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结硕果 农业发展谱新篇
——“十三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
“十三五”期间,湖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综合实力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硕果累累。202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七千亿大关,达到7511.96亿元,比2015年增长60.4%,按可比价格计算,2016年—2020年年均增长3.7%。
一、粮食 “基本盘”持续稳固
(一)面积产量基本稳定。“十三五”期间,湖南粮食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产量稳定在300亿公斤左右,以最强执行力稳固粮食“基本盘”、坚决扛起粮食生产大省的责任担当。2020年,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132.13万亩,比上年增长3.0%,比2015年下降5.9%。总产量301.51亿公斤,比2015年下降2.6%。亩产422.75公斤,比2015年上涨3.6%。从稻谷来看,“十三五”期间全省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2020年,稻谷产量263.89亿公斤,比2015年下降4.3%,其中,早稻71.87亿公斤,比2015年下降19.7%,双季晚稻81.00亿公斤,比2015年下降19.3%,中稻及一季晚稻111.02亿公斤,比2015年增长29.4%。稻谷播种面积3993.85千公顷(5990.78万亩),比2015年下降6.9%。其中,早稻1225.73千公顷(1838.60万亩),比2015年下降18.6%,双季晚稻1292.02千公顷(1938.03万亩),比2015年下降16.8%,中稻及一季晚稻1476. 10千公顷(2214.15万亩),比2015年增长20.2%。
(二)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2020年,湖南省专用型早稻450万亩,高档优质稻1302万亩,较2016年分别增加230万亩、602万亩。我省充分利用旱土、高岸田、天水田、渗漏田等资源发展旱杂粮生产,积极引导各地发展高蛋白大豆、鲜食甜糯玉米等8种特色旱杂粮作物,2020年旱杂粮面积达到1141.4万亩。
图一 2016-2020年粮食和稻谷产量(单位:亿公斤)
图二 2016-2020年粮食和稻谷播种面积(单位:万亩)
二、经济作物增长势头强劲
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打造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支持打造油料、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因地制宜,打造绿色精细高效发展模式,辐射带动产业提质增效。
(一)油料作物增长较快。全省按照“扩面积、提单产、促融合、强创新”的思路,推广优质品种,推进油料作物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油料产业增产增效。2020年,油料作物生产喜获丰收,产量为260.67万吨,比2015年增长16.7%;其中,油菜籽228.74万吨,比2015年增长18.1%。
(二)蔬菜连年增产丰收。“十三五”期间,我省加快“菜篮子”工程基地建设,致力打造千亿级优势产业,目前已建成长株潭、洞庭湖、湘南和湘西四大绿色蔬菜产业聚集区,其中洞庭湖的瓜类和湘南的叶类畅销全国。2020年,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032.54万亩,产量4110.08万吨,比2015年分别增长14.6%和19.9%;亩产达2022.14公斤,比2015年增长4.6%。
图三 2016-2020年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和产量
(三)其他经济作物提质增效。我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丘岗、山地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地道药材、品牌茶叶、特色水果等高附加值的特色经济作物。2020年中草药材播种面积达142.81万亩,比2015年增长35.7%,产量64.39万吨,比2015年增长29.9%。茶园采摘面积204.06 万亩,比2015年增长35.8%,茶叶产量25.01万吨,比2015年增长43.9%。水果产量1150.75万吨,比2015年增长30.4%,其中,园林水果743.36万吨,比2015年增长40.4%,瓜果类 407.39万吨,比2015年增长15.2%。
三、畜牧水产顺势发展
(一)生猪生产恢复势头良好。2018年8月非洲猪瘟冲击生猪养殖产业,2019年生猪存出栏大幅下降,市场供应紧缺。为了推进生猪产能恢复,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决策部署,出台了12条具体措施,扶持生猪生产发展,全省生猪重大项目持续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取得阶段性成效。2020年,全省生猪出栏4658.93万头,比2015年下降24.1%,猪肉产量337.70万吨,比2015年下降25.4%。年末生猪存栏3734.6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51.60万头,分别恢复到2017年底的94.1%和88.8%。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底,全省新开工建设万头以上大型规模场项目809个,总投资418亿元,设计栏舍面积1703万平方米,全部投产后可新增能繁母猪168万头、新增出栏3200万头。目前,已建成项目414个,完成投资202亿元,新增母猪存栏49.27万头,新增存栏193.8万头。
图四 2016-2020年生猪生产情况(单位:万头)
