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岳阳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统计报告
2012年,是我市实施《岳阳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和《岳阳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的第二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各部门群策群力积极贯彻落实“两个规划”目标任务,着力解决妇女儿童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全市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提供了坚实的社会环境保障和生活物质基础;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和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得到进一步保障,妇女儿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妇女儿童工作取得的成绩
妇女儿童是人类延续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又是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2012年,岳阳市将妇幼事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不断增加投入,健全服务网络,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妇幼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
(一)经济社会环境
截至2012年末,我市共有女性人口265.48万人,其中:0~4岁人口26.03万人,妇女儿童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2.78%。男女人口性别同比略有回升,2012年为110.03,较2011年的109.1回升了0.93个百分点。
2012年,我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GDP达到2199.92亿元,增长1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968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10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8326.08元,增长17.77%。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3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随着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我市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2012年我市财政支出23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7.1亿元,比2011年增加14.09亿元,增长42.68%;医疗卫生经费为22.01亿元,比2011年增加3.01亿元,增长15.84%;妇幼保健经费为2292万元,同比略有下降。
(二)妇女参政议政及就业情况
1.2012年,参政议政的能力持续提升,对建设美丽岳阳、幸福岳阳作出了贡献。市级党委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市级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均达到了100%、县级党委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县级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分别达到了75%和83.3%。
2.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12年末,我市全社会就业人员350.09万人,其中女性144.21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41.2%,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0.27个百分点;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17.95万人,其中女性53.24万人,占全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45.14%,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0.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8万人,其中女性1.3万人,占全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的34.21%,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93个百分点。
(三)妇女儿童健康发展状况
1.2012年,我市共投入医疗卫生经费22.01亿元,妇幼保健经费2292万元,保证了我市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各级政府加大对医疗和卫生保健的投入力度,促进医疗保健设施进一步完善。2012年我市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4.42‰、7.1‰、19.86‰,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0.62、0.58、6.75个千分点;住院分娩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9.96%、90.13%,较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0.02、2.09个百分点,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为88.3%,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2. 2012年,为保障妇女、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全市普遍提高妇女儿童教育程度和终身教育水平,提高全民素质,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积极推进现代化进程,教育事业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状况
近年来,我市加大农村建设和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大力推行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加大城市环境治理,加强城镇社区服务,不断改善和优化妇女儿童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2年,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达到43.87%,比上年提高1.97个百分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64.81%,比上年提高12.49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85.28%,比上年提高12.68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6.07%,比上年提高2.26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45%,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二、妇女儿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妇幼保健工作仍需加强。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八种主要疫苗接种有3种接种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是卡介苗接种率、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下降1.12个百分点,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下降0.7百分点,当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数女性人数增加1人,卫生部门应加大对卫生保健类指标数据的关注。
(二)婚前医学检查率持续偏低。2012年我市婚前医学检查率仅为77.79%,特别是城市婚前医学检查率为61.1%。
(三)农村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2012年我市除了个别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低于50%外,其他大部分县区达到60%以上,因此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培养选拔女干部力度不大,渠道不宽。近几年,我市对培养选拔女干部非常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女干部所占比例仍不高,队伍结构有待改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五)乡镇妇幼保健力量薄弱。我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产科人员非常紧缺,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妇幼保健人员和产科技术服务人员稀缺。因此,乡镇妇幼保健力量是我市的软肋,需卫生部门加强关注。
三、妇女儿童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强妇幼卫生事业工作力度。政府应给予妇幼卫生事业更多的政策上的倾斜和财政上的支持,尤其是对农村妇幼卫生的投入,逐步提高妇幼保健管理率和管理质量。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扩大宫颈癌、乳腺癌检查覆盖范围。进一步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不断提高国家规定的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建立健全产前诊断网络,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
(二)继续有针对性地降低儿童死亡率。应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力度,增强小儿家长的保健意识,提高利用保健服务的能力。把儿童保健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对小儿家长安全意识的教育,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减少因野外玩火、溺水等意外死亡情况的发生。
(三)继续重视妇女权益保护的良好氛围。为确保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和全面达标,各级政府妇儿工委要认真地履行职责,主动组织协调各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咨询、服务、表彰等活动。有效推动“两纲”实施。对失业妇女、贫困妇女、农村妇女开展职业技术和劳动技术培训,切实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开辟就业渠道,开发适宜产业,开展劳务输出,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
(四)继续加强学前教育。将学前教育发展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提供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服务,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市、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
[供稿:岳阳市统计局]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