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湘西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评估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14

打印本页

  2009年,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中,《湘西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实施以来稳步推进、顺利发展,已临近终期评估的年份。在《规划》实施的10年中,全州广大妇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作用得到了较充分的显现和发挥,儿童的生存、教育和受保障的权利明显改善。

  一、社会经济进步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的进步

  (一)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速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末,全州总人口275.83万人,比2000年增加15.01万人,其中女性人口132.77万人,比2000年增长7.25万人。9年来,全州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6‰左右,死亡率下降。经济得到很快发展,人均GDP2534元增加到10725元,增长了3.2倍。2009年,全州GDP268.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

  (二)财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快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进程。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58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32.57%123.81%;实现财政总收入26亿元,比2000年增长3.3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比2000年增长3.8倍。2009年全州教育经费14.83亿元,比2000年增长3.7倍;2009年卫生、妇幼保健、防治防疫经费投入6.89亿元、2239万元、3067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3.96.74.4倍。2009年计划生育事业费1亿元,比2005年中期评估时增长了95.98%

  (三)至上而下关注民生的民本思想,有力得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州县每年为群众办8件实事,解决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逐步实现了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全面实行了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从不2000年的4200人增加到13.15万人,2009年,城乡最低保障人数达到了22.56万人,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改善贫困妇女儿童的生活条件。。

  (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善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环境。禁毒宣传进社区、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网络管理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两免一补”落到实处,“普九”教育基本实现。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城乡医疗条件逐步改善。农村改水改厕、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率增长,改善了妇女儿童的生活环境。

  二、前九年湘西州《规划》实施效果

  2009年是实施《规划》的第九年,是目前能对《规划》进行全面预评估并且有最新数据的年份。为了全面了解全州《规划》实施进展,以前九年的数据对《规划》的终期评估做一个预评估。

  通过对涉及人口、经济、妇女参政议政、教育、卫生保健、法律、环境保护、就业、福利及劳动保护、扶贫与社会救济等方面的136个重点指标统计结果表明:104项指标符合正常发展要求,占全部监测指标76.5%18项指标达不到2010年目标,占全部监测指标13.2%;另有9项指标无法比较,占6.7%;其他指标(包括缺口和不可比指标)共5个,占3.7% 

  三、主要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

  (一)妇女参与决策管理和就业

  主要目标:提高妇女参政议政和社会事务管理决策的水平,各级人大、政协女代表、女委员的比例要较上一届提高。

  州级人大代表330人,其中女代表90,占代表数的27.3%,比上一届女代表比例增加3.4个百分点,女性代表人数增加10人。全州级政协女委员74人,比上一届增加9人,增长13.85%,达到2010年目标要求。

     主要目标:提高妇女参与各级领导班子的比例,加大党政女正职干部的比例。全州八县市要有1-2名女县市长或县市委书记。

  州、县两级领导班子中女性配备面达到100%,达到了“规划”目标要求;2009年州级八县市有女县市长或县市委书记1名,达到《规划》要求。

  主要目标:保障妇女劳动权利,女性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0%以上。

  2009年,全州总就业人数为172.7万人,其中女性就业人数为65.6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38%,比2005年下降1.5个百分点,未达到了2010年目标。

  (二)儿童与教育情况

  主要目标: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以上,小学辍学率0.5%以下;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达到95%以上,初中辍学率达到3%以下。

  2009年,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比2000年增长了1.5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2%,达到目标要求。

  2009年,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0.9%,与2000年相比增长1.4个百分点,但是并未达到95%的《规划》要求。初中辍学率2.7%,也未达到低于2%的《规划》要求。

  主要目标: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70%以上,其余也要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2009年,全州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14万人,比2000年增加2.72万人,增长了191.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5.6%。比2000年提高34个百分点。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85%,已达到目标要求。

  (三)医疗、卫生与保健水平

  主要目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婚前医学检查率城市不低于90%,农村不低于60%2010年出生缺陷率控制在30/万以下。

  主要目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婚前医学检查率城市不低于90%,农村不低于60%2010年出生缺陷率控制在30/万以下。

  婚前医学检查率2000年为34.16%,从2004年开始取消强制婚检后,婚检率在1%以下,远达不到目标要求;2009年全州出生缺陷率为140.13/,远达不到30/万的目标要求。

  主要目标: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农村住院分娩率达到65%,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0%。孕产妇死亡率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1/4

  2009年,全州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6.36%,比2000年上升42.86个百分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6.28%,比2000年上升44.24个百分点,达到《规划》要求;农村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为99.54%,比2000年增加了1.08个百分点,达到《规划》要求。2009年,全州孕产妇死亡率为55.25/10万,比2000年下降了22.26/10万,达到《规划》要求。

