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 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增强
——“十三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
“十三五”是湖南投资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艰巨繁重的“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全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大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着力推进“5个100”和“两新一重”建设,强力推动投资规模迈上新台阶,投资结构呈现新变化,为农村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蓄力赋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投资规模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期间,全省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坚持把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全省5年累计投资13.61万亿元,年均增长10.9%,比全国平均水平快5.2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占全国投资的比重逐年上升,2016年为4.6%,2020年达到5.4%,累计提高0.8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全省投资增速排位一直保持在全国和中部六省前列。
湖南“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及排位 |
||||
年份 |
全国投资增速(%) |
湖南投资增速(%) |
全国排位 |
中部六省排位 |
2016 |
8.1 |
13.8 |
5 |
2 |
2017 |
7.2 |
13.1 |
8 |
1 |
2018 |
5.9 |
10.0 |
11 |
4 |
2019 |
5.4 |
10.1 |
4 |
2 |
2020 |
2.9 |
7.6 |
9 |
3 |
“十三五”期间,全省重点加大对农业投资的支持力度,一产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省一产业5年累计投资5015.38亿元,年均增长15.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7%。二产业即工业和建筑业5年累计投资49049.42亿元,年均增长13.3%,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36.0%。在全省基础设施、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高速增长带动下,三产业投资得到长足发展,5年累计投资82063.59亿元,年均增长9.9%,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60.3%。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新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新发展,为如期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全省农、林、牧、渔业5年累计投资6173.46亿元,占全省全部投资的4.5%,年均增长16.2%,农业农村投资增速是全省投资增速最快的基础产业。其中,农业累计投资2936.61亿元,年均增长11.2%;畜牧业投资1313.17亿元,年均增长33.5%;渔业投资298.43亿元,年均增长21.2%。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农、林、牧、渔服务业5年累计投资1158.0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投资的比重为18.8%;年均增长19.8%,增速比一产业投资快4.3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7.3%,呈较快增长态势。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带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有效调动了“三农”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三、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通过实施制造强省和产业项目建设年等活动持续加大工业投入,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全省工业5年累计投资4.81万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5.3%,年均增长14.9%,增速比全部投资快4.0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属于产能相对过剩行业,投资增长较慢,5年累计投资1591.43亿元,年均增长2.4%,占全部投资的1.2%。制造业作为区域竞争的核心产业,投资规模最大,5年累计投资4.14万亿元,年均增长14.9%,占全部投资的3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作为城镇化的基础建设,投资增长最快,5年累计投资5064.43亿元,年均增长21.3%,占全部投资的3.7%。
制造业中,五年累计投资份额排位靠前的高技术、先进制造行业依次为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这9大行业5年累计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40.7%,极大地增强了全省产业核心竞争力,工业布局结构更趋优化。
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
“十三五”期间,全省立足“一带一部”战略定位,把加快推进“两新一重”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5年累计投资3.23万亿元,年均增长6.6%。其中,2020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扭转了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负增长的态势。“十三五”期间,全省交通运输建设抓抢机遇,统筹公路、铁路、水路、航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省交通运输5年累计投资9580.44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0%。怀邵衡、黔张常、长沙磁浮、岳望高速、湘江航道、岳阳机场、长沙地铁1、2、3、4号线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张吉怀、常益长、“三干一轨”等加快实施,全省交通设施不断升级,运行效率不断提升,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十三五”以来,全省铁路新增通车里程1109公里,总里程达5630公里。其中,高铁1996公里,经停13个地级市。公路方面,新增高速公路1298公里,总里程达6951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新改建国省干线超过4000公里,农村公路突破20万公里。水运方面,内河航道总里程近1.2万公里,千吨级及以上航道达1209公里,千吨级以上泊位114个。民航新增2个支线机场2个通用机场,形成了“一枢纽一干六支”高效民航交通体系。
五、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建设开创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省生态环境5年累计投资6654.45亿元,年均增长16.0%,增速比全部投资快5.1个百分点。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累计投资2494.36亿元,年均增长46.4%。
全省民生工程5年累计投资1.37万亿元,年均增长17.0%。其中,教育事业5年累计投资3334.86亿元,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2292.75亿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3207.3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9.0%、20.0%和28.4%。全省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全面进步,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壮大,高校建设长足发展,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群众体育运动进一步普及,社会保障设施极大改善。
六、房地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
“十三五”期间,全省坚持贯彻和落实中央“房住不炒”指示精神,采取因城施策调控措施,切实保障住房刚需,坚决遏制炒房,房地产市场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2020年,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880.44亿元,是2015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3%。年开发投资总量由2015年全国的第16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0位。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略低于10%外,其他年份均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较好满足了商品房快速增长的需求。
随着网购电商的兴起和普及,商业营业用房的需求逐渐减少,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及居民改善型需求的增多,住房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面对市场变化,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反应迅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全省住宅投资3615.06亿元,占全部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4.1%,比2015年提升5.1个百分点。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投资分别为175.30亿元、605.24亿元和484.84亿元,占比分别为3.6%、12.4%和9.9%。其中,办公楼开发投资比重比2015年下降1.0个百分点,商业营业用房比重下降4.1个百分点。
七、民间投资激发新活力
“十三五”期间,全省认真落实国家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全省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民间投资取得新进展。全省民间投资5年累计8.3万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61.0%,年均增长12.6%,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7个百分点。国有经济5年累计投资4.17万亿元,年均增长5.6%,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0.6%。民间投资的持续活跃,不仅成为拉动全省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也对改善全省投资结构,提升自主投资力度和投资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年来,湖南固定资产投资成效卓著,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全省将继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活动,着力扩大重点项目投资带动效应,进一步发挥好有效投资对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优化供给结构和需求侧改革、加快构建全省经济社会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谱写新篇章。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