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县2014年儿童发展规划监测评估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7-03

打印本页

  2014年是实施《临武县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的关键之年,为全面了解我县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把握妇女儿童发展现状,推动我县“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如期全面达标,临武县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及时全面地开展了儿童事业发展状况的监测统计工作。现将《规划》实施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一、《儿童发展规划》目标监测情况  

  (一)儿童生存发展的经济环境稳步发展  

  近年来,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逐步增强,为儿童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体现在:2014年,全县GDP完成100.29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49亿元,人均GDP26275元,同比增长4.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77元,比上年增长8.9%;农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41元,比上年增长11.5%;随着综合实力逐步加强和经济持续发展,各种有关儿童事业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加大,2014年全县加大了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72亿元,同比增长16.25%,为儿童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二)儿童卫生保健水平有了新提高  

  卫生保健体系逐年加强,儿童卫生保健水平有了新提高。《规划》方案中,涉及儿童健康领域监测评估绝大部分为量化指标。从实施进程来看,全县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提升,各项生命指标的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可监测的各项量化指标均已达到《规划》要求。2014年我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22‰和8.49‰,分别比上年降低2.770.09个百分点;全县卡介苗接种率、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百白破疫苗接种率、含麻疹疫苗接种率、甲肝疫苗接种率、流脑疫苗接种率和乙脑疫苗接种率等七种基础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9%以上,监测数据表明儿童卫生保健水平有了新提高,对儿童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加强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教育,婚前医学检查率达79.98%,离规划目标只差0.02个百分点。  

  (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临武县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儿童享有公平教育保障力度,均衡配置教育资源。201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72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妇女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学前教育稳步发展。2014年,在园幼儿数1.41万人,其中女童0.71万人,比重为50.4%,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9.01%,高于规划目标29.01个百分点。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县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为100%100%98.96%,均已达到并超过《规划》目标。   

  (四)儿童权益保障取得了新成就。  

  我县公、检、法、司部门始终把保护儿童合法权益作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为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较好地保护了儿童的合法权益。2014年我县加大了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破获强奸案件6起,破获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案件数2起,受救助的妇女、儿童人数14人。严厉打击了危害妇女儿童的违法犯罪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加强了娱乐场所、网吧及电子游戏室的管理,严禁在校学生出入网吧、娱乐场所及电子游戏室,有效地净化了社会环境,儿童的人身权益逐步得到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规划》实施以来临武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仍处高位。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未来人口性别比的基础,其偏高的趋势将导致未来总人口性别比的失调。2014年,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32,明显高于在一般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102107)的正常值水平。  

  (二)“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家长和孩子长期分离,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留守儿童几乎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困境,相当部分儿童存在着道德滑坡、学习较差、性格叛逆、心理障碍、价值扭曲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农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更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的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政府行为,推进儿童事业全面发展。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都要高度重视儿童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切实树立“儿童优先”原则,按《规划》确定的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监督作用,加大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强化部门职能,并跟踪督查落实。  

  (二)坚持男女平等,努力消除出生性别歧视。一是广泛宣传基本国策。营造有利于女孩生存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家庭改变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二是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制定计划生育纯女户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和养老事业,从根本上解决生育女孩家庭养老的问题。三是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对胎儿鉴定技术设备和技术人员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选择性别终止妊娠及遗弃、残害女婴等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消除出生性别筛选,确保人口性别比的合理回归。  

  (三)健全机制,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一是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充分利用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站工作为契机,完善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站工作目标考评制度,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全面掌握留守流动儿童信息动态,针对性开展关爱活动,为留守流动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二是严厉打击侵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聚焦宣传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实施儿童发展规划的重要性;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文化产品展演、文体展示等活动加强对优秀少儿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及节日氛围,展示孩子们天真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是开展关爱特殊困境儿童群体活动。针对儿童成长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继续推进“爱心春蕾活动”、“恒爱行动”、“希望工程”、“让我玩”、“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等民生项目的深入实施,动员倡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中。  

临武县2014年儿童发展规划监测评估报告

1103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