  主要目标: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妇女病普查普治达城市达到55%,农村达到35%,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城市达90%,农村达60%

  2009年,全州妇女病检查率9.47%,患病率为65.1%,未达到规划要求。

  2009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3.31%,产前医学检查率94.92%,已达到保健覆盖率城市达90%的目标要求。

  主要目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2000年为基数分别下降到18‰、20‰以下。

  2009年,婴儿死亡率为9.6‰,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15‰,均达到目标要求。

  主要目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比2000年基数下降1/3

  2009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06%,比2000年增长1.1个百分点,未达到《规划》目标要求。

  (四)妇女儿童与环境保护

  主要目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6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7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5%

  2009年,全州农村自来水普及率44.0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32.12%;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50.43%;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29.39%,均未达标。

  四、存在的问题

  九年来,湘西州妇儿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使全州的妇女儿童保障事业有了的很大发展,但因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发展还不平衡,存在不少问题。

  1、二胎、多胎婴儿性别比例明显失衡。2009年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6100,从上一个规划起,出生婴儿性别比高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二胎和多胎婴儿性别比明显失衡。一胎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是107100;二孩性别比为119100

  2免费婚检收效甚微,出生缺陷率高。虽然200991日开始实行免费婚检,但因为宣传不到位和受不良的风俗习惯影响,检查人数并未明显增加。据分析全州每年约有380例患有指定遗传病需暂缓结婚的未检查,这直接影响人口出生素质。

  32010年全州孕产妇死亡率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半年报表率为90.51/10万)。经州孕产妇死亡评审组对上半年死亡16例进行评审,可避免死亡11例,不可避免死亡5例,因此孕产妇死亡率在2010年终期评估将难以达标。

  4、妇女病检查率低。2009年,我州妇女病检查率仅为9.47%,妇女病患病率65.1%,以此推算,全州尚有47.5万已婚妇女未进行妇女病的检查、31万患病妇女未接受治疗。

  5、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农民工外出打工,部分小学生集中到城镇小学就读,加上农村小学待遇没有城镇教师好,一些优秀农村教师的都竞相应聘到城镇学校,教育资源越来越向城镇集中。

  6、对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打击不够。2000年、2001年通过开展专项打击,破获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分别是6757起,2002年到20098年中仅破获2起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

  7、加强环境卫生治理,改变城乡卫生状况。加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加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8、基层人员的统计力量薄弱,统计人员素质较低,未能及时准确地收集资料,造成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可信度差;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数据虚高。

  9、一些指标缺乏数据支持,数据操作性、可比性差。人口和受教育程度只有在人口普查中才能取得准确数据,每年的数据都是推算,缺乏可比性;劳动就业分性别统计数据难以取得,对加强性别统计缺乏具体的操作性

  五、对策建议

  1、要继续加大《妇女儿童规划》的宣传力度,使《规划》精神深入人心。

  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是儿童辍学率增加、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大隐患,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要严把户籍地的“流出关”和 居住地的“流入关”,构建以居住地为主的管理和服务体制,将流动人口纳入常住人口统一管理和服务,逐步成为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制度。

  3、努力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控制婴儿出生缺陷率。首先加强部门联动,妇联、卫生、民政部门积极宣传配合,实行免费婚检,配合强大宣传攻势;其次婚检和婚姻登记联合办公,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放宽到孕期检查,制定一套免费优生优育检查项目,把婚检项目和艾滋病筛查等编入其中。

  4、加强对高危孕产妇及计划外妊娠孕产妇的管理,使其得到系统的保健服务。提高母婴机构服务产科服务质量,减少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

  5、努力巩固“普九”成果。 “三免一补”与重点扶助相结合,对贫困家庭予以重点扶助,使这些孩子能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6、加强农村中小学软硬件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增加农村教师待遇,增设偏远山区教师补贴,使农村教师能安心教学;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寄宿、伙食,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

  7、坚决打击“两拐”活动。近年来拐买儿童、妇女的案件破案率较低,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破案力度,大力开展打击“两拐”活动,给危害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得到严惩。

  8、加强2010年《规划》的监测评估工作。对一些无法量化的指标按照《湘西州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统计实施方案》的要求,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9、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对《规划》的统计工作,有针对性地培训,让基层的统计人员熟练的掌握统计方法和各种指标概念。

  10、加强下个《规划》的具体操作性,增加可量化指标,减少不可量化指标的数量;加强与部门统计的联系,尽量把《规划》指标糅合到部门统计中,部门统计尽量涵盖《规划》指标,减少基层统计压力。

[来源:湘西州统计局]
[责编:黄湘冀]

2009年湘西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评估报告

1103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