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监测评估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0-10

打印本页

  为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全市妇女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确保《株洲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以下简称《妇女规划》)实现。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妇女事业有了新发展,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教育、保健和生存环境有明显的改善,妇女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一、《妇女规划》目标实现情况

  《妇女规划》目标从经济、决策与管理、健康、教育、法律保护、环境六个领域设置了51个指标,反映和监测妇女事业的发展水平。其中可量化指标30个,非量化指标94个。

  从统计数据分析,《妇女规划》的30个可量化指标中,女性就业、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等23个指标实现终期目标,婚前医学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等7个指标未能实现预定目标(详见附表)。

  二、《妇女规划》实施情况与评估

  (一)妇女与经济

  1.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物质基础不断增强。十年来,株洲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到2010年全市GDP总量达1275.5亿元,年均增长12.6%;全市人均GDP 33604元,比2000年增加25670元,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58元,分别为2000年的1.7倍和1.8倍;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3349元,年均增长13.5%。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妇女生存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2.拓展就业渠道,妇女就业人数增加。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就业促业法》等法律、法规,消除就业歧视,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多渠道、多形式的为妇女创造更新、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2010年,全市城乡女性就业人数达100.2万人,比2000年增加12.1万人,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的比重达44.2%,高于国家、省规划的40%的目标。

  3.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保障下岗妇女再就业。为建立保护妇女平等就业的劳动管理机制,保障女性在招工、就业、培训、劳动报酬等方面的平等权利。近几年来,全市实现再就业的失业人员有15.97万人,其中下岗女工6.72万人,占再就业人数的41.9%,占下岗女工总数的89%;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05万人,其中女性4.18万人,占总人数的41.6%

  4.劳动保障日臻完善,妇女职工享有平等权益。2000年,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为44.55万人,到2010年增加到66.59万人,其中女性参保人员30.4万人,比2000年增加10.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56万人,比2000年增加38.6万人;其中女职工参保人数25.24万人,比2000年增加16.53万人。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覆盖率2010年达到95%,比2005年提高30个百分点,高于国家90%的目标;各项保障女职工权益的指标均达到国家、省、市的目标任务。农村妇女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6.3万人,占参保总数的49.7%

  (二)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1.妇女参政议政意识增强。为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程度,通过举办各类女干部培训班,推荐女干部到省、市深造学习,选派女干部到基层锻炼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妇女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政能力。2010年,我市共有女性人大代表70人,占代表总数的18.3%;女性政协委员70人,占委员总数的22.9%;市级党委领导班子和政府领导班子中连续九年女干部配备率达100%

  2.基层妇女干部群体比例上升。截止2010年末,在全市机关公务员中女性比重占35.3%;村民委员会中女性比重为35%,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为68%,分别比2000年上升10个和8个百分点。

  (三)妇女与教育

  1.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义务教育得到巩固。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2.86亿元,是2000年投入的6.7倍;初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达100%;高中女生毛入学率为96.5%,比2000年上升了29.8个百分点,完成规划目标。

  2.女文盲率继续减少,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提高。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入普及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巩固,2010年,全市成人妇女识字率达到99.97%,青壮年妇女识字率为99.98%,分别比2000年提高7.341.4个百分点,基本扫除了青壮年女性文盲,达到了规划要求;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85年,比2005年提高0.15年。

  (四)妇女与健康

  1.孕产妇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开展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医疗水平与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妇女病的防治、婚前医学检查、产前检查、参加保健管理、住院分娩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孕妇产前医学检查率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97.71%,实现了规划要求。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孕产妇死亡率、患病率、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42.39/10万下降到19.15/10万,减少23.24/10万,下降54.82%,远远超过《妇女规划》提出的在2000年基础上下降1/4的目标。

  2.妇女生殖与生育健康得到重视。2010年,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为82.26%,比2000年提高15.29个百分点;住院分娩率99.92%,比2000年提高15.1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91%,比2000年提高18.22个百分点;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达100%,实现规划目标。

  (五)妇女与法律

  近十年来,株洲市高度重视法制宣传与教育,加大对违法违规犯罪活动的惩治力度,社会秩序不断改善。2010年,全市共破获强奸妇女案件34起,比2000年减少23起;破获拐卖妇女案件数由200081起降到2010年的0起;破获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案件59起。各种打拐、禁娼、禁毒等专项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维护了妇女的人身安全,稳定了社会秩序。加强对困境中的妇女实施法律援助,2001年以来,全市累计获得法律援助的妇女人数1715人,其中2010年为440人,是2000年的8.1倍。

  (六)妇女与环境

  近年来,我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妇女生存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

  1.农村卫生条件逐步得到改善。2010年,我市农村改水受益率为94.4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59.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00年的43.35%上升到58.5%,提高15.15个百分点。

  2.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0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3.5%,比2000年提高53.8个百分点,超过规划目标28.5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2.41%,高于省定目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03年起连续七年达到100%

  三、《妇女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年来,株洲市《妇女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部分监测指标未能达到终期目标

  1.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需要达到87%,而目前全市实现程度为82.26%,与规划目标相差4.74个百分点;

  2.城市婚前医学检查率为82.77%,比规划目标95%12.23个百分点;

  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3.36%,比规划目标87%3.64个百分点;

  4.城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72.12%,比规划目标95%22.88个百分点;

  5.农村改水受益率为94.4%,比规划目标100%5.6个百分点;

  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8.5%,比规划目标60%1.5个百分点;

  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59.3%,比规划目标60%0.7个百分点。

  (二)艾滋病、性病感染人数大幅增加

  近几年,株洲市艾滋病毒感染病例快速增加。2000年全市艾滋病毒感染病例仅有4例,其中女性3例,到了2010年末,全市艾滋病毒感染病例达到113例,其中女性49例,占全部病毒感染例数的43.4%2000年全市性病感染者为1833人,其中女性508人,到2010年末,性病感染者增加到2381人,其中女性增加到1450人,十年间年均分别增长2.65%11.06%,在全部性病感染者中女性占60.1%

  四、对策及建议

  实现妇女事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未来妇女事业的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任务还很艰巨。

  1.继续强化管理,完善妇女卫生保健制度。一要加大对农村卫生和妇幼保健事业投入。切实加大对农村卫生和妇幼保健事业投入,改善基层卫生设施,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保健网络的建设工作,提高基层妇幼卫生服务水平和保健工作的覆盖面;二要强化卫生行政执法力度,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加强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健康科普知识,将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卫生保健工作纳入整体工作之中,重点提高农村、贫困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保障妇女的健康权益。

  2.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制定目标从本轮《妇女规划》实施情况看,某些监测指标的设立与现实统计工作中能够采集的指标存在一定脱节现象,制定的目标过高,如城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目标是95%,而目前流动人口较多,孕前两个月很难监测到,与目标相差22.88个百分点,某些指标与现实情况不符,这就要求我们在即将制定新一轮《妇女规划》工作中,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提高《妇女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3.强化部门责任,确保各项指标全面达标。实施情况表明,强化政府行为,明确工作责任,是圆满完成规划目标的重要保证。在新一轮《妇女规划》实施工作中,要明确各有关部门责任,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承担监测统计工作,完善原始记录,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对缺口指标,要加强调研,想办法取得数据,以便及时了解规划进展情况。在新《妇女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期进行监测评估,为加快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来源:株洲市统计局]
[责编:黄湘冀]

《株洲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监测评估报告

11037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