(二)牛羊家禽养殖加快发展。我省积极推动牛羊等节粮型草食牧业和生态畜禽养殖业发展,提高牛羊禽肉在肉类中的比重,牛羊家禽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末,全省牛存栏438.10万头,比2015年末增长11.2%,全年牛出栏174.60万头,比2015年增长22.5%。羊存栏761.20万头,比2015年末增长16.1%,全年羊出栏983.30万头,比2015年增长17.1%。家禽存笼37688.50万羽,比2015年末增长17.2%,全年家禽出笼54403.60万羽,比2015年增长31.0%,禽蛋产量118.80万吨,比2015年增长16.9%。从肉产量来看,近年来,随着人们膳食偏好的改变,传统猪肉消费比例小幅下降,牛、羊、家禽肉消费替代效应明显,产量占比逐步提升。2020年,牛肉占四肉 产量比重为4.5%,比2015年提升1.4个百分点;羊肉占比为3.6%,比2015年提升1.0个百分点;禽肉占比为17.3%,比2015年提升6.6个百分点。
(三)水产经济健康发展。“十三五”期间,我省水产业结合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实际,实现了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初步统计,2020年,全省水产品产量达258.92万吨,与2015年基本持平,其中,淡水捕捞产量为2.45万吨,比2015年下降86.9%,淡水养殖产量为256.46万吨,比2015年增长5.7%。从产品结构来看,经济效益高的水产品(虾蟹类和其他类)产量占比提高,经济效益较低的水产品(鱼类和贝类)产量占比降低。2020年鱼类和贝类占水产品总产量比重分别为82.3%和0.6%,比2015年分别降低13.5个和0.4个百分点,虾蟹类和其他类占水产品总产量比重分别为14.9%和2.2%,比2015年分别提升13.1个和0.7个百分点。
四、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十三五”以来,湖南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推动农业品类综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一)农业生产设施装备及科技水平稳步提高。2019年、2020年,我省分别建成高标准农田364万亩、391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十三五”期间,我省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由43.8%提高到52.2%,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68.4%提高到78.4%,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52.2%提高到62%。截至2020年末,全省拥有各类农业机械920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6568.90万千瓦,比2015年增长11.3%。湖南谋划打造全国种业创新高地,启动“现代种业自主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挂牌成立,湖南省南繁科研育种园(陵水)即将建成。
(二)产业辐射能力持续增强。湖南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以园区为平台,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着力打造粮食、畜禽、蔬菜、油茶、油菜、茶叶、水果、水产、中药材、竹木等十大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到2019年底,全省已创建699个现代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38个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27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芙蓉区、宁乡市、鼎城区、安化县、靖州县、永顺县成功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发展形成了洞庭湖稻田综合种养区、长株潭都市农业区、湘南粤港澳蔬菜供应区和湘东、湘西山地特色农业区等五大功能区,特色化、优质化、多元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五、农业品牌建设卓有成效
(一)“两品一标” 建设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全省“两品一标”工作以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为主线,严格认证审查程序,实现了“两品一标”认证数量、产品质量、品牌效应、经济效益齐头并进。截至2020年底,湖南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效总数达到2912个,较2015年底增长136.0%,其中绿色食品2554个、有机农产品24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16个;成功创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35个,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总面积500万亩,支持建设绿色食品示范标准化基地118个。
(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重点打造“两茶两油两菜”(湖南红茶、安化黑茶、湖南茶油、湖南菜籽油、湘江源蔬菜、湖南辣椒)六大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岳阳黄茶”“南县小龙虾”等片区品牌和“湘潭湘莲”等“一县一特”品牌发展,形成区域公用品牌、片区品牌、特色品牌协同发力的良性发展格局,品牌创建成效显著。“湖南红茶”、“湘江源”蔬菜、“湘九味”中药材等省级公用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南洲稻虾米”、永顺“松柏大米”、“常德香米”等地方区域公用品牌在全国已有一定的影响力;安化黑茶、华容芥菜、祁东黄花菜、龙山百合、雪峰蜜橘等地方特色品牌声名远扬;21个茶叶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湖南成为中西部省份茶叶品牌认定“中国驰名商标”最多的省份。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下阶段,我省要坚决担起农业大省的责任担当,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新征程中不断开创全省“三农”工作新局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