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沙市儿童发展规划统计监测分析报告
2016年是《长沙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长沙市十三五规划的起始年。面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升级和驱动方式调整的新特征,全市上下按照“稳住、进好、调优”总体目标,全面推进“四更”长沙、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儿童事业也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呈现开局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规划主要目标实施情况
《长沙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重点监测指标实施情况
指标名称 |
2016年实际值 |
2020年目标值 |
一、儿童与教育 |
|
|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92.30% |
94% |
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重 |
67.8% |
80%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115.06% |
100% |
二、儿童与健康 |
|
|
全市婴儿死亡率 |
2.99‰ |
6‰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4.36‰ |
7‰ |
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率 |
99.35% |
95% |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 |
99.26% |
95% |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
3.61% |
<3% |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
91.47% |
88% |
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 |
92.47% |
92% |
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 |
4.79% |
<12% |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 |
0.42% |
<7% |
5岁以下儿童肥胖发生率 |
0.41% |
<3 |
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
93.91% |
50%﹥ |
以乡(镇)为单位免疫接种率 |
99.85% |
95% |
三、社会环境 |
|
|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
100% |
城市污水处理率 |
96.93% |
98% |
农村人口自来水普及率 |
97.53% |
85% |
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 |
77% |
90%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93.08% |
95% |
二、儿童发展规划目标监测情况
1、经济持续发展,各项儿童事业经费投入稳步增加。长沙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得到极大增强。2016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2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9.8%,比上年增长9.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完成743.7亿元,比上年增长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3681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94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010元,比上年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48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1倍,比上年增长7.8%。由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各项有关儿童事业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加大。2016年,全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医疗卫生支出分别为160.63亿元、26.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年和46.2%。不断加大的各项投入,为长沙市儿童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2、儿童医疗卫生保健。2016年全市婴儿死亡率为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36‰。流动人口中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50‰,其中婴儿死亡率为3.78‰,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81和0.86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生长迟缓率、肥胖发生率分别为4.79%、0.42%、0.41%;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听力筛查率分别为99.35%和99.26%。由于加强了宣传倡导和健康教育,完善产前筛查网络,出生缺陷发生率由上年的35.61‰下降为24.9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1.47%,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92.47%。以乡(镇)为单位的免疫接种率为99.85%,八种基础疫苗接种率均高于95%的目标值,对儿童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0-6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有效率达到85%。
3、儿童教育。2016年,长沙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160.63亿元,比上年增加12.1亿元,比上年增长8.1%,进一步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儿童受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2016年全市共有幼儿园1624所,其中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67.8%,在园幼儿数为26.74万人,其中女童12.53万人,占在园幼儿数的46.8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2.30%,其中女童为91.0%。
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100%,小学六年巩固率为107.5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17.18%,其中女生为114.65%;初中三年巩固率为99.2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15.06%,其中女生为115.2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40%,其中女生为96.55%。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数为1934人。
4、法律保护。全市政法部门围绕《长沙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确定的工作目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为儿童提供法律保护,加大打击各类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大幅降低了侵害儿童等刑事案件的发案率。2016年,我市公安机关共破获拐卖儿童案件1起,全市建立家庭暴力妇女儿童救助(庇护)机构10个,救助(庇护)的妇女儿童40人次,获得法律援助的未成年人802人。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全年共计检查用人单位1049家,查处非法使用童工案件1起,查处非法使用童工2人,对非法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
5、生活环境。2016年,长沙市用于农村改厕方面的投入为945万元,使儿童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3.08%;农村人口自来水普及率为97.53%;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为77%;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6.9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05%。
三、《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仍在上升。2016年全市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3.61%,比上年略有上升,主要是农村上升。
2、未成年人犯罪不容忽视。2016年全市登记在册吸毒人数为28117人,其中未成年人为109人;青少年(14-25周岁)刑事案件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案件作案成员的比重为14.25%,罪犯中青少年占16.09%,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占1.74%。
四、对策与建议
1、三级预防,着力降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一是加强一级预防,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健康教育,向孕妇及家属宣传孕期保健知识,尽量避免出生低体重儿。二是落实二级预防,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提高孕期保健质量,加强重点人群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指导孕期卫生,防止胎膜早破,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切实降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三是做好三级预防,对于已经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要早期进行干预,采取抚触、视听刺激等手段,对家长进行相关教育培训,确保干预持续有效。
2、齐抓共管,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学校要履行教育责任,注重因才施教、因势利导,不仅仅重视知识的教育,更要重视情感教育和法制教育;家庭要重视青少年价值观和情感的成长,教育未成年人具有正面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司法机关要对未成年人犯罪实施宽严相济的政策,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以专业化预防手段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会要形成保护青少年、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减少不良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多方结合,全方位地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