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监测评估报告
为了让每一个儿童都有更好的未来,2002年,湘西州人民政府制定并颁布了《湘西自治州儿童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以下简称《儿童规划》)。《儿童规划》实施十年以来,湘西州委、州政府全力推进、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各相关部门具体实施。十年来,我州社会经济环境进一步优化,儿童生存、健康、教育状况持续改善,儿童的各项权益得到更为有效的保障。
《儿童规划》终期监测效果
一、儿童事业发展的经济条件不断改善
十年来,湘西自治州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儿童生活条件改善。2010年,全州人均生产总值11991元,比2000年人均增加931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15元,年均增长15.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73元,年均增长14.8%。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对儿童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2010年,全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2000年增长4.3倍,同样卫生经费投入增长17.8倍、妇幼保健经费投入增长2.3倍、防治防疫经费投入增长8.4倍、计划生育事业费增长7.2倍。
二、儿童卫生保健水平大幅提升
十年来,卫生经费的投入是各种经费投入中增长最快的,2010年,卫生经费的投入为8.63亿元,比2000年增长17.8倍,有力保证了十大妇幼卫生项目的顺利实施,使我州儿童卫生保健水平大幅提升。
(一)孕产妇基本实现住院分娩。 2000年以来,我州实施了“降消”项目、“三网监测”、儿童疾病综合管理来提升妇幼保健水平。2005年以来,开展了“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合格县”和“县级孕产妇急救中心”达标创建工作,至2010年底,全州所有乡镇卫生院均配备了专兼职妇幼保健人员,妇幼保健专职人员配备率达100%,每个行政村成立护送队,乡镇成立急救队,保证孕产妇住院分娩的绿色通道畅通。2008年,国家又启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加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孕产妇在县级以下医院住院分娩一般不要自己花费用。2010年,全州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8.08%,比2000年增加44.7个百分点,有效降低了孕产妇的死亡率。2010年,我州孕产妇死亡率比2000年减少了17.7/10万,下降22.8%。
(二)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由于基本实现了住院分娩,降低了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2010年,全州婴儿死亡率9.82‰,比2000年下降21.6个千分点,其中城市婴儿死亡率4.95‰,比2000年减少了24.18‰;农村婴儿死亡率10.34‰,比2000年下降21.36个千分点。以县为单位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多年连续控制在1‰以下。作为衡量儿童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卫生条件改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十年来持续下降。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24‰,比2000年下降24.1个千分点,其中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8‰,比2000年下降25.1个千分点,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82‰,比2000年下降24个千分点。
(三)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成效显著。儿童计划免疫 “五苗”接种率,农村以乡为单位,城市以街道为单位均达到99%以上,实现了《儿童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
(四)加强了儿童保健工作。一是提高母乳喂养普及率,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在全州,通过“爱婴医院”创建,“父母学校”、“家长学校”等形式,广泛宣传母乳喂养和科学喂养的相关知识。2010年,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达96.8%,0-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达91.41%。二是提高7岁以下儿童保健率。2010年,全州在园儿童体检人数达170350人次,在园儿童体检率达98%以上。7岁以下儿童的保健管理率城市、农村分别达92.65%和75.12%,达到《儿童规划》目标。三是加强与学校、托幼机构的合作,定期上门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加强对学校精神卫生的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等。
三、儿童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
十年来,我州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发展了学龄前儿童教育、积极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不断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儿童受教育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一) 学前教育发展迅速。2010年,全州幼儿园347所,比2000年增加143所,在园幼儿达6.13万人,增长51.4%。3至5岁幼儿入园率由2000年34.53%上升到68.2%,儿童学前基本接受一年教育,其中,2010年在园女童所占比例达48.3%,与2000年相比,增加4.3个百分点。
(二)义务教育巩固“普九”目标。为巩固“普九”教育成果,我州对农村贫困家庭儿童学费实行“三免一补”。2010年,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比2000年增长了1.8个百分点;小学5年巩固率达99.8%,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11.2个百分点,女童巩固率比2000年增长12.8%,小学阶段女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男童一样水平。2010年,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2%,与2000年相比增长1.7个百分点;初中三年巩固率90.8%,比2000年下降1.7个百分点。
(三)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6.8%,比2000年提高35.2个百分点,其中,女生55.7%,比2000年提高34.9个百分点。
四、加强对儿童的法律保护
(一)大力开展儿童权益保护法制宣传。2006年,我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决议》强调:“要继续做好妇女儿童特别是在校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学校法制教育做到教材、科室、计划、师资四落实,使青少年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行为习惯。”以学校为阵地,法制宣传更加突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
(二)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全州中小学在每年的9月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周”活动,在学校播放影视片、开展法制演讲、法律咨询、法制征文、“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学法、守法。遏制了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增长的趋势,2010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比2005年下降了54.2%。
五、儿童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减少未成年人吸烟,预防未成年人吸毒,保护儿童生存环境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早在2006年,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依法严惩毒品违法犯罪,推进综合治理,以青少年为重点,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禁毒意识,创建无毒社区,保护儿童生活环境。学校通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课堂等形式,共同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品格。文化部门加强了网吧管理,上网实行实名制,坚决取缔“黑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全社会共同保护儿童生长环境的格局逐步形成。
环境保护部门加强了自来水取水区的管理,在河流上游禁止排污和游泳。同时,加大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力度,每年都有数十个环境治理项目开工竣工。卫生部门加强了农村的改厕工作,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3.1%。2005年后,我州建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58.51%;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47.6%。
《儿童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儿童规划》十年来的统计监测,尽管我州儿童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二胎、三胎婴儿性别比例明显失衡。2010年,我州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7.7:100(女性为100),比2000年增长了8.77个百分点。二孩性别比为118:100 ;三孩性别比199:100。
(二)婚检率低。从2004年取消强制婚检后,婚检率迅速下降,多年在1%左右徘徊,成为新生儿缺陷率增高的重大隐患。
(三)城乡儿童营养、卫生、教育水平差距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支出差距很大。农村孩子在营养、卫生条件和接受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孩子相差较远。
《儿童规划》的对策与建议
(一)严厉打击“两非”,大力倡导生男生女都一样,顺其自然的生育新风尚。
(二)全面推广先进经验,提高婚检率,控制婴儿出生缺陷率。各级政府应该提高对婚检重视程度,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下决心把婚检率提高到规划目标(90%)以上。
(三)努力巩固“普九”成果,提高初中阶段巩固率,促进教育、扶贫共同发展。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扩大“三免一补”的范围。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新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厌学现象发生。
[来源:湘西自治州统计局]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