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监测评估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1-04

打印本页

  2001年,长沙市颁布并开始实施《长沙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儿童规划》)。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儿童规划》实施进展顺利,“儿童优先”原则得到倡导和尊重,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儿童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长沙市儿童事业稳步发展。

  一、主要指标达标情况

  长沙市《儿童规划》主要指标达标情况见下表:

  二、《儿童规划》终期目标完成情况

  (一)经济持续发展,各项儿童事业经费投入稳步增加

  十年来,长沙市国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极大增强。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547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8.6%,10年间年平均增长15.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14.28亿元,年均增长2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44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14元,年均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206元,年均增长14.1%。由于经济持续发展,有关儿童事业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加大。2010年,全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医疗卫生经费、疾病预防控制经费、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费和妇幼保健经费分别为60.16亿元、9.64亿元、1.93亿元、2.26亿元和4902万元,分别是2000年的4.13倍、16.91倍、20.28倍、4.61倍和16.9倍。不断加大的各项投入,为长沙市儿童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二)医疗保健体系不断完善,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不断加大的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投入,长沙市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儿童健康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市婴儿死亡率为6.27‰,相比2000年下降9.61个千分点,十年来呈逐年下降的态势,达到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到12‰及以下的目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36‰,比2000年下降12.1个千分点,达到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到17‰及以下的目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均低于目标值。以乡(镇)为单位的免疫接种率为99.7%,五种基础疫苗接种率均高于95%的目标值,对儿童健康起到了积极保护作用。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儿童受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1.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通过加大投入,扩充容量,强化管理、深化改革,长沙市学前教育取得较快发展。2010年,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99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15所,民办幼儿园780所,在园幼儿17.2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00年的41.8%提高到88.1%,提高46.3个百分点,农村学前一年入园率由2000年的95.4%提高到98.9%,基本达到普及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目标。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义务教育从2007年秋季开始实行“一费制”全免入学。2010年,全市共投入义务教育“免补”经费3.76亿元,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费制”收费105.4万人次,补助农村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3.9万人次。同时,推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费制”全免制度,城区累计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67955人,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区公办学校入学率达100%2010年,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100%,小学五年巩固率为101.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10.1%,其中女生为110.0%;初中三年巩固率为98.5%,其中女生为100.0%;长沙市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10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1%,其中女生为96.1%。各项指标全部达到规划目标要求。重视特殊教育,2010年,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生1105人。

  (四)儿童合法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

  我市政法部门围绕规划确定的工作目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为儿童提供法律保护。公安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各类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在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护校行动,大幅降低了骚扰学校、侵害儿童等刑事案件的发案率。2010年,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在禁止使用童工专项执法检查中,共查处非法使用童工案件3起,涉及童工3人,依法对使用童工的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至2010年,长沙市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中心共为4291名未成年人提供了法律援助。

  (五)儿童生活环境日益优化

  2010年,我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1.2%,比2000年提高17.3个百分点;农村改水受益率为99.9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88.6%,比2000年提高32.9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2.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以上指标均高于《儿童规划》目标值。城乡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儿童的生存环境日益优化。

  三、实施《儿童规划》存在的问题

  1.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

  2010年,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2.85‰,比上年上升9.37个千分点,比2000年上升19.66 个千分点,十年来呈逐年上升态势。

  2.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压力大

  长沙市作为省会城市,是湖南省唯一的人口净流入城市,大量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子女来长沙入托、就读。为了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得到公平受教育的权利,长沙市政府出台了《长沙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安排了接收就读学校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一费制”全免政策。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城就读放开后,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致使城区学校班额总体超标,形成了新的发展不均衡,给长沙市义务教育增加了极大的财政和教育资源压力。另外,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各级政府均没有设立专项经费,学前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尤为突出。城乡优质公办幼儿园相对较少,且收费不菲,而大部分民办园设施简陋,师资薄弱,特别是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等方面存在隐患,严重影响幼儿的教育和健康成长。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进一步营造儿童发展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大儿童优先原则及规划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深化宣传内容,强化宣传实效,营造维护儿童权益的社会氛围。要加强对儿童的法律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

  (二)高度重视,切实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各级医疗保健部门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大预防出生缺陷技术干预力度。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的全面落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三)明确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各级政府要保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投入,切实加大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性拨款中学前教育经费的比例,各级财政应保证学前教育的专项经费。要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投入,扶持和指导民办幼儿园的规范发展,突破学前教育的发展瓶颈,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长沙市统计局]
[责编:黄湘冀]

《长沙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终期监测评估报告

11037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