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益阳儿童发展情况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7-09

打印本页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国家的未来。近年来,益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入贯彻执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湖南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总体要求,围绕《益阳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主要目标,采取有效策略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儿童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监测数据显示,规划实施以来,益阳市儿童健康状况日益改善,学校条件和老师教学水平提高,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各项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一、儿童健康发展的硬件改善,性别差缩小

  (一)经济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GDP达到1123.13亿元,比2012年增加102.85亿元,增长10.5%(可比价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12年增加2202元、1565元、1077元,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为儿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财政投入持续增加。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卫生、妇幼保健和疾病控制等民生事业非常重视,投入不断加大,2013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到35.38亿元、比2012年增加1.62亿元、增长4.8%;医疗卫生经费为19.94亿元,比2012年增加1.64亿元、增长9.0%;其中妇幼保健经费为1281万元、比2012年增加612万元、增长91.5%,疾病控制经费3514万元、比2012年增加601万元、增长20.6%。

  (三)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随着各项社会保障机制的健全、人们不再为养儿防老发愁,传宗接代思想谈化,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2013年益阳市常住人口为437.29万人,与2012年相比,增加3.05万人,增长0.7%,常住人口保持增长态势。全市常住人口中,女性为212.2万人,占总人口的48.5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106,与2012年的100:106.1相比有明显下降;从出生人口看,201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从2012年的100:108.6下降到100:107.9。人口性别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儿童发展规划主要目标实施顺利

  (一)儿童的健康水平提高

  近几年,益阳市不断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监督体系,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从而提高了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水平,保障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1、切实提高了婚前产前检查率,降低了出生缺陷。2013年,益阳市婚检率达83.35%,其中农村83.4%,城市83.29%,分别比2012年提高10.9、2.2、20.4个百分点;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从2012年的97.8%上升到98.0%;城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从2012年的88.74%上升至90.39%。同时,进一步加大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全市出生缺陷得以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至0.7%,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2、孕产妇安全分娩得到进一步保障,保健服务水平提高。近年来,益阳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逐年上升,2013年达到99.8%,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一直保持在99.99%以上的高水平。非住院分娩新法接生率达到100%。

  3、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进一步巩固。2013年,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儿童接种率均在99.9%以上,四苗全程免疫接种率也达99.72%。

  4、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2013年,益阳市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84.8%,比2012年提高4.1个百分点。婴儿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为4.15‰,比2012年下降0.23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也逐年下降,2013年为5.94‰,其中城市为5.79‰,农村为6.05‰,分别比2012年下降0.6个、0.52个和1.46个千分点。

  (二)儿童上学率提高

  2013年,益阳市各级教育稳步发展: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巩固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整合教育资源,重视特殊教育,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效地保障了儿童受教育权利。

  1、学前教育稳步发展。2013年,益阳市共有幼儿园577所,比2012年增加48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78.7%,比2012年提高8.2个百分点;在园幼儿数达到9.55万人,其中女童达到4.61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加0.45万人和0.27万人。

  2、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2013年,益阳市共有小学459所,在校生23.42万人;小学适龄儿童的净入学率达到100%;小学5年巩固率达到100%。2013年,益阳市有普通初中192所,在校生11.48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

  3、高中,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稳中有进。2013年益阳市共有普通高中35所,职业中学26所,技工学校5所,在校学生人数达9.52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在我市得到普及和全面发展。

  4、特殊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2013年,益阳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4所;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数达到291人,其中女生143人,当年招收53人,毕业37人。

  (三)儿童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近年来,益阳市加大了各项保护儿童权益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力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保护儿童权益的社会体系;通过开展“送法进校园”、法治学校示范校建设等活动,普及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知识,增强儿童的法律意识。

  1、严厉打击拐卖儿童等侵害儿童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对拐卖人口案件,在注重预防为主的同时,加大对重点地区、重大犯罪团伙和影响大、危害严重的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2013年,拐卖儿童案件只发生1起,得到及时破获,解救拐卖儿童1人。

