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儿童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30

打印本页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儿童优先”原则理应得到倡导和尊重。年来,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城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儿童事业也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目标和支持性目标达标情况

  《长沙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重点监测指标达标情况

  统计监测表明,有关儿童事业的重点监测指标中,已全部实现目标值。

  二、儿童发展规划目标监测情况

  (一)经济持续发展,各项儿童事业经费投入稳步增加

  十二五期间,长沙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得到极大增强。2015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51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9.3%,5年间年平均增长12%;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完成718.95亿元,年均增长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5443 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61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123元,年均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1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1倍,年均增长13.7%。由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各项有关儿童事业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加大。2015年,全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医疗卫生支出、妇幼保健经费分别为148.53亿元、18.10亿元、4.69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5倍、1.9倍、9.6倍。不断加大的各项投入,为长沙市儿童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二)儿童医疗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长沙市卫计部门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指导,加强儿童医疗救治及保健服务,逐步完善妇幼保健服务网络,规范落实儿童健康管理工作。通过逐步规范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提高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扎实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工作,推行儿科医生进产房制度,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不断加强流动儿童的健康管理,实行流动人口妇幼健康管理服务资源共享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措施,使全市儿童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2015年全市婴儿死亡率为2.88‰,相比2010年下降了3.39个千分点,呈下降的态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77‰,比2010年下降了4.59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0.41%,比2010年下降了0.23个百分点,且呈逐年下降的态势;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则由2010年的76.86%上升到2015年的91.74%,上升了14.88个百分点。以乡(镇)为单位的免疫接种率为99.86%,八种基础疫苗接种率均高于95%的目标值,对儿童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

  (三)儿童受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长沙市逐年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2015年,长沙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48.53亿元,比上年增加19.92亿元,是2010年的2.5倍,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儿童受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1、幼儿教育全面发展。五年来,为有效解决城乡居民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难题,长沙市加大了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全市共有幼儿园1512所,其中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62.5%,比2010年增加了517所;全市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为25.55万人,其中女童12.02万人,占在园幼儿数的47.0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2 %

  2、城乡义务教育得到全面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投入义务教育“免补”经费32.6亿元,执行公办教育收费标准的639.5万人次学生全部享受了免“一费制”入学,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享受了免杂费入学;补助了24.34万人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接收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就近入学。2015年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100%,小学五年巩固率为106.1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19.06%,其中女生为116.27%;初中三年巩固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12.35%,其中女生为112.54%;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数为1589人。

  (四)儿童合法权益保障更加有力

  十二五期间,全市政法部门围绕《长沙市儿童发展规划》确定的工作目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为儿童提供法律保护,加大打击各类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大幅降低了侵害儿童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坚持开展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专项执法检查,五年来共计检查用人单位11283家,查处非法使用童工案件18起,查处非法使用童工9人,对非法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全市共建立家庭暴力妇女儿童救助(庇护)机构10个,五年来,获得法律援助的未成年人受援人数共3730人。

  (五)儿童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2015年,长沙市用于农村改水、改厕方面的投入分别为1.97亿元和959万元,使儿童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1.61%;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96.93%;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为74%;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6.9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三、《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2015年全市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3.53%,比2010年上升了1.49个百分点,并且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二)出生缺陷发生率居高不下

  2015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5.61‰,虽比上年略有下降,但仍比2010年高出2.76个千分点,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儿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做好儿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和长沙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和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市情,站在历史与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儿童工作的重大意义,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要强化政府职能,增强做好儿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对儿童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采取有效举措,加强资源整合,加大经费投入,将《规划》的目标任务、实事项目纳入政府公共事务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合力推进重难点指标的突破。

  (二)加大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措施,着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1、加强宣传倡导,营造出生缺陷干预工作良好氛围,将出生缺陷干预知识纳入全市“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内容。

  2、积极指导基层对预产年龄35岁以上、不良孕产史、婚后多年不孕不育、计划怀孕夫妇本人有遗传病或遗传病家族史的夫妇进行染色体检查,强化质量控制。

  3、扎实开展孕前优生优育检查,对每对计划怀孕育龄夫妇进行生育综合评估,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实施好免费婚检、孕前优生检查、增补叶酸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孕期保健、产前筛查等服务,建立“婚检-孕前咨询-孕期保健-产前筛查诊断-新生儿筛查与诊断-儿童康复及随访管理”各环节有效衔接的机制,全面提升我市人口出生素质。

  (三)着力维护儿童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儿童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更加注重依法维权、科学维权、主动维权和源头维权。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保障儿童权益的普法、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各个环节的法制建设,使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社会舆论环境和生存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合力作用,通过共同努力,不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参与、全社会关注的社会化工作格局,推动我市儿童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长沙市儿童事业健康全面发展

1103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