比2006年增加2个百分点。生活环境的改善,为妇女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妇女儿童事业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明显增多、吸毒人数上升、强迫或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现象有所抬头、婚检率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吸毒人数成倍增加。
2007年我县吸毒人数225人,比上年增长1.16倍,其中:女性36人,比上年增长28.57%;未成年人吸毒人数2007年为0,已经得到了控制,吸毒人数大幅上升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艾滋病毒感染和女性性病病例增幅较大。
艾滋病毒感染率增幅较大。2007年,全县当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为31例,比上年增加23例,其中:女性为1例。2007年性病病例报告477例,比上年增加325例,增加1.14倍,其中:女性性病病例报告299例,占当年性病病例报告总数的比重由2006年的53.9%提高到62.68%,增加8.78个百分点。
(三)婚前医学检查率急剧下降。
由于取消了婚前强制医学检查,2007年,全县婚前医学检查率由2000年的100%下降到2003年的85%,2006年降至0.28%,2007年年降0.19%。与2010年城市、农村婚检率要分别达到100%和85%的目标相差太远,给我们如期实现目标增加了难度。
(四)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现象有所抬头。
2006年我县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现象已经得到了控制,但2007年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现象又出现了苗头,为1起,应引起重视。
(五)劳动力就业难度大,供需矛盾突出
1、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一是企业改制,下岗失业人数仍在待业;二是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逐年增多,特别是几年来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进入就业高峰期;三是征地拆迁带来的失地农民人数增加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2、劳动力结构矛盾依然存在。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3505人,比2006年增长11.3%,其中:女性为1538人,比2006年增长14%,比2006年上升4.3个百分比;失业人员的技能与新增岗位的要求不相适应,劳动者文化和技能素质较低,女职工更为突出。
三、几点建议
上述问题已成为实施妇儿规划的主要障碍,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确保新一轮妇儿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和全面达标,我们建议:
(一)继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女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组织部门注意把握政策倾斜和平等竞争的关系,积极选拔优秀女干部进班子;要大力树立和宣传优秀女性的典型,鼓励女性参与竞争;各级组织要广泛发掘妇女人才,努力营造有利于女干部健康成长的氛围;精心培养,努力提高女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采取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和思想教育的形式,强化对女干部的培养。
(二)加强社会综合治理,逐步控制吸毒人数的上升
近两年来,我县吸毒人数不断上升,这是一个成因复杂且形势严峻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主要是由于待业青年人数增加,加之社会不良风气污染,特别是一些不负责任、只管赚钱的网吧、电游室具有更直接的影响力。要控制吸毒人数的上升,就必须加强城乡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综合治理力度。要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加大对吸毒危害性宣传力度,要通过家庭、社会的合力整治,培育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空间,逐步降低和控制犯罪、吸毒人数的上升,营造一个安定、祥和、美丽的新望城。
(三)努力提高婚检率,控制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新《婚姻法》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二是采取适当的强制措施或免费推进方案,努力提高婚检率。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计划外妊娠、分娩的管理,加强三级预防保健措施,扩大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覆盖面,切实减少缺陷婴儿的出生。
(四)坚决采取措施,从源头上彻底遏制艾滋病、女性性病病毒的感染
近年来,我县同全国一样,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明显增加,女性性病病例数有增无减。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源也非常复杂,要彻底遏制艾滋病病毒感染和女性性病病人传播,不能只仅仅依靠几个部门或某一个地方,必须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动员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强力措施加以遏制。一方面要加强对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城市、农村和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增强全面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从个体上杜绝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性病蔓延。
(五)进一步强化政府意识,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提高妇女的健康、教育水平
要将《规划》的各项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督查,推动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全面落实《规划》,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六)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广泛吸收下岗女工就业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下岗女职工仍然会增加,由于竞争上的劣势,择业范围受到限制,就业难度会不断加大,因此各级领导要把下岗女职工的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抓。一方面要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多吸收下岗女工就业;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种形式培训,提高下岗女工的培训率,增强竞争能力;同时要使下岗女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量才寻业,涉足能够发挥个人特长的领域。
[供稿:望城县统计局 周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