  2、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学校周边道路全部设置了交通安全标识,并积极开展交警“护学行动”,在学生上学、放学阶段交警亲临指挥护导,确保学生上学途中安全;通过开展“关爱生命、呵护家庭——妈妈禁毒联盟行动”等禁毒宣传活动,使未成年人吸毒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对在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开展文化学习、立德教育,帮助他们从心灵上进行改造,重塑人生理想。

  3、加大法律援助力度,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益阳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全面开展法律援助,开辟了妇女儿童维权绿色通道。针对侵害妇女和未成年人特殊案件,在受理方面,尽量简化程序,缩短受案时间,并优先办理。目前我市8个区县(市)均在乡镇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确保妇女儿童在司法程序中获得高效、快捷的法律服务,全年有212名儿童获得法律援助。

  (四)儿童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益阳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各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努力完善各项社区服务设施,为儿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础和物质基础。

  1、儿童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2013年,益阳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4.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7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达到7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1.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2.1%。

  2、人文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扎实开展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整治行动,向社会公开聘请监督员,设立举报出版物违规经营有奖制度,对校园周边市场进行动态监督和管理。三是免费为学校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四是开展了全市少年儿童“爱祖国、爱书画”创作大赛、“学习雷锋好榜样”读书活动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儿童文化活动。

  三、儿童发展规划监测主要目标存在的差距

  《规划》实施以来,儿童事业发展迅速,但个别监测指标很难收集到位或与《规划》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儿童事业的发展仍然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广泛关注。

  (一)个别指标数据很难收集

  尽管儿童发展规划的监测指标已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和区县(市),但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指标很难收集到数据,如,“流动人口中婴儿死亡率”,“流动人口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儿童心理行为、精神疾病患病率”、“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等等,哪个部门都不好收集,区县(市)也收集困难。而“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中小学生龋齿发生率”等指标,由于相关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不需要报送这些指标数据而没有收集。

  (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面有待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益阳市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由于管理机制、家长对儿童保健管理的意识等多方面原因,流动人口中儿童的系统保健管理难度增大。

  (三)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益阳市采取争创合格学校、争创省级重点中学,扩大重点高中学校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等多项措施加强高中教育,使高中教育稳步发展,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与《规划》要求还有较大差距,2013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3.4%,与90%的监测目标还差6.6个百分点。

  四、对策与建议

  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需要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规划》成员单位的目标责任,动员全社会积极支持和参与《规划》的实施工作,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儿童、特别是关爱流浪儿童和留守儿童,支持儿童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益阳儿童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多措并举,保证监测指标顺利收集

  一是领导重视。儿童的健康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各级领导要把他当成大事来抓,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二是广泛宣传。要在全社会全方位、多形式地宣传儿童健康发展的目的、意义,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关爱儿童的重要性;三是各相关部门要克服一切困难,发挥部门优势,尽一切努力把相关的监测指标数据收齐。

  (二)千方百计,保障孕产妇的健康与安全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宣传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对社会和家庭的作用,倡导结婚者自觉自愿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对孕妇的定期免费健康检查和对孕产妇进行保健指导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婴儿死亡率和婴儿出生缺陷率的发生。

  (三)强化硬件,促进高中毛入学率的提升

  提高高中毛入学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才能确保收到实效。为实现高中毛入学率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要在全市形成支持高中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提高益阳484万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提高益阳文明程度作贡献。二是为全市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培养大批优秀的建设者而做出贡献。三是要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水平和待遇。四是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重点是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或超过合格学校水平。五是要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办学规模。精办省市重点高中,办好普通高中,扩大重点高中招生规模,增加高中学校生容能力,引导更多的初中毕业生走进普通高中。六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专业对口的社会所需人才。

  (四)加大投入,不断优化儿童生存发展环境

  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中儿童保护服务机制,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将流动、留守儿童的管理纳入当地规划和相关管理项目之中。完善以社区、村为依托,面向流动、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健全服务机制,加强服务指导,提高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改善服务流动、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条件,让更多的人来关爱流动、留守儿童。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责编:赵莉淇]

2013年益阳儿童发展情况报告

11037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